崔云龙
河北省沧州市沧县汪家铺乡于庄子小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但受于农村小学科学教学条件和环境的影响,使科学教学中形成了机械化的教学流程,样板化的教学方法……本应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应有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操作活动都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创新教育,增强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一、确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科学教学中的地位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随着农村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在科学教学中,能根据教材特点、教学内容,使用适合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并注重鼓励学生提出大胆设想,激发学生质疑问难,针对问题发表独特的见解。小学科学教学,教学方法创新,能有效的训练学生的创新行为及引导学生在问题导向下进行创新思维,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创新语言。丰富的科学事实刺激着学生创新思维的感官;各种需要回答的问题和实验课题,又为学生的创新提出了要求;生活中各种科学规律的应用,又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成功的机会。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让创新走进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主动学习热情得以充分激发,这是培养创新精神之前提条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精神,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也是科学教改的方向,更体现了一种教育思想。就象父母不能老是喂孩子吃饭一样,教师也不能包代学生学习,更多地让学生去思考、去进行学习实践活动,学生的创新想法就会在思考中闪现,创新精神也会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培养。
教学中要把学生看做“有想法、有个性”的人,创设民主平等的气氛,师生共同面对要解决的问题,允许并鼓励学生做到:敢于好奇,敢于对科学现象、事实追根问底,探究真相;不满足现成的结论和方法、解决问题的现有的手段或途径,乐于寻求捷径和佳径;好猜测,并有面对被批判的勇气,敢坚持己见和应对未知情况,直到亲自动手使之具体化。例如:在学习《热胀冷缩》一课时,我讲到:“物体一般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就有一位同学提出:“有没有热缩冷胀现象”?我当时对他的这种行为进行了高度评价,并且鼓励同学们课后查找资料。下次科学课就改为研讨会,在会上学生讲述了许多热缩冷胀的例子。尤其让我感动的是,有一位同学还将他的实验成果带到了课堂(在家中自制了冰块,融化后体积明显缩小了),起到了现身说法的效应。也有的学生产生质疑,“他讲的有道理吗?”我不表态谁对谁错,而是反问,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有没有补充?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学生不仅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而且敢于大胆质疑,陈述自己的观点,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热烈活泼。
三、优化课堂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创新素质的核心因素是思维能力,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关键是引导学生不拘泥于一种尝试、一种方法、一个例证、一个结论,而善于进行发散思维的创新。在教学设计时,我力求引导学生做到:多质疑、多尝试、多方法、多例证、多应用。例如,在上《让灯亮起来》一课时,引导学生设计最简单电路后,启发学生:用所学方法,试试有没有别的连接方法,能不能使灯亮起来?并提出怎么连都行。同学们积极思考,连接出各种各样的电路。又如,在《盐上哪去了》一课,老师先讲了小红军送盐的故事,然后引导学生质疑:小红军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放在身上没被敌人发现?大家讨论,然后汇报总结,让学生在故事中学到知识。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组的织教学内容,将隐藏在教材中的思维活动显现出来,把演绎体系背后存在的大量丰富的内容挖掘出来,为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四、优化教学环境,传授创新方法
优化的教学环境,是学生创新兴趣的自由表现和发展的极佳时间和空间。为使学生掌握创新方法,我在课堂教学中,遵循创新教育的个性化原则、开放性原则、探索性原则来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打破呆板的大班教学模式,借助课余时间辅助分层、分类、分组教学。开阔学生的创新视野,使其创新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创新方法是创新素质形成的关键,根据教材内容和培养目标,我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让学生会逆向思维,善于从反面分析问题;学会顿悟思维,掌握凭直觉思考问题的方法;学会发散思维,养成多方面考虑问题的习惯;学会求异思维,能够冲破常规,勇于创新。
几年来,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把科学知识教学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相结合,使得这门学科活了起来,使怕学变乐学,让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开拓了思维,教学质量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