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明
江西省南康中学 江西省 赣州市 341400
摘要:随着新课标版本的到来,在课程内容发生改变的同时,学校对于学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也在发生着改变。同时随着电子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这些对于在校老师同样是机遇也是挑战,老师们不能一味墨守成规,要迎合时代的改变而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结合信息技术这一较新的学科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使其更为高效,更加吸引当下的高中学生。
关键词: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引言:
高中生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已经完成了从青少年到成人的转变,完全拥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拥有了自己独立而又完整的人格,自主意识极强。从某种角度来说,高中生群体对于当下信息技术时代,比在校老师融入地更快。因此,如果高中教师们能将信息技术完美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内容中去,势必将提升高中生学习教学内容的兴趣,也会大幅度提升自己的教学效率,也才能为当今信息社会培养出全方位、综合素质极强的人才。高中生也要足够重视这门学科,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加强这方面技能,智能时代可以说每一项工作都是离不开信息技术的。
一、针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分析
现阶段高中基本普及了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但是还是有一些偏远地区相关教学质量并不达标。即使是同一所高中,同年级的高中生所掌握的信息技术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学生在之前的中学是否接受过系统的信息技术课程讲解,学生的家中是否配备了电脑,这些都是导致差异的原因。因此教师若想提高自己教学效率,必须先对自己的学生有充分的了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了解自己学生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真正大幅提升自己的教学效率。
二、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对策
1做好信息技术中任务设置功能做好分层
众所周知电脑中有不同的任务设置,老师可以提前设置好不同等级的任务,可以是单个任务也可以是一组任务。同时任务也可以有必做和选做之分,都由学生自行选择,这就符合高中生自主学习意识强这一特性,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老师在备课中也要细分教学内容,迎合学生的喜好和兴趣,使自己的授课内容更为生动形象,更好地为学生掌握与吸收。
例如:老师可以在开学的第一堂课向学生们做好课前调查,对学生的基础程度和性格特点以及兴趣爱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未来制定课程计划以及为学生分组都有很大的参考作用。
2根据学生需要进行分组实现共同进步
高中信息技术是有一定难度和其复杂性的,学生们对于信息技术知识掌握情况也是参差不齐,如何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尽可能满足全部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需要老师能够精准把握每一个学生的进度进而将其分到相适应的学习小组中。小组中最好有强有弱,信息技术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辅导较弱的学生,提高大家学习效率的同时还能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间培养出更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举个例子,假设一组是五个人,教师分配任务后,五人先每人做一个单项任务,先做完的同学可以辅导速度慢的同学。等到大家全部完成后,共同去完成系列任务,系列任务一般是由简到难,遇到有难度的部分,小组同学可以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实现共同进步。
3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教师在教授书本知识的同时,重要的是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在教学绘画软件功能这一课程中,教师可以先示范教授如何画单个的图形,比如方形、三角形、矩形和圆形。之后教授一些组合法,让学生自行创作,或者要求学生设计出固定的图形搭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绘画出老师要求的图形组合,在增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会对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此外,高中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还有着很大的不同,传统科目更注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概念的记忆和理解,而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在注重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之外,更非常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老师在课堂上教授具体计算机知识的同时可以让学生们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举个例子,当老师讲完“信息库”和“信息采集”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制作课表、值日表或者是自己的学习计划表,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不但巩固了当天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对于工作学习有着巨大的意义和作用,为今后在智能时代更好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老师在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完美融合到教学生活中,选择到合适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制定适合其自身的任务,将学生分到最合适的学习小组中去,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在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新型人才更为炙手可热,高中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已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岳颖.小“微课”中的大“智慧”——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运用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30):50.
[2]戚敏.基于学科思维视域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优化设计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