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策略选择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白书睿
[导读] 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白书睿  
        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  广东省深圳市  518126
        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教学方法的正确选择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教学方法也涉及和体现了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文化科学知识并获得相应发展的基本活动。因此,研究教学方法有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教学方法研究,从一定的侧面了解教师使用教学方法的现状,也是对新课程实施的重要反馈。通过与部分理科教师的沟通,发现由于受传统“主次学科”观念和评价体系的影响,教师对理科教育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很好的激发,而且没有系统地认识到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这势必影响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从而影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选择存在一些问题。教学方法的选择会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总结和梳理,可以为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更好选择提供战略依据。
        (1)教师缺乏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内化,是教育者在教学实践和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应该教育”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同时,教育者的教育观念内化与教育实施之间也会有一定的联系。由于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实施时间不长,在由自然向科学转变的过程中,不仅内容构成发生了变化,而且教育目标、教育目的、教育方法等上层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教师问卷中对教师基本情况的调查可以看出,教师专业流动现象较为严重,学科专业化程度较低。科学教师的规范化势必影响到新课程改革中自上而下教学理念的落实。在对科学教育培养目标认识的调查中,科学教师普遍认为,科学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这个角度看,当前的教师观与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这说明近年来,教育思想在理论上的推动还在进行,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变化基本上停留在表面意识上,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并没有成为大多数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教育理念作为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协调着整个教学的发展方向。教师不仅要了解当前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而且要能够在教学实践中落实相关理念,即实现教学理念与教育实施的一致性。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和方法,为了防止教育目标的偏离,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考虑教育理念的落实。由此可见,教师教育观念内化的缺失无疑会影响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必须加强教师教育观念的内化。
        (2)教师对教学方法体系的认识不足。对教学方法的理解包括对各种教学方法的属性、适用范围和效果的全面理解。教师通常根据教材的建议和自身的教学惯性来选择教学方法,而忽视了对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方法体系最本质的理解。因此,大多数教师没有将“教学方法知识”纳入影响教学方法有效选择的因素之中。然而,通过对生命科学课程教学方法选择的调查,我们发现教学方法并没有得到教师的认可,课程内容的培养目标与教学方法的实现之间在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由于科学教师对科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和科学情感的培养重视不够,对教学方法的认知往往停留在其直观操作对认知发展的作用上,而很少挖掘可能的情感因素。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面对理解教学方法的问题。
        (3)在当前教育转型的重要时期,教师教育创新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教学方法创新是教育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科学教育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需要根据其对象和学科的特殊性,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可以是要素的调整,也可以是教学方法的创新组合,但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需要提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是“教育教学创新能力”,“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能力”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使理科课程的教学方法趋于僵化和传统。教师对教学方法创新运用的局限性会限制教学方法的选择范围,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就科学教学的现状而言,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力将长期成为影响教学方法优化的一个补偿因素。
二、提高小学科学教师教学方法选择能力的措施
        (1)小学科学教育的地位虽然有所提高,但仍然是一门边缘学科。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性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同,这直接导致了教学研究的热情不足。理科教师通常按照教学惯性进行教学,对理科教学的研究一般停留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层面,很少考虑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理念的实施。这主要是由于缺乏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处于一定的竞争中时,他们更好地完成任务的愿望会更加强烈。因此,可以依托科教研究部开展一些区域性的科学教学竞赛活动。一方面,开展科学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教师也会更加重视课堂教学的研究。为了使科学教学竞赛更具实践性和示范性,参与竞赛或实施教学的教师需要阐述教学活动的设计理念,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学会从理论上思考教学问题。同时,观摩教学的教师也需要对教学活动中所体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施效果进行讨论和评价,从而从实践的角度获得理论的升华,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和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因此,理科教学竞赛活动应界定为一种面向全体理科教师的活动,它应兼顾全体参与的理科教师,促进理科教师整体教育观念的内化。
        (2)深化科学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认识。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有不同的影响。然而,在以往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往往有一定的教学惯性,很容易忽视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不同影响。因此,为了更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价,形成更科学的方法体系。当然,对不同教学方法效果的评价也不是绝对的。它需要遵循一系列前提条件,如教材内容符合“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学生有积极的学习倾向,教学基础设施能够满足需要,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成就效果进行了总体分析,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各种教学方法,为教师制定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3)提高理科教师教学方法创新能力,教育创新不仅是一种新的素质教育思想,更是一种需要付诸实践的教育行为。在当前教育转型的重要时期,教师教育创新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本研究所探讨的教学方法创新是教育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科学教师普遍反映的教学方法创新能力不足,教师需要了解教学方法创新的本质。所谓教学方法的创新不一定在于新方法,也可以是教学方法实施中要素的转化或教学方法的创造性组合,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其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能力的提高可以从个体上升到整体,并通过整个教学共同体促进个体能力的提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