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日娜
内蒙古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摘 要:从“绿色发展”理念视角出发,以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A嘎查蒙古族过年习俗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及访谈法,探讨了蒙古族传统文化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启示。研究发现,蒙古族传统文化价值观崇尚自然、敬畏自然,其伦理原则体现出“自然——社会——个人”的三维视角。研究认为,目前社会工作价值观以“人本主义”为逻辑起点。但面对生态环境愈加恶化,以致影响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当今世界,社会工作价值观需要将“自然”维度纳入进专业价值观及伦理原则中,以更好地应对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关键词:绿色发展;蒙古族传统文化;社会工作价值观;过年习俗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中的重要研究内容。莱维(Charler S.Levy)曾指出:“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 [ Frederic G·Reamer.包承恩,王永慈译.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M].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37]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而言,对其价值观的不断探讨和完善意义重大。目前为止,关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阐述多种多样。例如,波音(W.W.Boehom)和巴特利(H.W.Baretlett)分别概括为6项,毕斯特克(F.P.Biestek)提出9项基本价值观等。总体而言,社会工作价值观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敬畏和关爱每一个生命,提倡 “自由”“平等”“尊重”“民主”“公平公正”“关爱”等人道主义精神。但是,近年来随着科学、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而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经成为人们不得不重视的重要议题。2019年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世园会开幕式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 徐志中,向恒江,王华琨.创建森林城市 建设美丽延庆 打造国际一流生态文明示范区[J].国土绿化,2019(5):16-21.]在生态不断恶化,以至于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今天,我们是否依然只关注“人”,而忽视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有机联系呢?
鉴于以上思考,本文从“绿色发展”理念视角,对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A嘎查蒙古族过年习俗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和访谈法分析研究其内涵的价值观,深入讨论了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启示问题。本文提出“自然——社会——个人”三维视角的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建议不仅对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建构具有启示意义,同时还促进了“蒙古族传统文化”“社会工作”等领域的交叉研究。
二、对A嘎查的田野调查
本文调研对象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尔苏木A嘎查过年习俗。本研究连续两年进行了两次(2020年1月——3月,2021年1月——3月)的田野调查,还对A嘎查3位不同年龄阶段的牧民进行了4天的半结构型访谈,其中一位在2020暑假和2021寒假共采访了两次。
蒙古族把过年习俗一般分为两个部分,“辞旧”和“迎新”。“辞旧”包括“祭火”“祭祖”习俗,“迎新”包括“祭天”“赏月”习俗。
表: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尔苏木A嘎查过年习俗
(一)“辞旧”——扫灰尘、祭火、祭祖
正月初一是春节,凌晨早起祭天。前一天晚上会用牛粪搭起个小敖包上面放冰块寓意是用冰块的白色代替蓝天白云,祭天祭品包括酒,香,饺子等。晨曦微露时候开始,由年龄最小的开始走亲戚拜访前辈,见面的时候会鞠躬表示问候,更为隆重的是进屋手捧着哈达,跪拜前辈。初二,到晚上的时候,人们观赏月亮且朝着方向鞠躬三次,觉得这样能在新一年里朝气蓬勃。
三、A嘎查过年习俗中的蒙古族传统文化价值观分析
(一)A嘎查“过年习俗”价值观分析
通过对A嘎查过年习俗的田野调查了解到蒙古族过年习俗中所呈现的蒙古族对自然万物的一个“敬”字。具体在蒙古族过年习俗中的以下环节中得到体现。
1.年夜饭吃黄油稠粥,蒙古语称“阿慕司”和“嘎啉部达”,意为火神赐予的饭。
分析:从这里可以看出蒙古族对万物的感激之情,寓意着感谢“火神”赐于人类熟食,让人类脱离了野蛮时代。被访谈者B也说道:“在新年23号祭火祭品之一是食物德吉‘阿慕司’,‘阿慕司’里面放枣、葡萄干、黄油等。”
2.祭火的时候忌讳向火中扔不干净的东西。
分析:火对于蒙古族来说是神圣的,寓意着这个家庭的守护神。原始禁忌与原始圣洁的规则之间的主要差别,把圣洁的人和事与世俗的人和事区别开来。被访谈者A说道:“每家的火都是这个家的主人,预示着会给这家带来好运,因此蒙古族非常爱护且尊敬火神。”
3.在饺子里放五个颜色,分别是香,沙嘎,碳,线,硬币五种。
分析:将一年的丰收与它们联系在一起,他们觉得万物是有灵性的。被访谈者A说道:“沙嘎代表着这一年这家的牛羊会多,如果你的心底不善良会是碳,是个信佛的人会拿到香,长命百寿的人会拿到线,硬币预示着这一年会富裕。”
4.筹备好的食品放在火里烧,以表示给去世的祖先带去好吃的,好喝的,以保家人健康。
分析:祖先与后人有着浓得化不开的血缘关系,是最亲近的,自然会最爱护,体贴他们。被访谈者C说道:“蒙古族会在‘闭特温’的时候给祖先烧柴。”
5.见面的时候会鞠躬表示问候,更为隆重的是进屋手捧着哈达,跪拜前辈。 分析:蒙古族素有敬老的家风,可以看出蒙古族晚辈对前辈的尊重。被访谈者C说道:“在新年初一的时候,会拜访亲戚,老人。另一部分人,按照年龄会举行年寿,会给予回礼。”
以上几点可以看出蒙古族对世界万物保持着敬仰之心,蒙古族与自然间是个相互依靠的关系。生态愈加恶化,污染日益严重的当今社会,应该多关注“自然”与“绿色发展”,人除了敬畏心还要有调和的能力。
四、启示:“自然——社会——个人”三维视角的社会工作价值观
“人文主义”运动直接触发了宗教改革,人道主义和基督教伦理为资本主义的成长奠定了理论基础,促进了科学和社会的进步,它以抽象的样式提出了“人”“人道”和“人性”等观念。[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希腊智者普罗太戈拉斯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可能是人本传统的最早表达。在社会工作价值观文献中,多数研究成果以“人本主义”为主,但是本文通过蒙古族过年习俗价值观分析认为社会工作价值观应将“自然”维度纳入进来,从“自然——社会——个人”三维视角给予完善。
自然层面:蒙古族过年习俗即“祭火”、“祭祖”、“祭天”仪式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蒙古族对世界万物的崇敬之心。“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不能改变自然,重造自然,人只能做到的是敬重、适应、维护自然。
社会与个人层面:蒙古族过年过节的时候晚辈对于长辈的尊敬礼仪看出蒙古族始终不会把自己放在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懂得谦卑。从一个小的个体组成一个大社会,人是归属于社会的且无法离开社会。
图:“自然——社会——个人”三维价值观
五、结论
本文从“绿色发展”理念视角出发,通过对A嘎查过年习俗的田野调查,探讨了蒙古族传统文化给予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启示问题。从A嘎查过年习俗的田野调查及牧民访谈中,了解到蒙古族对待“自然”的“敬畏”之心。蒙古人认为他们生存的环境、粮食都是上天恩赐于他们的奖励,并将“人”放在“自然”后面。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社会工作价值观应从“自然——社会——个人”三维视角进行表述的建议。
参考文献:
[1]Frederic G·Reamer.包承恩,王永慈译.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M].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37
[2]徐志中,向恒江,王华琨.创建森林城市 建设美丽延庆 打造国际一流生态文明示范区[J].国土绿化,2019(5):16-21.
[3]邢莉.蒙古族过年习俗的变迁[J].西北民族研究,2010(2).
[4]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赵美荣 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