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陈铭涛 苏嘉丽
珠海科技学院
摘要:感恩诚信是人类社会伦理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规范社会生活中的行为意识。高等教育旨在为教育目标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贫困学生的支持,通过参与学习活动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实现教育的有效性。因此,资金必须保障基本的贫困生活,通过引入感恩和诚信,提高学生的认识和信念,使他们能够在维护自尊的过程中为社会带来积极的价值。
关键词:诚信教育;高等教育;贫困生资助;感恩教育
引言
促进教育是促进机会平等和社会正义以及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党和政府郑重承诺不要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去学生。高校应始终站在战略前沿,实现教育现代化、“二至一百年运动”目标和“中国梦”更新的宏伟目标,密切关注德国干细胞任务,不断加强“四个意识”,在深入总结新的国家筹资制度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落实“四个服务”,不断增加发展援助,确保家庭经验。
一、目前高校资助育人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一)重经济资助,轻育人取向
近年来,应国家“不能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要求,高校基本已建成了“奖、助、贷、勤、补、免”为一体的资助工作体系,加之近年来对于精准扶贫的资助力度,基本已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了入学问题和生活问题。但是,目前高校的资助工作体系,关注的更多的是学生的经济困难,而忽视了对学生价值观及道德品质的规范和教育。一些大学生对资助政策的认识存在偏差,把自己所获得的资助看成是理所当然。学校在对贫困学生的感恩意识的教育引导也有所欠缺,导致高校资助育人功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高校的资助工作,在解决家庭困难学生经济难题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
(二)学校缺少对学生优良品格的培养
当前高校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重点放在了经济帮助上,对学生优良品格的培养不足。优良品格的培养不是一日之功,更不是通过简单的经济帮助就可以达成的,需要长期引导。例如,很多高校对学生的诚信考核还停留在帮助学生申请和发放助学贷款的初始阶段,没有系统性培养学生偿还助学贷款的意愿。有些高校虽然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和社会活动,例如勤工俭学等,来达到帮助学生塑造自强品格的目的,但仍然缺乏对学生积极健康心态的引导,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够重视。因此,高校应该注重对学生优良品格的塑造,让学生思想上有高度、能力上更全面。
二、高等院校开展感恩教育与诚信教育的具体途径
(一)积极开展理论教育
为了提高感恩和不容忍教育的实际效益,高校必须能够积极引导贫困学生接受理论教育,以确保更好的教育效果。一方面,学校必须结合贫困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化与感恩和荣誉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社会主义污名化和社会基本原则,扩大全面的理论课程,使学生能够在知识学习框架内通过积极努力,通过感恩措施表现出自信和学习能力。另一方面,理论教育的有效性不能用实际措施来衡量。学校还必须通过实际措施支持理论教育,以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学校可以组织领导和受资助的贫困学生,参与志愿社会和社会服务,通过开展爱老人、支持贫穷村民和照顾儿童等活动来认识诚信的重要性。通过补充理论教育和实践措施,学生可以更好地培养自尊和诚信,从而使贫困学生有机会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和发展正确的价值观。
(二)促进由国家资助的高校司法理念教育
但是,我们必须向所有受资助的学生传达这样一种理解和认识,即诚信不仅是道德问题,也是法律问题。因为大学不仅需要在情感和道德层面上,而且需要在司法层面上大大提高受资助学生的能力,以进一步提高和加强值得信赖和致力于司法教育的有效性。高校以尖叫和教条主义为基础的灵活教育长期以来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重视来传播不信任和感激。但是,一旦学生在法律领域的行为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可能会导致他们感知到自己的行为意识和心理意义,甚至恐惧,并据此做出规定。
(三)全方位丰富资助育人体系
发展型资助要求高校在资助工作中实现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的有机融合,凸显资助育人功能。因此,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第一,开拓学校勤工助学岗位,除了当前较多的劳力型岗位,可以尽力为学生提供知识型岗位,如增加创业实践类的岗位,鼓励受助学生参与家乡扶贫开发,如通过平台带货等方式促进乡货的销售等,使学生获得更多提升综合能力的机会,让他们在勤工助学岗位上践行奉献精神和职业精神;第二,引导贫困学生参加就业创业、专利研发等项目,通过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为创业初期学生提供免费专业指导。此外,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培训,让他们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创业比赛的指导,让学生在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和技能竞赛中践行积极奋进和敢为人先精神;第三,加强校企合作,高校可借助社会力量,与用人单位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帮助学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解决其就业和企业招工问题,从以前的单一的无偿资助形式转换为有偿资助。这样一来,通过课堂学习、校园兼职到社会工作,为家庭困难学生提供更多平台,不断丰富资助育人体系的内容。
(四)利用现代化新媒体平台,打造传播诚信感恩好声音
我国的学校教育传统上与传统文字和教学有关,严肃、深刻、合乎逻辑,因此学生容易被接受。如今,手机几乎涵盖了所有愿意迅速轻松地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不仅以文字形式,而且以彩色图像、优美的音频和有趣的动画视频的形式,满足了年轻一代的需求。高校相关财政部门可将国家扶持政策、诚信人士实例等发送到新媒体平台,学生可根据各自的特点和兴趣进行搜索和关注。随着读取和转发数量的增加、速度的提高和信息量的扩大,以“雪球”形式接收信息的人数将急剧增加,影响也将增大。
结束语
简而言之,贫困学生是融资的最重要因素,不仅要确保资助的组织和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还要确保学生能够在学校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学业。同时,通过引入感恩和诚信,必须重视和积极奖励学生的欣赏和诚信意识。这使学生不仅能够采取自己的措施加强社会责任感,而且能够在日益增长的道德原则中培养有助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郭桂丛.资助育人中大学生诚信感恩年教育探讨[J].教育研究,2019(10),170--173.
[2]吴燕瑞.大学生资助体系下诚信和感恩教育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9(11),57--59.
[3]王慧.高校资助体系下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诚信感恩教育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9(5),92--93.
[4]刘悦.高校资助体系下学生诚信感恩教育浅析[J].才智,2019(15)124.
[5]李娜.诚信感恩教育在高校资助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科技经济导刊,2019(35),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