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绘画审美意识与艺术创作之探索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项琳
[导读] “道术将为天下裂”这是出字庄子《天下》的关键之语。
        项琳        
        绍兴文理学院  浙江省绍兴市  312000  
        摘 要“道术将为天下裂”这是出字庄子《天下》的关键之语。这句话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争鸣的一个映射。诸子百家,儒墨法道开启中国一个理性高扬的黄金时代,他们探讨人生各种问题,因此中国古典绘画的审美意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诸多艺术的发展。本篇主要通过对儒家和道家观点对比分析谈谈二者对我艺术创作的启发。
        关键词 儒家 老庄 心学 自然 艺术创作

第一章儒家观点对艺术创作影响
1.1新儒学的观点分析
        “格物致知”出自儒学经典《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接触事物(格物)是获得知识的方法,但是又认为心会被欲望蒙蔽,因此要去掉人欲,通过不断的格物才能对天地万物中的“理”无所不知。
        儒家所说的欲望指的是过分沉迷于感官的愉悦使其乐不知返,而不是人的天性。儒家认为追求快乐的美感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不应该随意的抹杀,这是违背仁义道德的。儒家鼓励艺术家们从自然中获取快乐的情感,反复强调心灵愉悦所产生的仁义道德美。
        新儒学思想家们提出要“以心”观物,方得其理,而不能以目观物,只有心才能够领受事物的潜在之理。这也发展了孔子所说的“艺术,只有在人们精神的发现中存在”这一观点。在主客体的辩证关系中,由主体意识影响更多。
        
1.2新儒学影响下“大山水”的代表人物
        大山水代表人物荆浩写道“子既好写云林山水,须明物象之源。夫木之生,为受其性……以微自直,萌心不低,势既独高……如君子之德风也。”荆浩认为艺术创作是贤达,高尚活动。“比德”为美是儒家关于自然美本质的基本观点。在儒家看来,自然的美,不仅仅在于物体的自然之美,而在于其所象征投射的道德意义。比如,《爱莲说》中将莲花塑造成了出淤泥而不染的形象,比喻高洁的君子。
        荆浩的《匡庐图》山川高大雄伟,体高耸入云,山势陡峭,山石的画法像雕石一样硬朗,荆浩的画法使得单个山体有厚度,山与山之间有远近关系。在山脚房屋的衬托下,全山更显巍峨。荆浩在笔记法里写到似与真的关系:“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他认为一味描摹客观事物的外形只会失了气韵,只有得其真理才能气质兼备。
        中国古典艺术重视的不是认识模拟,而是情感感受,中国重视情、理结合,不同与国外宗教禁欲的感官压迫。儒家美学的着眼更多的不是对象、实体,而是韵律,关系。他们强调情理结合,情感中潜藏着智慧以得到现实人生的和谐和满足,而不是沉迷或者超然世外的信念。
        
第二章 老庄观点对艺术创作影响
2.1老庄的观点分析
        如果说儒家是味美而快乐,那么道家就是以“淡”为美。
        这里的“淡”指的是人格的审美理想,大致分为三种:一,“意淡”,超然世外,知其为之而不为,如同古代隐士;二,“情淡”,对于一切都不投入,自己的情感不会应外界大起大落;三,“形淡”,指的是行为举止上的淡漠疏离,不着痕迹。
        庄子是道家的集大成者,在老子“道法自然”审美思想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天人合一”审美创造方式。庄子虽然避世但是不轻视生命,他以安静淡然的态度爱惜着生命,尊重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正是这种思想几千年都受到后人的尊重和推崇。
2.2老庄影响下“隐士山水”的代表人物
        倪瓒的作品总体以淡为主,用色淡,画面空灵幽深,北宋大山水写实风格不同,重在自我表现与艺术的融合,配合质朴的书法风格更显其本真之性。倪瓒的画面呈现视角大多是远望,有种山高水长的感觉,山水画源于对山水的欣赏。“远”是一种精神境界,一个人怡情山水可以远离俗情,得到解脱。随着远山的上移,更加凸显山的无,这是倪瓒表达自然之美,自由的解放。



第三章 儒家与老庄思想对艺术影响的比较
        儒家和道家最大的不同是出世和入世,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了伟大的人格和高大的思想觉悟,儒家为他,我认为儒家是将人格的自然化。老庄则是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老子是自然的人格化,那庄子更加极端,他是本体和自然本体完全无间隙的浑为一体。一个乐观进取,另一个消极避世,实际上正好是互补的对立面,相互调和。老庄思想是儒家的对立补充。
        与现代艺术联系,这正是“歌颂天下”和“个性艺术”的艺术表现方式。前者强调艺术的宣传性,教化功能,后者突出热烈情感的抒发,充斥着浪漫主义色彩,他们从形式到内容上不断给中国艺术发展提供养料。
        
第四章 由古典中国绘画审美意识引发艺术创作思考
4.1艺术创作三要素
        第一,对所画的内容要熟悉,无论是形象、环境、事件等几个方面都是了解和感知的。我认为艺术作品的呈现最主要的是具有生命力,不管是积极还是厌世,作品的共情非常重要,因此画面的内容是需要熟悉体会的,正如古典绘画的山水一样,画者长年生活在山林之中,受到自然的洗礼,画的山虽不似却真,这是他们融入自己的情感体会。
        第二,要有热情,有表现这些形象或这个情节的冲动和愿望,也就是表达的目的性要强。随着艺术创作每个步骤的进行都会更加肯定自己的最初的决定,即使中间有困难,也是会去积极解决的而不是逃避。
        第三,能控制和驾驭。创作要扬长避短,自己把握不住的东西不画。当今艺术种类繁多,我们会被他人艺术作品吸引而接触尝试新的表现方法,但是艺术的选择往往影响着艺术的启发,需要选择自己擅长的取长补短。
4.2构思
        我画水墨人物画也不免思考中国古典绘画和现代艺术精神的关系,继承优良的传统并且有开拓现代精神。艺术创作的灵感来自于生活的体验,我的艺术创作往往来自于一个点然后向外衍生,我喜欢捕捉动态的画面,因为动态是短暂的,短暂的一瞬间能够吸引我,那么他就有可画的点,接着是主观和客观的碰撞产生创作的热情。
        在传统人物绘画中,如《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郭国夫人游春图》中,他们都采用了只画人物和重要的道具舍弃背景的方法,给画面创造留白。观赏者从他们的动作很容易联想或想象场景。如此传神的目的也达到了。
4.3构图
        找到了可画的点之后就是要构图,齐白石的画流传至今的其中一点就是巧妙地构图,四尺的纸他可以变换出各种构图,有些构势极显,可见好的构图需要数次的尝试。国画构图更是讲求留白,在作品细节没有成形的情况下,画面的黑白大关系在构图这一步就很关键。老子说“知其黑而守其白”,就说明黑白布局相互作用,构图是一张作品的门面,是吸引观者重要的因素,只有构图新颖大气,才能引着他人继续看你的作品细节。
4.4 绘制过程
        在工笔和写意中我选择了写意,是因为在不断尝试和探索中发现写意更吸引我。绘制过程是自己重复探索的过程,自己独有的表现形式在重复过程中会自然而然的表现。个人风格会通过线条的干枯,用笔的走势和线与线的交叠体现出来。由最常规的方式素描、写生、速写、工笔、写意,逐渐会有自己的喜好和倾向。借鉴他人的作品只是一时的,劲很小,自我发掘的过程是探求自己情感,了解自己的,久而久之艺术表现手法就能成立,关键在于自省和坚持,让自己的表现手法成立。
        
第五章总结
        在研究儒家道家艺术美学后,我认为最主要的一点还是内外兼修。外,是指要走出画室,走向自然,社会,通过对自然的把握赋予自然新的理解,从而扩大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对自然的深入是修养的一部分。内,是指主观面,发挥主观意识的同时勤加练习,优秀的艺术家创作中的热情是胸中已有成像,既庄子所说的得心应手。“中得心源”后便能“外师造化”,这是艺术家精神与表现能力(技巧)内外兼修的结果。

第六章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石涛之一研究(徐复观全集)[M].九州出版社, 2014.
[2]祁志祥.中国美学通史.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 2008.[1]Fong,
[3]Fong, Wen, 李, 维琨.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M].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
[4]楚小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老庄艺术审美思想——郭大兴《中国书画美学史论》述评[J]. 艺术百家, 2016(S1):434-436.
[5]李鹞. 以"神""妙""奇"三点看荆浩山水画之《匡庐图》[J]. 大众文艺, 2017, 000(005):137-138.
[6]祁志祥. 以"淡"为美--道家论平淡美胜过浓丽美[J]. 贵州社会科学, 2002(3):68-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