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3月第9期   作者:纪德奎
[导读]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纪德奎
        丹江口市杨山路小学        442700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寓意深远。深入探究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能够为小学德育教育提供有效指导,同时还可以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发扬和传承,促进小学生文化自尊心、自信心的形成以及良好思想品德、人文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 德育 优秀传统文化 渗透
引言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在贯彻德育的基础上渗透传统文化,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提供正确的思想引导。此外,通过向学生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提高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和影响力。
一、提供传统文化书籍,加大对传统文化书籍阅读量
        中华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且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于文化的了解,不能仅仅的局限于教师口中所传授的学科文化知识,更应该加大对于传统文化书籍的阅读量。常言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阅读书籍能够使人不断的进步。如果仅仅局限于课本的内容,那么学生的思想也会局限,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加大对于课外关于传统文化书籍的阅读量。例如,教师可以每周安排一节关于阅读传统文化的书籍的课堂,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专心的阅读关于传统文化的书籍,使学生能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中国的古典文学当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知识,是每一位学生都应当去学习和值得尊重的。学校更应当积极的鼓励和配合学生,应当选择相应的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阅读的书目,供给学生进行阅读,通过阅读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书籍来提高自身的文化熏陶和情感,也能够增加学生对于社会的使命感,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优秀的文化书籍蕴含着深厚的国人几千年所传承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学生通过阅读优秀的书籍,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充实自身的文化生活,对于自身的生活也就会充满乐趣,优秀的知识使人进步,学习古典文化能够加强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渴望。在业余的生活中,学习传统文化书籍,有助于学生增进对于传统文化书籍精髓的掌握,更有利于其对于自身道德素养的提升,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展开也有积极地影响。打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氛围,师生之间能够共同的学习进步。


二、从生活细节入手,弘扬礼仪文化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渗透“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传统文化思想,让小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互帮互助才能够共同进步,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礼仪品德;另外,教师还应该联合学生家长,强化家校合作,在生活中渗透传统文化,培养懂谦让、重礼节的美好品德,比如,在日常吃水果的时候,父母可以引出“孔融三岁让梨”的小故事,培养学生礼貌待人,尊老爱幼的礼仪之道。
三、多途径多措施加强实践活动
        小学德育不是仅仅依靠说教就可以完成的,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染和熏陶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墨子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先人的这些观点说明了人的思想道德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潜移默化的感染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据此,在小学德育中要注重开展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定期开展社团活动。在小学成立绘画社、舞蹈团、合唱团、武术社等社团组织,积极发动学生参与社团组织,并组织团员参与社团活动。比如,开展“孝道”为主题的绘画比赛,以“爱国”为主题的合唱比赛等,让参加比赛的学生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社团活动有利于增强校园的文化气氛,给校园中的更多同学带来文化熏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现美德,并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再如,利用端午节祭奠爱国诗人屈原,学习屈原胸怀大志、宁死不屈、立志报国为民的大无畏精神。利用9月10日的教师节开展“尊师重教”活动,感念恩师,感念学校。利用校庆日开展校史学习活动,唤起学生爱校、爱家的情感。
四、从社会热点入手,传播爱国精神
        教师想要在学生当中,将爱国主义精神进行弘扬,使得学生能够主动传播爱国主义思想,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应该将一些社会热点内容引入到德育教学当中,进而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学生从社会热点事情中,能够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并且产生爱国主义思想,不断形成爱国思想,进而能够不断开展爱国行为。
五、课堂分享文化经典
        在上课之前,老师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利用班级多媒体或者一些其他方式搜集一些传统文化故事。在上课时,老师可以按照学号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分享,在每一次课上课前五分钟进行传统文化分享,每节课都按照学号的方式让一名同学进行分享。每名同学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完成课堂分享,比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演讲等方式,其他同学可以把分享的知识记到笔记本上作为一些学习的素材。在课堂上进行传统文化的分享,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德育工作者,应深刻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在教学工作中抓住契机,将中华传统文化与优秀的人文资源和现代德育相融合,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素养,为其将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使其长大后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马秀萍.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新课程,2020(29):221.
[2]李秀梅.小学德育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渗透途径微探[J].内蒙古教育,2019(36):23-24.
[3]石丹妮.试论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11):46-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