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高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正确路径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3月第9期   作者:戴文
[导读] 高校德育工作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戴文
        广东科技学院 广东东莞 523083
        摘要:高校德育工作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指引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德育工作的落实。为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高校必须注重德育工作方向问题,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育工作结合起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正确开展高校德育工作,这样不仅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德育水平,指引学生的发展,还能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推动社会进步。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高校 德育工作
        大学是学生社会品德定性的关键时期,这个期间学生心智由懵懂走向成熟,逐渐形成完整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高校德育工作能够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品格,指引学生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同时也满足社会对德行兼备学子的需要,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德育工作的实施情况及其效果,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格,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我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建立了新中国、新社会,发展了新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国社会的主流思想,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用辩证地观点分析和看待德育工作的本质和要求,使高校德育工作符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对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指引正确的方向。
        一、高校德育现状分析
        要切实落实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必须先了解大学生德育水平。我国大学之前的学习虽提倡素质教育,但多数仅仅是从口号上注重学生品德的发展,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将重心放在学生学习成绩上,长时间忽视学生的德育工作导致他们的品行脱离原有家庭和学校严格束缚后表现出良莠不齐的现状。
        大学是一个小型的社会,这里汇集着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学子,透过这些学生的言行可以发现现阶段部分大学生在德行方面存在很大问题。有的大学生由于性格、习惯等原因和室友关系不融洽;有的大学生过于注重生活中的得与失,甚至是诋毁他人;有的同学对周边一切人和事物都比较冷漠,不关心他人、不团结互助;有的同学奢靡、浪费之风盛行,一切行为都有着攀比心理;有的同学在食堂用餐时浪费严重,碗碟乱扔乱放;还有的同学甚至是在公众场合抽烟赌博,损坏学生形象;这些都反应出当前高校大学德育的乱象。
        二、提升高校德育水平的重要性
        大学生即将迈入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顶梁柱,大学生德育水平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未来人生的判断和选择。如果大学生片面地认为自己十几年的苦读只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认为自己所做事情只要没有违反法律即可,那么他往后的人生将会很狭隘的发展;如果一个大学生来到大学后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人生最要的一关高考,可以任由地释放自己的天性,随意抽烟喝酒等,那将不利于个人身体素质的提高;如果一群大学生都是用这么狭隘地观点看待自己的发展问题,这将不利于社会和国家向前发展。因此,加强大学生德育水平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还能推动社会的长远发展。
        三、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高校德育工作的正确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来指引高校德育工作能够稳住高校德育工作方向,能够辩证地看待高校德育工作,推动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对此,本文提出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必须落实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以及价值观的观点指导高校德育工作。


        (一)用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看待学生的成长进步
        我国教育体制选拔人才非常严格,进入优秀大学的学子都要经过多年苦读并通过高考进行筛选。进入大学之前,学生都将学习作为自己所有任务,占据他们除休息以外的所有时间,即使是他们生活自理方面也需要父母操劳,一心只管读书升学就行。进入大学之后,学生的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不能用高中阶段教育的成绩来衡量他们的能力,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和能力问题。如果大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来到大学后,出现放松心理和行为,甚至是出现不良行为习惯,这明显出现违背学生发展情况,如果高校不采取恰当的德育工作帮助学生改变这些不良习惯,量少积多,很容易引发学生本质上的质变。高校德育工作在德育工作中,需要不断地纠正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偏差,坚持循序渐进,注重量的积累,通过几年的大学教育最终实现学生的质变。
        (二)用矛盾分析法全面看待学生发展的问题
        首先,高校应该注重用矛盾分析法去分析高校德育问题,用一分为二地观点看待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优缺点,积极弘扬高校德育工作中积极向上的部分,努力改进德育工作中的短板之处。其次,高校要善于抓住影响大学生德育问题的重点,为什么大学生德行参差不齐,要从家庭、学校、个人、社会多个角度去探讨。如果问题出现在家庭,高校需要即使和父母进行沟通,做好家校衔接工作,如果问题出现在学校,学校应该及时查明原因,纠正学校的不良之风,做出正确的道德引导;最后,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纠正个别学生的德行问题,对于某些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高校尤其是专业辅导员或者教师了解情况后采取单独教导、价值引领等方式纠正学生的偏差行为。
        (三)发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引领学生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价值观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具有能动的发作用,高校德育工作应该认识到价值观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在正确价值观的带领下,学生能够正确开展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能力,此外,价值观还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高昂的精神让学生激情四射,充满干劲,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正确价值观引领学生践行正确的德行。我们应该认识和践行当前社会核心价值观,用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指引学生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当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坚持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协调发展。
        (四)用尊重客观规律的方法引导学生进步
        学生发展需要循序渐进,高校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道德观时应注重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不能过于急促。高校在大学生入学时就举办开学讲座,引领学生道德观走向,为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和行为提出正确方向。高校开设课程也应注意道德观逐步引导和巩固,让正确的道德观念一点点印在学生心里。此外,高校还应该注重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道德观的落实,校内通过举办演讲比、班级活动宣扬正确的道德观,同时积极为大学生提供校外道德实践平台,如到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地方做义工。从入学立意、循序巩固、注重实践三个方面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结语
        总之,大学关系到学生品德观念成熟和定性问题,高校必须重视学生道德的培养,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高校重视德育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引导,坚持正确的方向,不断积累经验,通过师生互动互相努力,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指引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小娥. 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 新课程,2021(4):200.
[2] 李梓涵,景鑫,肖光辉. 浅谈思政教育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1(4):138-139.
[3] 黄立. 高校思政课实施德行教学浅谈[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0(6):8-9.
[4] 揭文喆,邱彦君,郭安玥. 浅谈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21(2):72-74,78. DOI:10.12223/j.2095-6711.2021.02.031.
[5] 刘敬伟. 浅谈促进高校思政教学质量之有效策略[J]. 科学与财富,2020,12(31):40-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