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读图·解图: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3月第9期   作者:谷川
[导读] 在新课标教育的改革背景下
        谷川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状元第三小学 浙江 温州 325000

        【摘  要】在新课标教育的改革背景下,“图像识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点内容。如何让学生在美术欣赏中提升鉴赏能力,需要教师对小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进行培养,本文通过发现——直入美术欣赏的“态”;透视——分解图像识读的“秘”;所得——把控图像识读的“点”,让学生对美术作品和图形进行审美理解与认知,重构学生的图像经验,使学生感悟画面整体的形式美,形成新的思考,促进学生对作品的深入理解,从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关键词】图像识读  小学 美术欣赏
        课程改革后,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逐渐被摒弃,教师开始注重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似乎尚未完全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接收知识的状况依然存在。而这种状况导致学生在运用美术语言分析作品的形式、媒材、风格和画家的情感时,常常暴露出其评述美术作品用词的匮乏性。基于此,笔者试图通过儿童对现阶段图像的认识,帮助学生对美术作品和图形进行审美理解与解读,同时通过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进而重构自己的图像认识,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素养品质。
        一、发现——直入美术欣赏的“态”
        在长时间的美术教学之中,笔者发现对于美术鉴赏教学,忽视了培养学生使用美术术语评述作品的能力。为此笔者做了一份问卷调查,对所教的高年级段四个班的学生做了关于小学生对美术形式语言审美能力的调查,请被试者观看传统中国人物画,周昉的《簪花仕女图》,西方修拉的油画《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这两幅作品。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对《簪花仕女图》这幅作品无法用墨色的浓淡、干湿等美术语言进行描述,只是粗略依靠一些自己的感觉描述。学生能够对《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指出画面中的基本颜色,但不能说出点彩画面中的颜色是如何组合的,学生往往仅用“好看”“像”等词汇来说明。
        综上所述,学生对美术形式语言解读能力的不足,长此以往,不利于他们感受和理解美术作品。既无法了解中国画的审美意境,也无法了解西方绘画作品的情绪和思想,从而影响了学生欣赏能力的提升。
        二、透视——分解图像识读的“秘”
        尹少淳教授指出“图像识读是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如果我们从儿童审美心理的角度出发,对美术作品和图形进行审美理解与解读,课堂教学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如何运用“图像识读”,下面结合教学实践通过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如点、线、色彩、等,根据课程目标和重难点,摭谈浅见。
(一)分解作品的“点”
        有些名家作品,尺寸大而细节又多,由于PPT的布幕大小有局限性,如果把整幅作品图片呈现在PPT上,画面尺寸要比原画缩小很多,学生将无法看清画面的细节。如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画面中汇聚各种中国画水墨表现的点法。“点”在远山则为树,在树枝上则为叶,在近石则为草。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习这些点的形式,理解画家如何针对不同的物象运用不同的点法来表现,运用图像识读的方法把这些“点”分解出来。
        画家运用不同的点法表现不同树上的叶子,这些点法把树叶的外形表现的栩栩如生,近处树叶的点,墨色浓而醒目,形状向上,有力度,而表现远处的树叶的点墨色淡且虚,叶子形状显得柔软。将这两幅分解出来的图片进行对比,再直观地让学生明白画面中近处花草的点,墨色表现的更加的浓,形状也更加的圆润些,而表现远处树的点,墨色比较淡,而且形态更尖锐,通过前后点的变化,更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运用图像分解的方法,可以将各种点法和所表现的不同物象分解出来,让学生进行图像识读从中感受中国画中点法的魅力。


        (二)分解作品的“线”
        生活中有许多线条,如水波,闪电,树枝等,从中发现自然界中的直线、曲线、实线、虚线、长线、短线等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感受,从而表现在绘画或设计中创造了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特别是在分析中国画时,中国画在相当程度上就是“线”的艺术。有许多有名的中国工笔画运用线描,在分解线的时候要找准能表现画面形式内容与情感的线条。
        如北宋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我们可以去分析线条在表现中国画意境中的作用。这幅画用笔劲硬,以雄健、冷峻的笔力勾勒出山石的轮廓和石纹的脉络,形象地表现了山石的质感和体积感,生动地刻画出了山峰之巍峨,表现了画家深厚的功力。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清晰地感受线条的形式美,体会何谓高山仰止,我们可以运用图像识读的方法,把画中的几根主要线条分解出来并放大,让学生能够观看的更清晰直观。从这几根曲折、刚毅的线条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山石的坚硬,体会到这几根线条的穿插、长短、疏密的形式美感,欣赏画家在线条上运笔的轻重、虚实、强弱、粗细、转折等形式美。而线条墨色的前浓后淡,则表达了山石前后的虚实关系,可以帮助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画面中的空间关系。
(三)分解作品的“色彩”
        色彩是画家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也是艺术形式语言中最重要的表现因素之一。色彩不仅塑造形象,表现空间与光和质感,也是表达创作者审美理想和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画家通过不同的颜色给予不同的情绪。所以在备课过程中分解颜色,除了注意色彩的构成外,还要探索清晰、和谐、丰富这三个基本内涵的色彩之美。
        如在上《外国的创世名作》这课,讲到西方印象派画家莫奈的《鲁昂教堂》。画面中晨光的强烈地冲淡了它巍峨的身影,高大的建筑结构似乎被光色所包裹,形质退居其次,刺激我们的是缤纷的色彩。为了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作品带给他们的不同感官反应,笔者根据建筑物的基本形状分解图片中的颜色,分解背景的黄色区域,学生观察后感受到画面的蓝调、冷漠、忧郁的感觉。为了让学生觉得没有深色的图片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笔者又将图片底部的深色分解,让学生只看到教堂淡蓝色和背景黄色,让学生感觉去掉深色后画面的不稳定,轻浮。分解不同的颜色以改变混合的颜色,通过图像识读让学生直观的发现不同的色彩给人的感受,并让学生感受印象派色彩的魅力。                   
        三、所得——把控图像识读的“点”
(一)符合教学内容
        当然,不能随意捡起一张作品就进行分解,要依据所任教学段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以及学生当时所拥有的生活经验、认知情况并结合其年龄特点,确定美术欣赏课中用来进行图像分解的美术作品。实践证明,图像分解可以帮助学生去解读美术作品的内容形式和画家的情感表现。
(二)回归整体欣赏
        一幅图像包含造型、色彩、材质、构图、形式、语言、主题内容以及作品风格等元素,这些元素都是根据内在的点、线、色彩、空间等整合在一起的。但不同的知识阅历、文化背景、思维情感和所处情境会使每个儿童识读的感受不尽相同,对图像进行分解观察的同时最后也要回归整体欣赏。
(三)巧妙融合教法
        不是所有的图像分解方法都运用于实际的课堂教学,也不代表讲授美术形式语言就一定需要使用到图像分解的方法,也要根据自己学校及学生、教师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操作。所以,在日常课堂中要根据教师自身与学生自身情况进行教学设计,也要结合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因此,教师在今后的美术欣赏课中,引导学生对整幅作品进行欣赏、感知的前提下,巧妙运用图像识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体验从作品中分解出来的各种形式,自主地对图像进行观察、理解、思考和分析,让学生感悟画面整体的形式美和画家的情感表达,形成新的思考,促进学生对作品的深入理解,从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尹少淳 .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J]. 中国美术教育,2016(4).
[2]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
[3]尹少淳 . 美术课程的性质与特征 [J]. 课程?教材?教法,20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