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化工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现状分析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3月第9期   作者:陈文莹
[导读]
        陈文莹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 山东 潍坊262737
        摘要:实训教学作为高职教育具有较强实践操作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在校实训教学的培养与训练,使学生具备严谨敬畏的职业态度,创新性的操作思维和工作意识,这就需要执教者对实训教学的内容、教学及培养模式等取得的效果、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和进一步的探索思考。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职化工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现状与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高职化工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现状分析;对策
        
前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社会、经济各领域,具有较强实践性、应用性和职业性的专业技能人才为办学宗旨的教育类型,是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输出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实训教学是体现高职教育本质的重要载体,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教学方式,为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要紧密结合,在实训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实际的工作状况和环境,加快其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的速度。
        
1、高职化工专业实训教学体系主要存在的问题
        1.1实训基地建设条件不足
        完善规范的实训基地是高职化工实训教学开展的基础保障,只有规模足够的实训教学基地设备和良好的实训教学环境才能够保证实训课程的顺利开展。化工专业实训课程对实训场地规模、设备配置更新、设备数量及精细化程度要求较高,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与之伴随的实训场地小、实训设备不足、设备种类不全等问题日益突出,导致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分组受限,每组人数过多,由于高职学生本身学习主动性欠缺的特点,加之实训条件限制,更容易造成较多同学在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中扮演“旁观者”的角色,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使得化工实训教学过程有趋于“表面化”、“形式化”的境地。这种形式的实训教学也难以达到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基本理论、培养动手能力和安全意识等教学目标。
        1.2实训教学课程内容更新滞后,教学模式单一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是培养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企业只有不断创新中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高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这种背景下迫切需要职业教育课程能及时为学生传授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等,这样才能够缩短学生适应企业岗位所需要的时间,为企业输送高质量技能人才。反观许多高职院校化工专业的实训课程内容,在安排上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和守旧性,首先实训教材较为随意,缺乏"量身制定"的具有高职化工专业特色的正式出版教材,不少内容与理论教材相重复;其次,实训教材大多过于陈旧,由于整体教学环境的"重理轻实",导致多年实训内容一成不变是许多高职院校化工存在的现象;此外,实训课程教学模式单一,化工专业实训课程多为完成理论知识的检验应用,教学内容比较僵化,实训课更多的演变成了单调的体力劳动,并没有强调学生获取自主构件的过程性知识,导致实训课程易出现“填鸭式”教学。
        1.3实训师资人员配备不充分
        在目前的高职院校中,大多数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是直接从普通高校毕业的应届生,高校招聘实践教师时也仅仅是注重学历,轻视从业经验,青年实践教师往往具有较高的学历水平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但是实践操作经验十分有限,尤其对于化工专业实训课程而言,一线的操作经验对于安全生产和提高生产效率是非常重要的“法宝”,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不强必然造成高职化工专业实训教学质量基础薄弱;另外,许多高职院校虽然招聘只承担实训教学的专职实践教师,但其评定职称的考核标准却与理论教师无异,这样导致实践教师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提升科研能力、撰写论文以及评定职称上,对化工行业最新的专业技能缺乏了解,最终对实训课程教学产生消极的影响。


        
2、改善高职化工专业实训教学质量的对策
        2.1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和开放实验室,促进资源共享
        高职院校应与积极企业或科研单位协作,共建培训基地和专项实训实验室,优势互补、资源互通,鉴于化工行业的特殊性,很多工种本身需要具有较高的安全防范意识才能够胜任,大型的单元操作生产设备、作业流水线和操作系统也是企业才能够有条件建设的,高职院校应注重培养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化工行业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到企业实习、实训的机会,让学生更好的以企业的需求为目标进行实训学习;此外,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可以利用开放实验室将化工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技能鉴定等环节多样化起来,通过观摩学习、演练操作等形式使学生了解到更具体的操作注意事项和工艺方法,开放性实验室不仅能够承担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学生的基本技术技能培训,也能够承担地方区域化工行业中其他职业技能的培训、鉴定与服务工作,如此也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与区域企业的紧密联系,互利互惠。
        2.2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减少验证性实验项目比重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是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要尤其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构建和岗位技能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化工专业在拟定人才培养模式的时候考虑到专业建设与就业市场对接、课程设置与岗位技术要求对接、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证书对接,在市场人才需求、岗位技能要求和职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前提下,及时更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而言,化工专业实训教学课程采用参与设计、改进工艺等实验项目替换适量的纯验证性的实验项目,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化工设备、单元操作、合成分析的改进实验中,引起学生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在加深记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
        2.3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人员,优化实训师资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打造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十分必要,要求化工专业的教师在学校是优秀的教师,在化工企业能承担实验师或工程师的角色,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求高职院校对每一位实训教师要做到定课程、定目标和定计划,支持鼓励教师到本地知名企业进行工作实践或进修学习,教师必须亲自体验化工工艺生产中涉及到的服务、试验、研发、营销等工作环节,才能够切实提高其专业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进而在实训教学中将自己掌握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及时教授给学生。
        2.4营造职业文化氛围,创新实训教学管理体系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融合、知识理解与技能训练相结合,除此之外,企业对于职业人应该具有的行为文化,包括诚信品质、责任意识、敬业精神、钻研态度等方面也是极为看重的,高职院校应该在特定的环境中注重培养学生作为准职业人应该具备的文化素养和行为习惯,通过事迹宣传报道、安全教育培训、防范技能演练等形式建立具有化工专业特色的职业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完成从学生到"准职业人"的过渡,高职院校可将企业管理中普遍采用的管理理念引入实训教学管理之中,比如5S现场管理法、全面质量管理等管理模式引入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管理体系中,借鉴企业管理模式中行之有效的手段,增加学生与实训室化工设备和工艺流程的接触机会,在具体实训管理过程中,由原先的知识和劳动技能培养转向提高人才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形成新的自我管理理念,学会与人相处、学会高效做事、学会提升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3、结束语
        实训教学环节作为高职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对实现高职院校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应认清行业趋势,及时更新制定能够适应时代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训教学管理机制,加大实训师资力量建设投资,重视实训基地职业文化情境建立,为化工专业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良好职业素养和行业竞争力的专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方向红.高职化工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5):127-132.
        [2]李永康.我国高职院校实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5(2):56-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