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达佳
厦门市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幼儿园
摘要:幼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了幼儿园与小学的“双向衔接”,这就说明在当前的学前教育过程中,迫切需要对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教学双方面进行调整,从而更好的探究学前教育的衔接质量与要求。本文将从学习氛围、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三方面浅谈如何推动幼小双向衔接,进而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关键词:幼小衔接 学前教育 教育质量
2021年4月9日,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了幼儿园与小学的“双向衔接”,这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落实全面育人的重大决策。如何做好“幼小双向衔接”让幼儿顺利过渡进入小学学习与生活,笔者通过对小学与学前阶段的教育教学进行分析,发现两者在学习氛围、学习习惯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些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应该主要从这三方面进行双向衔接研究,帮助幼儿获得提升来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一、在学习氛围上做到幼小衔接,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对幼儿园阶段的学习环境进行分析,并且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环境进行比较,能够发现两者之间的差距。首先,幼儿园的学习环境较为宽松活泼,幼儿是以游戏为主,教室及功能室都是为幼儿游戏进行创设的,重视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而小学阶段往往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较多,小学的学习环境就显得严谨规范,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课程规划的时间进行学习,从而让学生能够掌握课程上的专业知识,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1]。因此,在学习氛围上做到幼小衔接,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幼儿更好地向小学阶段过渡,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幼儿园是孩子系统化地学习知识的第一个地方,也是为孩子进行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根据研究表明,幼儿在幼儿园接受到的知识会影响到他的一生。因此,我们积极为幼儿营造适合学习的氛围,首先我们在幼儿园一楼的大厅旁边布置温馨的阅读区,提供大量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让孩子和家长在入园、离园的时间段都能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绘本进行阅读或亲子共读。特别是离园时间总能看到温馨的亲子共读画面。我们还在每个班级设置温馨的语言区,里面不止有幼儿阅读的角落,还提供各种操作的手偶、故事盒等,让幼儿不仅能自由阅读还能自编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这些氛围的营造都为小学的学习打基础,让幼儿从小爱上阅读和养成看图说话的能力。
通过课题研究,与我们结对的小学教师在了解了幼儿的学习特点之后,小学教师也在学习氛围上进行改进与调整,小学教室里除了按照课堂学习的要求布置桌椅之外,也积极开辟学习园地提供书籍让学生自己阅读。幼儿园也将一些亲子共同制作的绘本和故事盒赠送给小学一年级,让一年级的小学生在课间及课外也能和同学一起阅读和讲述,在创编交流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幼小“双相衔接”,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二、在学习习惯上做到幼小衔接,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小学阶段与幼儿园阶段在学习时间上往往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幼儿园阶段集体教学的时间每天只有一节课,时间为半小时左右,而其它时间往往以幼儿的游戏活动为主。而小学阶段以集中教学为主,往往一天有6节课左右,每节课45分钟。通过对比发现幼小双方在集中学习时间存在很大差异,如果学习习惯没有做好衔接,幼儿从幼儿园进入到小学阶段时将很难去适应小学的学习时间。因此,在幼儿园阶段我们不仅要在有限的一节集中活动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上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衔接,更要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从而促进幼儿能够顺利地过渡到小学阶段[2]。
集中学习时间的较大差异要求我们要注重课堂的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上要做到以幼儿为主,秉承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教学理念,设计生动有趣的活动环节,引导幼儿在自我探究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除了集中教学活动,我们更注重幼儿一日生活中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教师要认真观察幼儿的游戏水平和游戏能力,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想办法自己解决,给予幼儿精神鼓励及材料支持,促进幼儿深度学习。让幼儿上小学后遇到问题能自己先想办法积极解决,培养独自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培养管理时间的良好习惯。幼儿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等都提供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去探究和学习。而小学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学习活动,如果没有相应的时间管理,就会造成作业拖拉、磨蹭的坏习惯。因此我们通过数学活动“一分钟有多长”“我会看时间”等让幼儿有初步的时间概念,然后引导自己做计划,有5分钟计划;有10分钟计划;逐渐过渡到1小时计划甚至半日计划等,提高幼儿的时间观念。让幼儿有一定的紧迫感,促使幼儿安静、专心地投入活动提高效率,培养幼儿的任务感。这样幼儿进入小学后,面对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和考试问题,就能提高学习效率,养成按时完成作业,在考试时间内完成各类题目的良好学习习惯。
同时,我们积极与小学进行幼小双向“同课异构”课堂观摩研讨活动,让小学老师了解幼儿园的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让小学老师课堂尽量趣味化,放缓脚步减轻幼小衔接的课堂坡度,让幼儿在学习习惯上能尽快适应,顺利衔接。
三、在学习能力上做到幼小衔接,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以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五大领域启蒙为主,综合性较强,而且以主题探究为主,我们注重以问题为导向来开展探究活动。而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以正规的课业进行学科知识学习和系统化的课程为主,让学生在正规的课堂上获取知识开发智力。这与幼儿园的教学内容相比更显得专业和正式,并且能够让学生的理解也更为深刻。因此,我们要从学习能力上做到幼小衔接,从而有利于提高学前教育质量[3]。
幼儿的学习能力是多方面的:包括注意力、观察力和理解力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主题活动能有效的培养幼儿这几方面的能力。如:我们开展主题活动《HI 橘子》,幼儿通过对园内四棵橘子树进行认养、观察、照顾、采摘、品尝的系列活动,学会主动运用各种资源、工具等参与探究橘子的秘密,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逐步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究,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意识,为幼儿进入小学能主动参加各学科内容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为了促进幼小有效地进行“双向衔接”,应该从学前教育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及方式和主题探究等方面出发,从而在学习氛围、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做好幼小双向衔接,进一步地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贺珍.浅谈如何做好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J].家教世界,2020(36):52+64.
[2]方生桃.幼小衔接对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贡献分析[J].学周刊,2021(05):173-174.
[3]陈英华.关于幼小衔接教学实施的一些问题思考[J].新课程(综合版),2018(07):48.
备注信息:本文系“厦门市幼儿园学科带头人培养2020年度课题: 幼小衔接视角下提升大班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课题编号XMYJXD20200304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