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问题表征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3月第9期   作者:罗超
[导读]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中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泛行政化"和"单中心化"的治理缺陷
        罗超
        国网山西技能培训中心大同分部 037000
        摘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中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泛行政化"和"单中心化"的治理缺陷,治理主体之间的角色定位不清,内部治理结构失衡,社会第三方组织的"缺位"等方面。据此,必须科学确立高等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建设目标;重塑政府在高职治理中的职能,由"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完善内部治理架构,推动高职院校依法办学;强化高职院校的主体地位,确立法人治理;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治理的法律体系建设,实现分权立法;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权力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关键字;高等职业教育;教育治理体系;对策
        引言: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同时也要看到,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存在办学条件薄弱,校企合作不深,师资力量欠缺,育人质量不高,社会声誉不高等问题亟待解决。

1.校企合作不深问题与对策
        校企合作,是办好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的一个方向,更是职业院校自身发展空间和服务区域经济的必然要求。通过校企合作这个平台,职业院校一是能够更直接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二是利于推行“产学结合”、“工学结合”、“定向培养”、“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方式,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改革。三是可以设立校外实训基地,改革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四是有利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职业院校可以选派教师定期进企业挂职锻炼和参与实践,以实现教师的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另一方面,企业里的技术专家、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可以到职业院校兼职,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2.高等职业教育治理的问题表征
        2.1“泛行政化”和“单中心化”的治理缺陷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治理日渐兴起,引领起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潮流,教育治理逐渐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治理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所建立起的完备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相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治理目前处于概念化的探索时期,治理体系还很不完备。具体来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以行政化为制度导向的治理体系,面临着“泛行政化”和“单中心化”的缺陷。
首先,高职院校的泛行政化现象日益蔓延,行政权力主导着高职院校的一切。高职院校的组织序列由行政权力来划分,校长的产生类似于行政官员的任命,也被套上一定的行政级别。同时,在高职的办学理念、职能配置、组织建构、运转机制和决策管理等方面实行的是上令下行的行政管理模式。
        其次,从高等职业教育治理的主体构成来看,以政府为主导的“单中心化”治理倾向较为显著。在“单中心”的行政文化主导下,作为独立办学主体的高职院校内部难以形成科学的治理体系,以教师、普通行政职员、学生等为代表的学校内部力量被排斥在高职院校治理之外;同时,高等职业教育治理的行政化导向排斥了学校外部市场力量的参与,如行业企业、社会团体组织、高职合作伙伴等利益相关者无法充分地参与到高等职业教育治理中来,制约了多元化治理主体的形成。
        第三,从高等职业教育治理权力边界来看,事无巨细、大包大揽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治理“泛行政化”的典型特征。在治理方式的选择上,在行政文化依托的基础上以科层制的行政控制手段为主,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治理上的权力边界不明,权力意识高于责任意识,导致治理效率低下。


2.2治理主体之间角色定位不清
高等职业教育治理主体的职责定位更多地表现出社会对各主体的治理期待,只有明确各主体在高等职业教育治理中的角色定位,才能更好地协调各个治理主体的关系,保障多元治理体制发挥出更大作用。
        首先,从政府层面来看,作为国家真实存在的象征,是高等职业教育公共服务价值理念的灵魂支撑,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治理现代化是政府的应有职责。职业教育是多重利益主体的交汇点,受益群体包含社会、企业、学校、受教育者个人等,对此,政府理应发挥“协调者”或“统筹者”角色,然而,现实中,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治理中往往扮演着管控者角色,在高职治理体系中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直接压缩了其他主体的参与空间。
        其次,行业协会作为企业的集合体,其是现代职业教育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具有重要的信息传递和媒介功能,理应在高职治理中扮演纽带角色。然而,目前由于我们国家公民社会的发育程度较低,并且在双重管理体制主导下,行业协会组织的行政化色彩浓厚,并不具有独立的媒介身份。行业协会的独立法人资格严重缺失,导致其在政府、企业、高职院校三方中所起的纽带作用大打折扣。
        第三,高职院校作为劳动力人才的培养者和供应者,与政府无形中达成了一种代理-委托关系,此时属于被治理者角色,但由于政府对其过度干预,导致高职院校的办学自主权无法得到有效落实,难以完全按照市场化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导致劳动力市场供给和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才的培养、供给和使用效率。
  3.社会声誉不高问题与对策
        多年来,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很低,社会地位不高,缺乏吸引力,也是制约职业院校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这个问题的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出现的职业院校群体性的生源危机。学生很少怀着主动、自愿的心态就读职业院校,所以很难招到好生源。
        当然,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赋予学生选择职业教育的内在动力、破解“二流教育”的现状,取决于一个“可期待的前途”。如与能力高低相匹配、正相关的薪酬收入,社会与企业的尊重和认同、与大学毕业生同等的福利待遇等。然而,这样全方位、多元化的改变,显然并非职业教育一己之力可以完成。
        4.主要对策
        4.1为进一步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更好的为经济建设服务,我们不仅要找出当前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更要想方设法解决问题,①注重职业教育的地位②要建立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体制③制定职业教育教师编制标准,加强配备师资和提升高等教育的办学层次。
        4.2开展创业教育、缓解就业压力
        通过对青年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开发和提高他们创业的基层素质,是他们毕业后能上自谋职业的创业之路,为社会创造财富和就业岗位,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在目前就业形势的压力下,更应该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这样不仅能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难题,而且是缓解就业压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从这一点来讲,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渗透于教育教学的过程。
5.结束语
        总之,只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就一定能迎来职业教育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贺雪萍.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溯源、实践迷思与战略抉择[J].教育与职业,2016,(1).12-16.
[2]刘韬.教育治理现代化视阈下职业教育治理共同体构建[J].职教论坛,2016,(13).70-76.
[3]赵晓妮.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内涵、实践迷思及变革趋向[J].教育与职业,2016,(12).12-16.
[4]肖凤翔,史洪波.从无序到有序: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协同共治之理[J].教育发展研究,2015,(13).67-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