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秀君
鄂州市第四中学
摘要: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大量具有教育意义的传统文化,逐渐地成为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之一。传统文化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形成的情感观念,文化素养。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领会,以及借此来增强学生的内心,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感,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学生通过在课文中学习到传统文化,并由传统文化的渗入,丰富了学生知识维度上的扩充量,同时更能提升学生的总体精神素养。基于以上,面对当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深入的策略,本文将以围绕教材,挖掘内涵和拓展文化三个方面来探究传统文化渗入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师说》
一、围绕教材,抓住内容渗入时机
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想要渗透传统文化,必须从教材入手。围绕教材抓住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传统文化的渗入,把握住渗入的时机,更有效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教师要明确教材中所讲的重难点,并将其与传统文化进行巧妙的结合,让学生自主的发现教材中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1】。
围绕教材,老师设计了几个问题。
问题一:后人学习孔子的发明,这说明师生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问题二:如果说,现在的老师的作用仍然是“传道、授业、解惑”,这种说法对不对呢?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下
问题三:儒家之道的核心是什么?
问题四:那个时候,老师传的什么道?授的什么业?
学生针对问题深入文章,在回答之后教师进行拓展补充。
教师: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仁”是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韩愈主张学习的核心也是儒家经典文化中的四书五经,六艺经传。古代的向教师学习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尊敬师长,重视教育的思想美德。
通过围绕教材进行问题设置,抓住对内容的扩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借此来深入传统文化,通过把握好合适的条件,不仅能快速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深入地去学习文章,并感受传统文化。
二、挖掘内涵,陶冶学生的情操
素质教育要求语文的教学不仅在文化知识上对学生进行培养,还需要陶冶学生品德思想方面的情感加强。通过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达到陶冶学生的情感目的【2】。
教师需要对《师说》逐字逐句地深入挖掘,让学生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借此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感,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有着积极的促进。
句子分析一:文中的“君子不耻”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这种观点?
句子分析二:“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呢?
句子分析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联系实际说说你对当今教师的工作有什么看法?你认为教师的教学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
思考一:韩愈对士大夫阶级从师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呢?
思考二:当时的人学习态度是怎样的呢?在文章中找出描写的词句。
思考三:韩愈所说的“必有师”与现在所说的“自学成才”是相互矛盾的吗?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重点语句进行赏析,以及从中挖掘深入的内涵。将蕴含的传统文化进行逐字逐句的赏析,品味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然后学生在品读传统中陶冶自身的情操。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不仅局限于内容,更深化到精神的发展。
三、拓展文化,注重知识积累提升
传统文化的渗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局限于课内,同时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的教学拓展到学生的课外,让学生拓展课外文化的积累,重视知识的掌握,从本质上感受传统文化的存在,达到传统文化深入的最终目的。《师说》一课中,作者的这篇文章称之为千古奇文,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时,还要注重让学生进行课外材料的补充与阅读,通过拓展文化知识,注重学生知识积累的过程,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师:作者韩愈是在当时社会中感受到了国家在科举制有着大力的推行,但同时人民耻于相师学习的风气也很强烈。因此作者从上层士大夫之族的分析为背景来呼吁人们积极地向师长学习。
学生拓展一:整理韩愈生平以及其所处时代背景。
师:韩愈一生致力于古文运动,他在创作实践上对中国古文运动的发展都有着必不可缺的作用,同时,通过文体的解放,奠定了散文的基础,也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学生扩展二:了解古文运动以及搜索其他人的作品品读。
中华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用多种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深入地领悟传统文化的存在,以及明白其带给我们当下的意义。中华民族丰富悠久的传统文化,值得每位学生认真地学习。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渗入,挖掘以及拓展让学生更能全面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带给当今时代的重要思想,从而提升在高中语文阶段传统文化教学渗入的教学效果。希望通过从围绕教材,挖掘内涵以及拓展文化三种方式来提高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入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金鑫年. 探析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J]. 中学教学参考, 2016, 000(027):16-16.
[2]张正鹏. 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现状及对策[J]. 读与写(上,下旬), 2018, 015(02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