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爱杰
湛江市雷州市白沙中学 524200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关键路径,是新课改内在要求。本文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意识缺失、传统文化传播路径少、外来文化挤压较大等难题,提出渗透传统文化相关对策,如深挖教材、培养学习习惯以及拓展延伸语文学习等,以此达到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融合。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有利于人们思想教育提升,也有利于国家文化强国建设需求的实现。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多国文化涌入、思想碰撞日益强烈,需在思想文化大浪潮中有效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应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大学生传统文化情节。本文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达到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融合。本文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研究思路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融合渗透的问题
为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将传统文化渗透,要基于传统文化内容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情感等多视角展开教育,不只是可保证传统文化的渗透效率,还可让高中生知情意行的统一。但在现如今高中语文教学中,和传统文化融合还具有一定短板与不足,如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意识缺失、传统文化传播路径少、外来文化挤压大等难题。其一,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更多是让学生对文言实虚词运用的掌握,生僻词以及答题技巧的掌握,高考所考重点知识背诵等,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为达到应试教育所需,师生未有较强的传统文化保护意识,在教学过程忽视了语文和传统文化育人作用,让学生文化熏陶和个性心理发展以及健全人格备受阻力。其二,新课改思想落实极大地促进高中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相融,基于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仍具有传统文化传播路径少问题,在教学中不对传统文化整理总结再提升,让高中生难以以理性认识对待传统文化,学习视野宽广性不强,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未落实到具体。另外,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提升,外来文化大量涌入,给青少年巨大冲击,特别是某些外来快餐文化有着较强娱乐性、大量信息、便捷快速的特征,让其在短期内抢占文化市场较大份额,非常不利于学生成长。新时代需要注重传统文化渗透,有效做到传统文化弘扬,要尊重我国传统文化,实现以我为主、兼容并蓄。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
(一)深挖教材,实现拓展
教材是语文课程教学的根基,是语文教师展开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高中语文课本内的一篇篇课文以及各单元模块均是通过专家精挑细选的,教材涵盖的古诗文和文言文均表现出我国传统文化。在进行教学之中,教师需要足够深地找出蕴含在课本中文化意义,立足语文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积极选取合适教学方法,不断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促使学生更好认识传统文化。详细来讲,高中语文教材所选取文段词句是用知识运用方式呈现,利用教材深层次挖掘与学习,学生不只是可以了解和记忆基本语言、汉字、字词、语法以及修辞,还可让学生在对文言实虚词及文言句式的掌握中浅析阅读文章。除此之外,利用语文知识获得,还可完成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锻炼之时,培养学生发现美和欣赏美的能力,最后达到学生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提升,实现学生发展的全面。为实现传统文化渗透,需挖出语文教材资源,开展名篇拓展学习中,其中应对几方面进行注意和把控:一是需要多关注语文教材内容的有效诵读。针对课本中相关文章,以饱满热情、感情丰富加以朗诵,在此过程中,不只是可让学生感知到语言的美,还可以初浅认识传统文化。二是对作品阅读需要加强关键词句品鉴与分析,从教材作品本身来讲,它自己即为情感的载体,利用品文本、赏文本与评文本,高中生可体会到文化的吸引之处,从而达到知识、经济、观念、情感的有效相融。三是拓展文本阅读中,教师要让学生基于问题思考和学习,只有这样做才可更深地懂得文章内涵,以此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拿《师说》教育来讲,教师提出“作者为何写该文章”“‘余嘉其能行古道’句中的古道所指何意?”等问题来指引学生进行思索。某学生提出作者写该篇文章的目的是“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也有某学生指出“余嘉其能行古道”是作者所想表达的目的;利用有效引导及提问,学生不只是知晓学习重要意义,还形成了正确择师态度以及学习态度,以此保障了教材中学习传统文化的有效性,从而促使了学生发展更长远。
(二)改进教学方式,增强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是项难度较大的工作,所涉范围广。教学过程之中,教师不只是需要立足高中语文自身特征,还需要立足学生身体与心理特征,再教学各阶段开展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以此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之中,教师可足够大使用美术、PPT、视频等来设置更浓厚学习氛围,达到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的目的。在优化课堂氛围、开展教学方法创新之中,教师先需要有意识地把阅读素材相关知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该种图形、音乐与角色形象相融,有效地将学生有关感官给刺激,从而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其次,创新的教学方法需要有利于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增强,将学生被动学习转成主动学习。最后,高中语文教学自身作为一门语言课程教学,在此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师还需要关注情感的有效渗透,这样能让学生人格慢慢健全,促使学生成长更健康。经教学手段来设置更多的语文学习情境,能给学生新体验、新奇性,进而在创新课堂情境模式的前提下给予学生语言认知能力发展动力。此时应注意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需要关注各教学阶段衔接更有效。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可利用开讲前一个成语、课程后一句名人名言、一天一首诗、一周一位文化名人的方式,逐渐引导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学习,并且在生活之中坚持传统文化中积极理念与精神品质。如高中语文教师可利用学习“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等,逐渐地将传统文化渗透,从而达到学生教育更有效。
(三)强化思辨表达,加深传统文化情结
在对语文进行教育教学时,其中是涵盖教书育人,且重在育人,现代教育理念给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及要求,在开展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为学生输入人文思想,利用人文理念熏陶,健全高中生人格,促使高中生身心全方位发展。新时代更应把传统文化相融到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更需要关注两大方面的强化。其一,需要在表达中学会思辨,让高中生懂得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关系;其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还需要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传统文化,以此增强高中生的传统文化情结。语文教学落实过程之中,开展考察活动与研究性活动,达到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的相融。语文思辨表达重在以下几点:一是在写作中上,需要引导学生开展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有效对比,再根据自己所具备的基础知识及语文技巧展开详细写作,这样高中生可以使用文化的眼光与胸怀去对人生进行解读、对社会进行思考,并且对未来进行畅想,这不只是可以锻炼学生的明辨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写作质量。二是口语交际作为语文学习主要构成元素,也作为语文思辨表达的主要路径。在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之中,要有意识地利用传统文化来引导学生,尽最大可能地让高中生言之有理、言之有情。在当代素质教育大环境下,现代教育记到要让学生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好的实践能力。新时代教育工作者需要加大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力度,还需要关注传统文化和学生生活的融合有效性。为此还可利用传统节日以及民俗调查的开展,使得高中生在社会实践中挖掘传统文化、感知并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如在端午节和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之中,教师可率高中生展开新时代我国社会和民俗节日、民俗节日追源等调研,使得高中生认识民俗起源及其文化内涵。
三、结束语
综合上述内容可知,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既可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又可有效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与传统文化融合仍然具有较大不足与问题,高中语文教师应具备较强文化素养和历史责任感,认真分析高中生心理特性,并且选取合适、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技巧,足够多地调取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才使得高中生在表达实践中思考和辨析,同时深化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体验,以此达到高中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紧密结合,此时语文教学水平获得较大提升,促使高中生发展更全面更长远,并有利于传统文化发展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魏伟.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5):156.
[2]马勇.学习传统文化,培养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J].语文教学与研究(下半月),2020(5):114.
[3]李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探索[J].语文课内外,2020(14):45.
[4]薛有庆.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解析[J].课外语文(下),202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