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0期   作者:张广凯
[导读] 课程改革的日趋深入,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能力重点培养
        张广凯
        河南省驻马店西平县产业集聚区徐魏庄小学         463900  
        摘要:课程改革的日趋深入,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能力重点培养。常规语文教学手段将知识的传授作为课堂教学重点,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也无法发展学生的能力素养。而小组合作学习则能够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凸显出来,有助于学生合作意识、探究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需结合学生内心实际需求及个性发展规律,发挥小组合作探索的作用。因此,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策略进行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教学;策略
前言:
        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在教育领域内得到广泛应用。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由学生构成合作小组,共同探究、讨论相关问题和任务,这样学生既可以深化掌握课堂知识,又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将良好的学习习惯构建起来。因此,语文教师要及时创新教学思维,准确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科学、合理的应用与实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
一、小学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的意义
        小学阶段的学生求知欲望较强,但缺乏良好的自制力,容易被外界因素干扰到学习过程。过去教师往往向学生直接灌输知识,学生的想法、意见遭到忽略。课堂提问过程中,选择的学生一般也具备良好的成绩,这样部分学生就容易跟不上教学节奏。而小组合作学习则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班级中学生都能够深度参与到活动当中,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发挥。由此得知,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所适应。目前,部分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完全依据备课方案来进行,不能够密切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受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小学生的提问意识不足,不能够及时向教师请教和询问,这样学生的学习成效就得不到保证。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教师向各个小组分配教学任务,由学生互相讨论与协作完成。教师依据各个小组的完成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改善。
二、小学语文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策略
(一)借助小组合作,增进预习效果
        预习环节会对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师需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开展预习合作活动。目前很多教师将预习作业、课文朗读等作为小组预习的主要内容,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需在课程设计中加入课前预习验收内容,在促进学生之间合作预习的基础上,将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开展新课教学工作之前,利用5-10分钟左右的时间简单介绍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掌握课前合作预习的方法。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要向小组预习合作验收阶段内迁移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通过游戏、竞赛等一系列趣味性较强的形式,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进行检验。例如,在学习《枫桥夜泊》一诗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古诗内容,自主查阅生字词的含义。其次,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交流古诗的内涵。最后,教师提出问题,如“你觉得诗中的哪些词语能够充分展现诗人的心情?”等,用以对学生的合作预习效果进行检验。

此外,为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还可构建小组竞争机制。如由各个小组代表分别朗诵古诗,其他小组与教师共同评选出朗诵水平最高的小组,给予相应的加分或精神激励。
(二)借助小组合作,创设教学情境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内驱力,无论采用哪种学习方式都是为将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所调动,让其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兴趣来源于教师讲课的趣味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不同内容,创造出不同情景,摆脱以往教学形式中的枯燥乏味,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的魅力。情景代入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使其学习能力有所增进,此外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更乐意发表自身观点,提出不一样的见解,对于自身表达能力也有了提升。例如,在学习《牛郎织女》相关知识时。该文来自于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的传说,讲述了牛郎与天上的仙女织女相恋相守最后被王母拆散的故事。故事曲折动人,这个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讨论,如丰富故事情节,大家分别饰演不同的角色,自由发挥一些对话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如牛郎织女分别之后第一次见面会有什么样的对话,发生哪些故事呢?学生可结合自身想象,织女穿的衣服会是什么样子的等,代入到特殊的场景,配上特有的动作与表情,大家都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可以加入织女被王母娘娘带走的场景,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有趣。之后,探讨完该文,学生还可以一起分享一下自己知道的其他民间故事,以及这件民间故事讲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该种学习方式可以发挥学生想象力,打开思绪,进而使其教学质量及成效得以增进。
(二)借助小组合作,解决教学重难点
        小学生由于年纪小,自制力差,在进行分组讨论时,倘若不加以引导,很容易偏离教学目标。因此,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分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紧紧围绕这个目标进行探索讨论,得出结果,回归课文本来要表达的主旨,抓重点,把握核心内容,掌握有用的知识点。例如,在学习《落花生》相关知识时。本文讲述了作者一家人在后院吃花生的过程,父亲通过询问我们喜欢吃“花生”的理由,借此来告诉我们花生的品质以及做人的道理。吃花生这事情很快就过去了,但是父亲的一席话让我明白了,做人不要只讲体面,我们要做一名对别人有用的人。展开这个话题让同学们分组探讨,首先告诉大家我们本文的重点是从这堂课学习到什么做人的道理,这篇文表达了父亲对孩子什么样的希望。前半段大家可以自由发挥,可以对课文片段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诵,理解文中父亲的情感。之后联想身边花生的吃法,进而讨论花生的这些美好品质,到了讨论最后,从花生中可以学到哪些做人的道理。学完了本节课,同学们有了哪些收获,对以后的道路有什么样的启发。这些都是本节课探讨的重难点。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探究式课堂中融入小组合作,教师应充分凸显学生核心地位,使课堂教学更具活跃性积极性,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学习范围。同时注意运用合理的合作探索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充分挖掘其潜能,进而为学生今后学习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戴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J].江西教育,2021(09):30.
        [2]汪杨.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03):29.
        [3]李德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J].基础教育论坛,2021(07):16-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