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成因和对策探究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0期   作者:奥古丽妮萨·加帕尔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化学的知识内容逐渐深化,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有了新的要求
        奥古丽妮萨·加帕尔
        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第五中学8481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化学的知识内容逐渐深化,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有了新的要求。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出现了很严重的差异化现象,一部分学生能够很快地适应当前的课堂节奏,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要学习的知识,并且能够达到理想的学习成绩。而一部分学生由于无法产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无法理解课堂所需要了解的知识等多种原因,造成在化学课堂上不愿意去学习,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偏科现象,这就是我们所要讲的高中化学学困生。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困生;成因;对策
引言
        当前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充分尊重学生。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但是在高中阶段,化学知识要求难度较大,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紧随教师的学习进度。这对高中阶段的教师与学生而言都是很大的挑战,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困生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抓住其中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效率得以提升。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一)外界因素影响学生学习
        学生的学习质量也会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老师在课堂中对化学知识的讲解方式也会影响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的效率,不同的学生对教师讲解知识的接受程度不同,从而使部分学生不能理解教师讲解的知识,导致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出现困难,化学学习效率低。而在高中阶段,家长对于学生过度监督或者监督不足,都容易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者安全感不足,加上信息时代电子产品对学生的诱惑,使得学生无心学习,导致在化学学习中存在困难。
        (二)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具有个体差异性
        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记忆力等智力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同样,非智力因素如对学习的兴趣、学习习惯和方法等都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而影响学习成绩。尤其是在自我约束力、注意力、学习态度上有欠缺的学生,极易发展成“学困生”。
        (三)学生自身缺乏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的学生压力是非常大的,在这个阶段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问题探究能力。但是高中阶段的物化学知识相对之前已经迈向了一个新的阶段,知识体系更加深入且复杂化,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无法提起兴趣,显然对学生整体的学习都有严重的影响。
二、帮助高中化学学困生解决困难的措施
        (一)优化课堂教学,加强家校联系
        教师要对化学课堂进行优化,根据学科特点,借助多媒体让微观粒子、抽象化学理论变为可视化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枯燥难懂的化学知识。如利用微型溶液导电实验器材比较弱电解质的导电性,用精密pH计测定弱酸、弱碱的pH值,及加入其他电解质对弱酸、弱碱的pH值的影响,建立起直观的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模型,展示弱电解质微观粒子示意图及电离平衡移动模型,使抽象的理论可视化。利用高中化学实验特点,增加分组实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化学实验,有更多的动手实验机会。
        (二)情境法导入,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新课改以后,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的实现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成为了教师需要完成的和追求的重要目标。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手段,它获得了大部分教师的认可,并成为了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教学方式。课堂导入环节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促进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至关重要,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导入法展开化学教学工作,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化学知识的探究活动中。


        例如,学生在学习“硫和氮的氧化物”的相关内容时,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将自己去乐山旅游拍到的乐山大佛图片呈现出来,并讲述旅游途中人们关于大佛的一些猜测,同时鼓励学生分析一下“乐山大佛鼻翼和脸蛋上的灰黑色物质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学生对上述问题也十分感兴趣,并进行了大胆的猜测。教师随之又将湖泊中鱼虾死亡、建筑物腐蚀等现象列举出来,并由此引出“酸雨”以及硫等内容,为后续深度讲解硫和氮的氧化物奠定基础。在讲解硫的化学和化学性质时,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教学情境,促使学生通过问题的思考和解答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并高效获取化学知识。情景化的导入方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意义重大,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活动中,对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效率以及化学核心素养可谓是意义重大。
        (二)采用分层教学法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每位学生之间存在着思维水平、认知水平、性格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化的现象,导致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会存在较大的能力差异。因此,传统化学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需要教师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促进所有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都有所提升,进而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先对学生进行划分,分成学习优秀、学习一般、学习较差三类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过程、布置不同的化学作业,进而达到满足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目的,并在学生学习与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升化学学习能力。教师要对学习较差的学生高度重视,要实时掌握此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掌握学生进步的程度,并根据学生实际的成长程度改变教学方法,进而达到个性化教学的过程,实现所有学生化学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目标。
        例如,在学习高中化学中的《了解水处理过程中的化学原理》一课时,教师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对学习优秀的学生教师要为其设计拓展性学习的课程,因为这一层次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已经很牢固,可以通过拓展的过程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对于学习一般的学生,教师要重点巩固学生理论性的知识,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进行灵活的应用,实现学生进一步成长;学习较差的学生需要教师重点关注理论知识的掌握方面,因为学习较差的学生是因对理论知识无法正确理解而降低学习能力。
        (三)创新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观念是引导行为的核心,高中化学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认识到新课程改革发生的变化,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方法,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传统模式下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化学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应用多媒体教学,将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多样化的教学目标。在讲解化学反应的时候,教师若是简单演示,会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学生不能清晰完整地观看实验过程,此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实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实验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了解和记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要找到学困生的成因,通过分析问题出现的根源找到相应的解决策略。同时教师要时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变化,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为学困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让这些学生首先能够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其实是能够深入理解每一个课堂上需要掌握的化学知识概念,最后再不断减少与学优生的差距,从而来提高化学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郑红东,杨治忠.新课程背景下农村高一化学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探讨[J].试题与研究,2020(09):35.
        [2]许靖梅.浅谈高中化学“学困生”转化的有效策略[J].家长,2019(29):64-65.
        [3]张婧媛.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学困生的解救策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S2):156.
        [4]陈立.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新课程导学,2018(29):11.
        [5]黄云鹏.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J].当代教研论丛,2018(01):78-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