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敏
四川省达州市嘉祥外国语学校 635000
摘要:核心素养,是小学教育阶段最为重要的内容,被誉为教学中的关键,其中主要体现在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育规律,将科学的教育理念,始终贯穿于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要充分满足学生的知识教学要求,同时应该保证学生的身心成长能够得到充分保障,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班主任工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保证学生的德育工作得到充分落实,同时能够满足学生心理成长与发展需求,为学生保驾护航。
关键词: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创新
一、引言
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对小学阶段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具有贪玩好动的缺陷。因此,班主任需要基于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对学生落实科学化的班级管理,促使其能够得到身心不断成长与发展,进而则能够促进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同时,班主任工作的开展还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性保障,最终才能够促进小学教育教学工作高效开展。
二、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要点
(一)落实德育教育
通过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开展,能够促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德育教育落实,不断得到思想意识的培养提升,能够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要求。在小学阶段教学中,往往学生的年龄小,时常出现各种矛盾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工作的积极性作用,保证学生能够得到德育教育的充分落实,最终才能够保证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教育工作,而德育教育则是小学生成长与学习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对学生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尤其是针对小学生对待同学以及学校管理制度的认知,需要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出发,从而促进学生的德育素养的形成。因此,班主任教师应该明确自身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的重要意义,能够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德育教育问题,不断发挥自身积极性作用,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
(二)落实心理健康教育
在基于全信息化的教学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应该充分明确班主任工作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而能够在班主任工作中落实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学生由于心理出现问题而不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生活中。班主任教师更应该高度明确自身工作的开展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影响,能够充分落实学生的心理指导,保证学生能够以高度健康的心理参与学习生活。班主任工作是小学阶段教育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与生活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引导路径。
(三)班级管理是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
教学工作的开展对学生未来学习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会非常容易出现厌学、偏科等多项问题,最终导致教学工作开展效率低下,不利于学生学习与发展[1]。通过开展班主任工作则能够优化这一问题,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则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积极性作用,促使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引导教育,进而保证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得到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高效开展做好充分前提保障。
三、班主任工作的现状
(一)开展方式落后
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对小学学生学习与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传统的小学班主任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由于其开展方式落后,难以满足学生需求,最终导致这一工作开展的无效性问题出现。例如在开展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小学生学习知识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够将学科的内容与教学点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总是采用说教的方式开展教学。由于班主任工作开展方式落后,难以提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导致一切教育工作成为纸上谈兵,最终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也产生阻碍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班主任工作观念陈旧,与学生当前的发展不匹配,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发展。因此,在当下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形式急需得到创新优化。
(二)生本理念缺失
在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时,班主任教师应该明确学生在参与教育教学时的主要地位,进而能够围绕这一前提开展教育工作,才能够保证学生长期具有高度的自主性,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但是,在传统的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由于班主任以学生的年龄以及能力为由,不能够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强化巩固,自身教育工作的开展也过于片面性,难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导致教育工作开展效率低下,影响学生学习与发展。
(三)缺乏家校协作
在教学工作中,班主任教师更应该重视与学生家长进行紧密联系,保证教育工作能够得到全面性落实开展,最终才能够满足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需求。然而,由于班主任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疏忽了学生家长家庭教育的作用,导致自身教育工作的开展出现了落实程度不足、深入性不足的问题。由于缺乏家校联系,学生在学校环境中与家庭环境中所受到的教育极有可能存在矛盾性问题,这一矛盾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由此可见,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开展需要充分落实全面性就必须紧密联系学生家长,最终才能够满足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要求。[2]
四、核心素养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途径
(一)开展形式创新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年龄小、贪玩好动的特点。因此,在班主任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工作,从而保证教育工作高效性,促进学生身心发展。通过自身教育工作开展形式的创新,能够充分满足学生需求,促使学生能够得到积极性的不断提升,促进教育教学工作高效开展。比如,在针对小学生开展“三生、四爱、五心、五号教学活动中,比如,在针对三生话题中的,自我生命爱护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我伤害的案例出发,采用情景化的教学出发,通过网络上,对小学生离家出走,而遭到伤害等事件开展教材,小学生不喜欢教师“叨叨”,“命令”因此,在针对小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就可以充分的将多媒体技术运用至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观察,从而促进学生认知的变化。
(二)采用相同主题的超文本信息链接
在班主任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该高度明确学生是参与教育的主体,进而能够不断对其主体地位进行巩固,满足生本理念教育要求。通过对传统的班主任工作进行优化,能够有效促进教育工作高效开展。比如,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针对四年级学生开展“四爱’主题班会中的爱祖国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热爱祖国的朗诵或者《我和我的祖国》电影,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共鸣,让学生更加的便于通过视频、资料、声音等多种媒介,获取相应的共鸣,实现思想主题的提升与突破。
(三)实现家校管理互动的频率
在开展班主任工作时,应该充分明确自身学校中的教育工作难以满足全面教育的高度要求,应该紧密联系学生家长,实现家校共育,才能够促进班主任工作的高效开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通过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明确学生的教育薄弱之处,及时联系学生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进行加强,促使学生能够得到教育全面性落实[3]。同时,应该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化对学生进行实时了解,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和需求,通过家校共育的方式来满足其高度要求,最终则能够促进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避免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结论:核心素养培养是班主任教育工作开展单位前提,教师更应该对自身的德育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进行优化创新,保证教育工作开展的全面性与深入性,最终才能够满足小学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高度要求。通过对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优化策略,能够为学生成长与发展做好充分保障。
参考文献
[1]王丽华. 浅谈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C]// 教育教学研究--班主任工作研究(2017年版第三辑). 2017.
[2]甄丽冰. 做好学生的引导者——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 文渊(小学版), 2019, 000(007):653.
[3]胡君. 班主任工作总结——和孩子们一起慢慢成长[J]. 关爱明天, 2015, 000(01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