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结合能做到,阅读教学才高效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0期   作者:徐惠球
[导读]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所占的课时多,教师花费的心血大,然而,教学的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徐惠球
        兰溪市黄店镇中心小学  321100 浙江省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所占的课时多,教师花费的心血大,然而,教学的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我认为阅读教学有效才是硬道理。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减负增效”的主阵地,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开展课堂教学,让阅读教学更高效呢?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活实结合,沉入文本
        课堂中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所设计的学生活动,所达到的课堂气氛要“活”。但“活”只是形式、手段,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全面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达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实”。
        教学《盘古开天地》时,教师常会运用“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做小盘古”,这样的活动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可教师往往在学生做动作时,舍不得给学生充分的感受时间,一两分钟了事,做一做,演一演就过。这一教学形式虽“活”,但效果并不“实”,没有做到“活”与“实”统一。
        一两分钟的体验,课堂热闹,气氛活跃,学生也很有乐趣,但是真正沉淀在学生心中的知识与情感却是屈指可数,可以说华而不实。变成三四分钟,虽然只是延长了体验时间,但正是增加的一两分钟,让学生深刻体会,感受无穷,更能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盘古开天辟地的艰辛。接着,再让学生带着这种体验,沉入到语言文字中,定会读得有声有色,有情有味。这一时间的延长,较好地做到了“活”与“实”的统一。
二、动思结合,关注表达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叶圣陶老先生认为:是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就必须立足于“言语教学观”,用“关注表达”的思维教语文。阅读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这是课堂上我们所追求的效果。但这个“动”要与“思”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没有“思”的“动”就显得盲目、没有价值,只为“动”而“动”,追求的是课堂热闹的表象。只有让学生全身感官都动起来,积极地加以思考,同时关注语言的表达,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教学。
《黄山奇石》一文中,作者为了表述清楚奇石的样子,用了很多动词的描写。教学时,老师们也都会关注,有的甚至花大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用肢体来“塑造”奇石的模样,表面看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了,而且学得兴高采烈,但学生习得的语言又有多少呢?
        我们不要片面地追求“动”,有“思”的“动”才是高效的,可以在原先“做动作演奇石”这一环节上,做点细化,由原来的直接演,变成“圈词语”、“演奇石”、“读奇石”三部分。

三个环节的细化,同时结合文本,使学生的感官与文本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地做到了“动”与“思”的结合。
三、简透结合,品味语言
“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是阅读教学所期望达到的目标。但现在很多公开课,教师为了展示自己的才能,设计了繁多的教学内容、繁复的教学环节、繁杂的教学媒介、花哨的教学方法,希望达到有声有色、有情有趣的课堂。课堂中过多的容量势必占据过多的时间,学生每一点都“舔”到了,但并没有“品尝”出其中的滋味。只有删繁就简,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细细品味,读“透”文本,思“透”内容,才能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地提高。
《小小的船》是一首儿歌,有的老师让学生读正确课文,欣赏图片后,又是画画,又是配乐,看似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但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非语文的事,而学习文本的时间却微乎其微,真是“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的田”。
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和“只看见星星和蓝天”两句话中进行对比,通过重点词的理解与朗读,让学生在对比感悟中,语言能力得到提升,情感得到升华。删掉画一画环节,给学生足够的品读时间,化自己的情感于语言文字当中,达到阅读的最高效。教学中,我们不要五味俱全的“大杂烩”,只有去掉多余的“调料”,进行透彻学习,才能享受到纯正的“语文大餐”。
四、智趣结合,引导交流
        阅读教学中的“趣”不是低级、搞笑的“趣味”,而是充满了机智的情趣。“趣”可以让学生在笑声中理解与顿悟,在笑声中感受到机智的魅力。这虽然与教师风趣、幽默的个性语言有关,但更多的是与教师对教学不断创新、在课堂上充满教学机智有关,是教师用教学机智与创新挥洒出充满智慧的情趣。
        例:支玉恒老师《晏子使楚》教学片断
        师:今天这么多的教师来听课,你们紧张吗?
生:不紧张。
师:不紧张?好,那谁敢到黑板上写几个字?
(学生无人举手。)
师:你们不是说不紧张吗?
(有一个学生举起手。)
师:好,你过来。我就喜欢勇敢的孩子!(学生走上来)请你把今天要学的课题写在黑板上。(学生写字,但“晏子使楚”四个字写得大小不匀,台下学生哄堂大笑。)
师:你们别笑,也许他这样写是有所考虑的。我们今天学的这一课里主人公是谁?(生答“晏子”)所以嘛,他把“晏子”两个字写得很大!(众笑)你讨厌不讨厌楚王这个人?(生答:讨厌)所以他把“楚王”两个字写得最小!(众笑)
这简短的几句话,既鼓励了学生参与表现自我的勇敢精神,又巧妙地化解了哄堂大笑给写字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精神伤害,同时又幽默地把一种偶然现象转换为写字与情感的内在联系,还机智地渗透了文中人物的人格形象。这样“智”“趣”结合的教学语言,极具艺术性,定能深刻地留在学生脑海中。
阅读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大工程,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完成的。在教学中,我们既要做到活实结合,沉入文本;又要做到动思结合,关注表达;也要做到简透结合,品味语言;还要做到智趣结合,引导交流。只有这样,阅读教学才能走出高耗低效的局面,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