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舞的空间布置与情感启蒙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0期   作者:曾乾坤
[导读] 一方面由于全球化趋势的日渐加剧
        曾乾坤
        四川工商学院   611745
        摘要:一方面由于全球化趋势的日渐加剧,舞蹈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导致国内舞蹈的种类、形式也日益多元化,舞蹈编创也更加规范标准。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广大民众在满足物质条件需求之后,对于精神文化需求日渐重视,而舞蹈作为一种常见的休闲娱乐互动,可以很好的满足民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同时对于舞蹈的审美标准提升也会导致了舞蹈动作的编创难度加大。因此,本文笔者将以国内编舞教育现状作为切入点,通过强化编舞过程中空间布置以及情感启蒙的重要性,同时给出具体的编舞教学实践建议,希望会对相关编舞从业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舞蹈编创;空间布置;情感启蒙
一、引言
        舞蹈是靠舞者的肢体动作、肢体语言来向观众传达舞蹈的内涵,而优秀完整的舞蹈编创是一个优美舞蹈作品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完美编舞的话,再好的舞者也无能为力,再好的舞蹈技巧都只是一场空谈。但是现在国内部分的舞蹈编创却陷入了一个误区,编舞人员只是通过用华丽的舞蹈技巧来进行舞蹈形式的简单堆砌,但是却忽视舞蹈作品中空间布置的融合以及情感的写实抒发,这样编出来的舞蹈仅仅只能展示舞者的舞蹈技术,却不能让观众产生共情共鸣的感觉,从而拉大舞者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因此,就需要编舞人员在进行舞蹈编创时重视空间布置以及情感融入的重要性,让舞蹈更具有叙事性,从而扩大观众受众面。
二、编舞教育的现状
        编舞教育目前在国内发展现状并不理想,发展处处受限,推广难度大。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表现:一是国内编舞形式过于单一,编舞趋势逐渐向华丽的技巧堆砌转变,在编舞时缺乏情感内核,使得舞蹈作品只有形,没有神,同时缺乏与观众的互动感,使得舞蹈、舞剧仍然只存在大型剧院里,与现实贴合度不高,群众的接受度也不高。二是国内虽然舞蹈形式逐渐多样化,但是舞种之间的界限也更加明显,国内部分舞蹈编创人员在编舞时都是将不同的舞种割裂开来,并没有做到很好的舞种融合,既局限了舞蹈编创的多样化,也不利于舞蹈艺术的发展。三是观众对于舞蹈的欣赏能力以及鉴赏能力提高,再加上每一个人的欣赏角度以及欣赏能力的不同,众口难调,这就对舞蹈编创人员的创作能力提出了很大的要求,难度较高。四是专职化编舞人员数量较少,大多以经验丰富的舞者进行舞蹈编创,好的编舞教育人才的缺失使得国内编舞教育难度加大,同时也不利于高校编舞教育开展。
三、编舞过程中空间布置以及情感启蒙的重要性
        舞蹈是一种艺术形式,用短短的时间之内,通过自己的肢体表达,将舞蹈背后所蕴含的故事、寓意传达给观众,从而出现共情感,这是一名优秀舞者所具备的最基本素养。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有一个完美的舞台编创。编舞人员在编舞时注重空间布置以及情感启蒙才能真正做到形神具备,一方面,科学合理的空间布置是编舞的形,可以让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到舞蹈的主题,是快速使观众融入舞蹈环境氛围的最有效方法,从而更容易的去感知舞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实现双方情感共通。另一方面,情感启蒙的编舞的神,在舞蹈编创过程中融入自身的情感,可以提高舞者对于舞蹈内涵的理解,提升他们的情感认知自能力,从而更好的加强自身肢体动作的情绪,提升舞蹈表达效果,同时情感是可以共通的,编创人员的情感可以通过舞者的演绎传达给观众,可以达到很好的情感互通作用,这是艺术的特有特征。
四、编舞课程教学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舞蹈编创课程作为高校舞蹈专业的高阶课程,应该将专业知识以及编舞理论相结合,同时还要在整个舞蹈编创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编舞创造力的培养,开发学生编舞潜能。这就要求编舞教师转变船艇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舞蹈技能相结合,在编舞实践中突破理论知识与编舞技术的屏障,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编舞能力。
        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编舞老师就应该将口头语言教学与肢体示范教学相结合,同时也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场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所谓口头教学,就是要求编舞教师在编舞过程不但要对基本肢体动作进行详细讲解,针对重点问题,不同的侧重点进行强调,同时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学生问题、进行纠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动作。但是编舞教师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口头教育的缺陷所在,对于一些富含深刻寓意的高难度动作表演中或是难以理解的情感性的舞蹈动作,口头教学只能作为辅助手段。这时候就需要教师采取示范教学的教学方式,所谓示范教学,就是教师要通过自身的肢体舞蹈进行示范,或是引入数字媒体技术,通过视频的形式再现编舞教学与排练过程,让学生从标准动作在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好的理解舞蹈知识以及编舞技能,便于学生更好的进步。
五、空间布置是编舞的“形”
        不同的舞台空间布置可以给人以不同的想象空间,舞台上的不同色彩,不同舞美,不同氛围甚至是不同的背景音乐都可以赋予舞者以及观众不同的想象力以及舞蹈感知能力。因此,这就要求编舞老师在进行舞蹈动作编创时,一定要认识到空间布置的重要性,将空间布置作为编舞的第一步。
(一)利用多元的教学空间
        在舞蹈编创教学过程中,教学空间的选择可以直接影响到编舞教学效果。这就要求编舞教师在编舞过程中引入多元的教学空间环境,这样的话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在不同场合下的编舞能力,减少外部环境对于编舞过程的影响,同时通过不同空间的刺激,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舞蹈编创能力。这也是在编舞过程中引入空间布置的前提。因此,除了常见的课堂教学形式之外,编舞老师还可以多去选择一些室外空间作为教学地点。例如:可以引导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舞蹈之间的交流;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民间进行参观调研,或是组织学生学习观看电影,比如,飞天壁画等等,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于舞蹈文化艺术的认知,同时还能保证学生在编舞过程中素材层次更加丰富,情感融入更加流畅。
(二)造“景”是空间布置的基础
        空间布置首当其冲的就是学会造景。而在笔者看来,所谓造景,无非有以下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是在编舞的过程中,编舞人员要充分认识到音乐的重要性,将背景音乐以及舞蹈动作相融合,将音乐的节奏卡点与舞蹈的定点变换相结合,这样会使舞者更容易融入自己的情感,从而呈现出更好的编舞效果。同时通过不同的节奏和音调的变换勾勒出不同感受的画面,用肢体语言将音乐画面进行有节奏的呈现,这种方式虽然没有肢体动作上的切实训练,但是可以使编舞老师的头脑更加丰富,深刻的理解音乐所带来的感想,从而帮助编舞师更好的掌握舞蹈的节奏,从而完整的编创一段舞蹈,真正做到将音乐与舞蹈相融合,这样可以更好的使舞者与观众的内心达到共鸣。
        另一方面,舞台布景也是空间布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舞台布置,就是在舞台上,学会适时的利用合理的舞台道具、伴舞人员以及符合故事背景、内涵的舞美技术等等烘托舞蹈氛围。舞台布景的合理设置可以快速的把观众拉到不同的背景空间当中,可以增强观众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舞蹈核心。通过这样简单的造景式舞台布置,营造出不同的舞台氛围,强化舞台氛围感,这样可以帮助舞者以及观众更好的进入舞蹈情境,共处一“景”,从而强化舞蹈表达效果,这是编舞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前提步骤。
(三)造“境”是空间布置的升级
        简单模式化的造景布置只是舞台空间布置的一小部分,在空间布置过程中,编舞老师更应该注重造境,所谓造境,简单来说就是要观众与舞者共感一“境”。舞者通过舞蹈肢体的表达动作,传达出自己想要表达出来想要观众理解的情感,而这也可以通过空间布置来完成。

一是在编舞过程中要注重舞者感受,舞者是演绎舞蹈的核心,哪怕是同一个舞蹈动作,不同的舞者阐述出来都是不一样的感觉,这就要求在编舞过程中要将动作与舞者的感受相融合,转换角色定位,以舞者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编排出令舞者最舒服的动作来,而不是简单堆砌舞蹈技术动作。二是在布景时要学会因地制宜,因人而置,即在布景时要学会随机应变,根据不同的舞台大小、场合对布景进行简单的调试、加减,针对不同的舞者老师适时调换合适的舞台布景道具,争取实现舞台画面最优化,从而呈现出最好的舞台效果。三是要在进行舞台布景时要注重舞蹈的历史时代背景,不管是从舞者的服饰上,还是从舞台的布置,舞美的设置都要与舞者的舞蹈相融合,做到不出戏,不跳戏,避免出现张冠李戴的差错,这样才能帮助观众更好的沉浸到舞蹈当中,更好的享受舞蹈。
五、情感启蒙是编舞的“神”
        舞蹈是一门艺术,肢体表达只是舞蹈呈现的主要方式,情感才是舞蹈呈现的核心,也就是说如果一段舞蹈没有情感融合的话,它只会是空架子,是没有灵魂的。而这就要求编舞人员在编舞过程中要重视情感融入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意识是舞蹈情感融入的前提条件,在编舞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编舞人员的审美意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以及艺术修养。只有编舞人员自身具备丰富的审美能力,才能对一个舞蹈主题有自己的看法认知,才能把自身的情感投入到编舞过程中,把自己对于问题的思想思考融入到舞蹈过程中,只有这样,这样才能呈现出情感色彩浓厚的舞蹈作品。因此,编舞老师应该强化学生对于不同舞种的认识,不但要传授编舞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增强学生对于舞蹈背后历史文化的认识感知,帮助学生把这些基础理论知识与自身的思考、审美相融合,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情感体验,才能编创出优美的舞蹈作品。比如:在进行民族舞的编创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理解每种民族舞背后的文化内涵,舞蹈动作蕴含的寓意,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既能尽快掌握理论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重视头脑风暴的力量
        想象力丰富的大脑和生活中乍现的灵感是编舞情感融入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舞蹈作品萌芽的种子。而要想收获这枚种子,编舞师就需要意识到头脑风暴的重要性,而进行一次头脑风暴就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是生活物品、身边人物等等这一类的实物。一方面编舞师在编舞过程中可以从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灵感。用舞蹈动作来描述不同物体的形状、质感、颜色以及与他相关的事物等等,通过把物品具象化,或是和道具互动,产生无数的具体舞蹈动作,当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这个物品时,编创出来的舞蹈都是有不同味道的,这样才能为一段完整舞蹈的形成做好积累。另一方面,舞蹈是有角色的,而这个角色是来源于生活的,舞者只有把自己带入到角色中的时候,他呈现的舞蹈才是真实的。这就要求编舞师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关注周边的人,比如:母亲、恋人、上班族等等,观察他们的生活状态,日常习惯,标志动作等等来进行模仿,才能更好的开发身体,发散思维。
        二是情绪、故事这一类的无实物想象。对于情绪而言,哪怕是同一个动作,被人们赋予不同情绪时,其表现出来的动作状态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编舞师在日常训练的时候可以通过赋予动作不同的情绪,比如:兴趣、悲伤、犹豫、生气等等,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编舞师在编舞过程中更好的根据角色情绪来编创动作。而对于故事场景也是同样的道理,编舞师可以从场景出发去想象延伸一系列动作,它的开始,过程,结果等等。通过这种日常的训练,可以帮助编舞师捕捉到不曾注意到的细节,丰富舞蹈编创的内容。
(三)引导学生抒发内心情感
        艺术作品中天然就带有艺术情感,这是舞蹈的固有性质。一个编舞老师自身情感再充沛,但如果不懂得如何表达抒发出来,也只是空谈。因此,不管是日常生活中还是舞蹈编创过程中,编舞老师都应该注重自己的情感表达,这是传递情感的关键一步,这样才能让观众顺利的接收到自身想要传达的舞蹈思想内涵,从而实现舞蹈编创的初衷。一方面,学会享受这是情感抒发的前提基础,艺术是共同的,编舞老师可以利用电影、音乐、戏剧戏曲等等艺术形式,从作品中体会艺术情感,体会领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去学习领悟作者如何利用作品表达自己的思考,体会作者完整的内心叙述。另一方面,编舞老师也要学会利用多种情感叙述形式,将想表达的内容与艺术的形式相结合,比如说是文字叙述、肢体语言等等。以文字叙述为例,编舞师可以在欣赏音乐或是电影的过程中,结合自身过往的亲身经历以及自己对于事物的看法,所思所想,再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比如说诗歌、散文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编舞师更加明确舞蹈的结构层次,从而提高自己的情感把握以及表达能力。
(四)借助情感语言
        学会情感抒发的下一步就是要将情感融入到舞蹈当中,通过舞蹈对内心的情感进行淋漓尽致的表达,这就是所谓的情感语言,是每一个编舞者内心世界的真实表现。如果在编舞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舞蹈语言编创的话,编创过程是很难进行下去的。这就要求编舞者在编舞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舞蹈语言,并且将它贯穿到整个舞蹈编创过程中去。一方面,编舞师要明确自己编舞的目的、方向、主题。在舞蹈编创前期,将情感语言融于其中,既可以解决在作品构架,主题思路,背景选材等等上遇到的难题,避免作品编创走向瞎编之路,同时还可以丰富舞蹈动作的表现,有利于表达自身情感,深化作品意蕴内涵,让舞蹈作品有血有肉。另一方面,编舞师也要注意情感语言适用于舞蹈编创全过程,要通过短短的舞蹈去表现自己的感情,真正做到哪怕不借助肢体,也能让观众共情,这样才能为舞蹈人员奠定演艺基础,才是所谓的心灵舞者。比如舞剧《屈原》,舞蹈演员通过自己的肢体动作,让观众深深的感受到了屈原在故国沦丧的无奈,在流放时的愤懑,在投江时的绝望,这其中固然有舞蹈演员的情感演绎,但也不乏编舞师的动作编创、情感投入。
(五)加强学生形象思维
        一段舞蹈的时间是短暂的,通过简单的舞蹈动作让观众迅速的了解到、认识到自己饰演的角色以及人物特征,这特别考验舞蹈编创人员的形象思维、塑造能力以及空间想象力,这也是编舞过程中最难跨越的门槛。在笔者看来这其实就要求编舞师在编舞过程中要做到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要做好角色塑造工作,因此就要求编舞师以不同舞蹈角色之间不同的人物特性为抓手,可以通过在编舞过程中融入一些小动作的设计,去帮助舞蹈演员用肢体动作去演绎这个角色,同时也可以让观众从生活中的某件事情找到与角色的契合点,从而快速的了解角色,进入舞蹈场景。另一方面是要做好动作塑造活动,成长背景对于每一个人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这就要求编舞师在编舞过程中从角色的背景入手,将对于人物角色的想法与舞蹈动作相结合,从而编创出真正属于这个角色的动作,而不是仅仅简单的动作形象展示,这也是舞蹈编创过程中的最后一步。
结语 :总而言之,将空间布置与情感启蒙融入到舞蹈编创过程中,这既是适应舞蹈国际化趋势的必要操作,同时也是拉近舞者与观众两者之间关系的新要求。针对这种情况,舞蹈编创人员必须意识到空间布置、情感启蒙是舞蹈编创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舞台布置过程中,将多元空间、造景布置与造境布置三者相融合。同时也要从审美能力、头脑风暴、情感抒发、形象思维以及情感语言多措并举,强化编舞过程中情感启蒙的作用,真正做到以舞造景、用景抒情,实现编舞的初衷,编创出优美的舞蹈。
参考文献:
        [1]谢莹.浅谈舞蹈教学的情感体验与想象空间[J].《戏剧之家》,2016:175-175.
        [2]高鑫,刘炼.舞蹈专业即兴编舞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思考——评《动作的瞬间:舞蹈即兴》[J].中国教育学刊,2020(02):121.
        [3]史馥源.编舞的空间布置与情感启蒙[J].大众文艺,2016.
        [4]李娜.论大专舞蹈教学的情感体验与想象空间[J].名家名作,2019:120.
        [5]段宇星.编舞是一次“性感”的头脑风暴[J].尚舞,2020(09):50-53.
        [6]刘雨晴.舞蹈编创中情感运用的重要性[J].戏剧之家,2019(35):99+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