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及解题方法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0期   作者:刘卓
[导读] 高中物理公式与图象的结合是一种重要题型,也是高考的重点及难点
        刘卓
        湖北省洪湖市第一中学  433200  
        高中物理公式与图象的结合是一种重要题型,也是高考的重点及难点.
        1.常见的图象有:v-t图象,a-t图象,F-t图象,F-a图象等.
        2.图象间的联系:加速度是联系v-t图象与F-t图象的桥梁.
        3.图象的应用
        (1)已知物体在一过程中所受的某个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要求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2)已知物体在一运动过程中速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要求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3)通过图象对物体的受力与运动情况进行分析.
        4.解题策略
        (1)弄清图象斜率、截距、交点、拐点的物理意义.
        (2)应用物理规律列出与图象对应的函数方程式,进而明确“图象与公式”、“图象与物体”间的关系,以便对有关物理问题作出准确判断.

        类型一 v -t图象的应用
        例一、(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21)2012年11月,“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着舰成功.图1甲为利用阻拦系统让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快速停止的原理示意图.飞机着舰并成功钩住阻拦索后,飞机的动力系统立即关闭,阻拦系统通过阻拦索对飞机施加一作用力,使飞机在甲板上短距离滑行后停止.某次降落,以飞机着舰为计时零点,飞机在t=0.4 s时恰好钩住阻拦索中间位置,其着舰到停止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乙所示.假如无阻拦索,飞机从着舰到停止需要的滑行距离约为1 000 m.已知航母始终静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则(  ).
       
        A.从着舰到停止,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约为无阻拦索时的1/10
        B.在0.4 s~2.5 s时间内,阻拦索的张力几乎不随时间变化
        C.在滑行过程中,飞行员所承受的加速度大小会超过2.5g
        D.在0.4 s~2.5 s时间内,阻拦系统对飞机做功的功率几乎不变
        解析 由v -t图象面积可知,飞机从着舰到停止发生的位移约为x=×3×70 m=105 m,即约为无阻拦索时的,选项A正确;由v -t图象斜率知,飞机与阻拦索作用过程中(0.4 s~2.5 s时),其F合恒定,在此过程中阻拦索两段间的夹角变小,而合力恒定,则阻拦索张力必减小,选项B错误;在0.4 s~2.5 s时间内,加速度,选项C正确;在0.4 s~2.5 s时间内,阻拦系统对飞机的作用力F合不变,但v减小,所以功率减小,选项D错误.
        答案 AC
        
  
类型二 F-t或a -t和v-t图象的综合应用
        
        例二、 一个物块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受到的水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3(a)所示,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取g=10 m/s2,求:
        
        图3
        
        (1)1 s末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Ff1;
        (2)物块在前6 s内的位移大小x;
        (3)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解析 (1)从题图(a)中可以读出,当t=1 s时,Ff1=F1=4 N
        (2)由题图(b)知物块在前6 s内的位移大小
        (3)从题图(b)中可以看出,在t=2 s至t=4 s的过程中,物块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2-μmg=ma,F3=Ff3=μmg
        所以
        答案 (1)4 N (2)12 m (3)0.4
        
        总结:分析图象问题时常见的误区
        (1)没有看清纵、横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
        (2)不注意坐标原点是否从零开始.
        (3)不清楚图线的点、斜率、面积等的物理意义.
        (4)忽视对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分析.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