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香
山东省德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山东省 德州市 253000
一、当今孩子的成长环境
1,城里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容易被娇生惯养,身上普遍存在着高度自我自私任性的特点。
2.长期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缺乏与大自然交流的机会。他们的集体感和团队精神较弱,孩子对家庭的依赖性更强,加之家庭条件较好,很多事情不用自己去操心,父母全都包办代替,这样一来将使许多孩子失去与人交往的机会。
3、电视、计算机等现代设备使孩子们减少了交往的机会。电视看得越多,就越缺乏人际交往技能。因为在看电视时,人总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人的想象力和主动性都受到很大限制。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儿童需要与他人的身体接触和语言交流,需要主动地在头脑中形成独特的形象。但是电视把这些机会都给剥夺了,也就是说:体验触觉、行动、对话的机会就减少了。
二、孩子在人际交往中的几种类型
1.受欢迎型:性格开朗,有一定的交往技能,“点子”多,会玩,会解决纠纷。
2.攻击型:性格暴躁,爱打人。骂人,破坏别人的活动;攻击型的孩子有时是以攻击的形式引起老师、同伴对自己的重视。因为他生性好动,但由于某种原因又得不到父母、老师的关注,因而只好动“武”了。家长应给他多一些关注、温暖,多表扬长处,及时传授正确的交往方式。
3.被忽略型:胆小、怯懦,不能加入小朋友的活动,也不去攻击别人,小朋友往往会忽略他们的存在。
4、孤傲型::各方面都很优秀,老师也喜欢,可小朋友们不太愿意跟他玩,他与其他小朋友们交往起来可能有些傲气哦、霸道。你该教育他:尊重他人、团结同学。
显然,后三种情况的孩子交往能力差,这需要成人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发挥好家长的引导作用
(一)教给孩子要赢得朋友
1,教给孩子学会分享,这是最重要的。比如玩具大家一起玩、拿出自己好吃的和小朋友一起吃等。家长要言行一致,教育孩子做到的自己一定要支持。
2.教给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友善的姿势。有些动作表示出攻击性,而有些动作,比如微笑,赞赏,拥抱等,则表示出友善的意识。当然,对年龄大一点的儿童,你不能强迫他摆出一到看上去快乐的面孔,但你可以跟他讲清楚,如果他总是愁眉苦脸的话其他小朋友将不愿意和他一起玩。
3,注意仪表整洁。让孩子在吃饭、外出时养成礼貌、整洁的习惯。这才更容易得到别人的接纳。如果一个孩子穿着航脏的衣服,这是他父母的责任,而不是他的过错。但这会极大地影响与其他小朋友的交往,“外表美”与“内在美”原本就是统一的。
4.学会沟通,鼓助孩子说出他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感受。
5.教育孩子乐于帮助别人。教育孩子平时遇到小朋友主动打招呼,主动帮助大人、教师和小朋友做事情。
(二)教育孩子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
1.培养孩子健康的心态
积极的心态能帮助我们获得健康、幸福和财富。在平时应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比如当孩子摔倒或遇到纠纷时,不要埋怨他人或者物体。我主张这时候您不要马上就去帮助孩子,您给孩子点自己解决问题的时间,让孩子自己去处理。一般孩子摔倒时,第一时间就是看着家长,这时大人的做法是,当作没看见。
孩子会自己爬起来,不是我们不爱孩子,有时,您对孩子过多的关注反而会有些不利的影响。
2.创造机会多参与
多带孩子去公共场所,鼓励孩子和伙伴玩游戏。比如让孩子邀请自己喜欢的小朋友来家里玩,让孩子到外面去找小伙伴玩耍或去别的小朋友家里做客。家长还应适当地带孩子进入自己的社交圈,从中孩子学会做客人、做主人的一些道理。家长可以指导孩子怎样和同伴一起玩。例如,家里买了新玩具,家长可提醒孩子请邻居家的孩子一起玩。让孩子有充分的时间和小朋友们一起交往,充分体验和同伴交往的乐趣
3.培养孩子讲礼貌的好习惯
父母应让孩子在交往中学会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等告诉孩子只有懂得礼貌,别人才愿意和他一起玩耍。要尊重孩子,有些家长觉得自己有权利支配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生活过度的限制、干涉。其实,孩子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同样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长大后他也就会懂得该如何去尊重他人;孩子最初受人尊重的感觉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尊重别人的意识也是在日常生活中经过多次训练、教育,不断强化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如果你尊重孩子,孩子自然乐意与你交往,也就喜欢与他人交往。
4.让孩子学会容忍与合作
在交往中,遇到与自己意愿相悖的事家长应教育孩子学会忍让、与同伴友好合作,暂时克制自己的愿望,服从多数人的意见。例如,几个孩子在一起商量做什么游戏,大家都说玩“动物园”。而自己却想玩娃娃家,此时,就要克制自己的愿望,和同伴们一起高高兴兴地玩“动物园”的游戏。这样才能使交往顺利进行。
四、给家长的几点建议
1.不要干涉孩子选择伙伴
可以告诉孩子什么样的孩子是受人喜欢的,什么样的孩子大家都不愿意和他玩。但是假如孩子选择的伙伴不是家长喜欢的也不要去干涉,可以帮助他分析,只要不是影响到安全就随孩子的意愿。
2.孩子之间闹矛盾,家长不要马上出面解决
给孩子自己解决的空间。他们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过程,我们应该要让他们从不断的争执、生气等过程中去了解社会交往的规则,而他们的规则往往是我们家长不懂的。他们在矛盾纠纷中逐渐懂得了怎么和小伙伴相处。假如你给孩子解决了,就会养成孩子依赖别人的习惯,遇到事情就找家长,没有朋友了也会找家长,看似孩子当时开心了其实是耽误了孩子成长。
3.要给孩子做出表率
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往往会依照父母的做法和小伙伴交往,以家长在处理日常问题或选择朋友时要给孩子做出表率,一般什么样的家长会影响什么样的孩子。宽松平等待人,是培养孩子交往合作能力的首要条件。父母应尊重孩子的意愿和人格,全方位的接纳,不失时机地以赞美、鼓励的语言同孩子说话,营造宽松的、平等的、温馨的家庭氛围。对孩子以礼相待,孩子会感到很亲切,对父母产生信任感,从而缩短彼此间的距离,渐渐形成与别人交往合作的态度。
4.创设良好的家庭交往环境
家庭是孩子学习生活的第二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庭中应创造一种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交往氛围,以父母为中心或以孩子为中心都是不可取的。父母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要让孩子敢说、爱说,有机会说话。适当地让孩子参与成人的某些议论,有利于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敢于与成人交往。家庭中有关孩子的一些问题,更应该听听孩子的意见,看看孩子的想法,不要一味地只是家长说了才算。
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决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老师及我们家长精心的教育和情感感染。我们坚信,丰富的生活为我们对孩子的交往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教材,对孩子进行良好的交往能力的培养也将为我们的孩子,为我们的生活增添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