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
西安市凤景小学 陕西省西安市 710016
摘要:本文作者对汉字的结构、书写以及声调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并展开论述,阐述了汉字的形式美。
关键字: 形式美 汉字 结构美 声调
人们对汉字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先秦时代就开始了。汉字的结构本身具有一种和谐之美,方正大方,整齐美观,结构稳定,足以传承我们的文明;汉字的四声造就了独特的声乐结构与抑扬顿挫的音乐艺术效果:汉字的表意性特征容易引起具体形象,单音独体.特性使然,较少的言词可传达出丰富的意义。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
一、汉字的结构与形式美
那么如此有魅力的汉字到底是怎样造出来的?关于汉字的形体构造,在汉代以来,便沿用许慎 “六书”之说,何为“六书”,六书便是指六种造字法,象形、会意、指事、形声、专注、假借。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对六书进行了解释,并举了例子②。他说:“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书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想成,江河是也。四月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事,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象形字,根据自然界客观事物的状貌来创造,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比如,木,林,和森字,一木为木,二木为林,三木为森,森林的树木比林子的树木多,而树木构成森立,此字与自然景观如此贴切,看到字不认识的情况下,平猜测想象便可略猜一二。而且“林”字还体现出一种对称均衡之美,给人以稳重整齐之感。又比如“山”字,两侧短而中间突出,不正像山峰连绵起伏的样子,与自然和谐之美,构字的结构美跃然纸上。又字便可让人感受到山的壮美。象形让汉字与绘画天然的产生了关联,很多书法家和绘画家的作品都即像图又像字,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
形声字是汉字的另一种重要构词方法。这种方法让我相信古人具有高深的综合和结构化能力。形声字在结构上有六种:左形右声,如“梅”;右形左声,“醇”;如上形下声,“莱”;下形上声“想”;内形外声,“闷”;外形内声“裹”。这种形、声兼具的字,更使汉字在结构和声音上跟加统一和谐,而且更加利于理解和记忆。
这些独特的造字法让汉字呈现了一种与之其他语言不同的方块之美。中国的汉字.与世界各国的文字大不相同:它不是拼音文字。不是用字母连缀而成,而是用笔划构筑而成;它是独具特色和情趣的方块字,这种字体,方正大方,整齐美观;它不论笔划多少.均能容纳到一个方格之中.不会失去端庄稳重,这也正像我们中国人的民族品质一样。
二、汉字的书写与形式美
大家都知道,汉文字是由点、横、撇、捺等多种笔画,按照一定搭配关系和结构规则构成的,大体是一个方块形。
在上学期的书法课堂上,老师就给我们讲到:一个书写的成功的汉字,必定是横为横,竖为竖,规矩整齐,整个字的重心应在字的三分之一处,每一笔画的出发点,都必须考虑到整个字的结构,该短该长,该收该放,不仅要考虑字的结构还必须考虑到字的意思。如“风”字,首先,风作为一种自然景观,给人以飘柔无边无际,无处可寻的感觉,所以在写的过程中要有一种无限的延伸性以及柔软之感。但是,正如俗语所说,“字如其人”,“字,心也”。
每个人的性格跟自己书写文字的形式息息相关,线条柔和者,表明性格中具有容忍和随和的特点;反之,表明传统和保守。正方形字体,表明正直、固执、刚强。原则性强,但做事叫死板,反之说明处世有柔韧性、细心,待人温和,不偏执一端。
从汉字的书写可以欣赏其自然美和整体美.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适宜布局,首尾相映,即可欣赏其形体美、整体美。楷书是所有书体的基础功。为了创造各种书体的形式美.适应各种书体书写需要,书家把用笔分作圆笔、方笔、正锋、侧锋。圆笔用于写行草,方笔用于写楷、隶。正锋写出的楷书风格苍劲。侧锋写出的行、草风格秀丽。其实。在书家手里,正锋、侧锋、圆笔、方笔常常是有机结合使用的.特别是行、草书体的书写.方笔圆笔结合得更紧。正如南宋词人姜白石《续书谱>中说:“真经折而后道,草以转而后劲。”
汉字笔画种类再多,归结起来不外点和线.以及点和线之间的连接和搭配。笔画有长短、粗细、伸缩、曲直、斜正、仰俯、刚柔等对比变化。通过各种笔画的变化和搭配处理.观赏风格气势.这是其他任何一种文字无可比拟的。
三、汉字的声调与形式美
王力先生指出: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主要是两件事:第一是对偶.第二是声律。汉字作为一种独特的表意体系文字,除了方格式的形式美,其独有的声调也是汉字不同于其他文字的一大特点。汉字的声调分为四声,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四个声调看则简单,其实大有用处。我们在失落之意,所言之气大多轻声细语,以去声为主,例如“哎”;而在兴奋之际,语气大多张扬轻快。
语言之美在古诗中体现的更为明显,格律诗中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便是省声调美的最好体现,每一首古诗按照这样的声调来写出,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的具有节奏和韵律。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古诗: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就是一首十分讲究平仄,对偶的五言律诗,在朗读的过程中声调有规律的起伏变化,,朗朗上口,十分具有韵律美。并且在声调的抑扬顿挫中,作者的情感也被表现出来。文学语言声调的飞沉抑扬.是作者心音的体现。
就文学的音乐性特点来说.音乐之乐律与语言之声律具有同样的性质.都是人的内在生命节律的外现,所以运用在创作当中.不管是“外听”的乐调,还是。内听”的声调.都是托寄人的情感的承载形式。“声萌我心”、“声与心纷”.人们在运用语词概念表达思想的同时.也运用语言音调的变化来表现内心不同的情感。
其实除上述三点之外,还应论到由文字筑型所构成的文面美。这在古代文论中显得特别珍贵,是应该值得今人加以总结和借鉴的。《文心雕龙》有《练字》篇,所谓“练字”,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文字去留、词义锤炼,而是面对诗、文的写作,探讨如何做到文章语面上的形式美的问题。范文澜《文心雕龙注·练字》解题:。练训简.训选,训择,用字而出于简择精切,则句自清英矣”。文字是表意的工具,它寄情载义,声形俱要,其自身就是美的构造,择字得当,于篇章形体亦可致殊美之功。
文字是表意的工具.汉字作为世界上一个文字系统,其书写早已成为一门艺术.其结构稳定和谐。方方正正,正如创立汉字之华夏祖先。端端正正,给人以美感。学好汉语.可以用较少的言词传达深奥的哲理.表达丰富的情感。汉字结构之美,汉语的文学形式之美.非深入探讨不可得其中玄机。
参考文献:
[1]黄伯荣.现代汉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