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开展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10期   作者:陈妙花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陈妙花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南门小学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来的语文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教学的需要,不能够有效地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针对开展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语文是一门既具工具性又具人文性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不但关系着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更关系着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发展。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极高比重,但一直以来,小学语文深度阅读的效果都不够理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组织朗读活动培养朗读能力
        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方式,朗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我国自古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该说法指出,通过反复朗读,体验不同的语调、语气等,可以体验到文字背后的情感,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尽管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在长期的阅读教学活动中也曾大量地朗读文本,但是因为缺乏朗读方法的辅助,其朗读效果不佳,难以借助朗读获得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在学生自读文本扫清文本语言障碍之后,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示范性朗读,教给学生不同的朗读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切身的体验,借助语调、语气、情感以及肢体动作的配合,感知到朗读的美,同时掌握朗读技巧,为借助朗读深刻理解文本内容,潜移默化地发展朗读能力打下坚实基础[1]。以《跳水》为例,这篇文章通过讲述桅杆上一只放肆的猴子作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杆追赶猴子,当走到横木上,遇到生命危险时,船长用枪逼迫孩子跳水,孩子被水手们救上船的故事。故事的情感基调是在危难之际,船长机智冷静地处理问题。立足文本内容,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围绕不同的场景,我使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带领学生朗读文本。比如,在阅读第一段的时候,我使用轻快的语气,将船上轻松且有趣的场景描述出来。在朗读到第四自然段的时候,随着孩子一步步地走上桅杆上的横木,我的语气变得深沉起来,语速稍微地加快,从而使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感受到紧张的氛围。在解读了文本之后,我鼓励学生模仿我刚才的朗读方法,自主地朗读文本,切身体验文本场景和氛围,感受到船长的冷静与智慧,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锻炼、发展朗读能力。
        二、实现读写结合提升读写能力
        阅读和写作有着密切联系,写作是创作者借助储备的语言素材,对情感、想法进行表达的活动。无论是语言素材,还是情感、想法,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学生在反复的阅读过程中,受到文本内容滋养形成的。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所学,进行综合性的反思和应用,不断地提升学习能力。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读写结合的教学要求。而且深度学习的实现,是以学生建构与运用语言为基础的。在建构语言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初步地理解阅读内容,在应用语言的过程中,可以再次加深对阅读的理解,在不断理解中自然可以实现深度阅读。

所以,教师在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要实现读写结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语言知识,通过写作自由表达,潜移默化地发展读写能力[2]。以《人物描写一组》中的《摔跤》为例,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借助细节描写,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了刻画,展现了人物鲜明的性格。在组织阅读教学的时候,我要求学生边阅读边勾画细节描写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写嘎子和小胖墩的,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和写作方法。接着,我布置了“我的妈妈”的写作任务,引导学生借鉴教材文本中展现的人物性格,确定自己的妈妈有什么样的特点,明确写作方向,接着模仿教材文本,从细节入手,利用一件小事塑造妈妈形象,展现妈妈的性格特点。如此读写结合,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
        三、借助情境,增添阅读的趣味性
        对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对万事万物十分好奇、各方面飞速发展的时期,但是由于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学习方法等内容都受到限制,所以他们很难在一件事情上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营造有助于学生深入阅读的情境,给学生更加形象、直观的感受,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同时,能够不断提升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应试教育下,几乎所有的教与学都是围绕着分数的,只重视短期内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对于学生长期发展的能力不够重视。因此,小学语文课堂上深度阅读的开展一直面临着重重困难。在阅读课堂上,教师可以开设主题课,根据提前设定的主题布置不同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自身感受到浓浓的阅读趣味性。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话剧、舞台剧等形式的表演模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阅读材料的演绎,首先要把握好自己所扮演的人物,在阅读过程中对人性格和特色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然后在表演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人物的理解;其次,表演的准备阶段和结束后,小组内可以展开丰富的讨论,发表自己对于自身角色、其他角色、环境、情节等文章要素的理解,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深度阅读的效率和效果。再比如,教师可以开展一些阅读活动,活动仍旧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形式,因为在活动中,学生能够充分地感受到自己的主体性地位,然后充分展示自己的阅读理解,还能和同学互相交流、沟通、分享。如举办诗词分享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自己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整理自己的语言、情绪和感受,在原来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有更加系统化的成果与进步,学生还会一反常态,积极地听取其他学生的发言,在听和说的过程中实现对阅读内容的深化理解和宽度拓展,大大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效率;还可以举办阅读交流分享会,活动的形式是一个很好的氛围,它使一些平时不敢发言、不想表达自己想法的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阅读的学习过程之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深入阅读就是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维度地开发、设计研读问题,理解作者的内在创作意图、态度和感情,培养学生生成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充分体现出课程改革中的“人本合一”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卢晓惠,李丹.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8(17):61-63.
        [2]余玲艳,代建军.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7(08):92-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