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途径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10期   作者:徐效勇
[导读] 兴趣是我们探索事物的的主要认知倾向,能够使我们去主动的感知事物,明确目标,丰富自身的思维能力
        徐效勇
        青海省乌兰县民族中学  817199
        摘要:兴趣是我们探索事物的的主要认知倾向,能够使我们去主动的感知事物,明确目标,丰富自身的思维能力。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人认为语文只是单纯的文字学习,其实语文才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而激发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先导条件,只有当学生真正对语文产生热情,才能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养成良好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兴趣;激发途径
        引言:高中语文教学是一项艰巨的教学工作,需要长期努力才能看见成效。而在当前这种应试教育的环境下,一些语文教师难免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认为只要让学生记住知识点,熟读背诵,应对考试就没有问题,长此以往,形成了枯燥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不愿意参与其中,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我们要打破这种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创新内容,顺应学生发展特征,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
        一、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枯燥无味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的教育观念还停留在以前的传统教育方法上,教学内容仅仅局限于课本,教学方式往往千篇一律。认为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就能使学生提高语文成绩。用考试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不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不去关心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缺乏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由于现在的高中学生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对语文的学习热情不高,更是没有阅读习惯,学生的积累量也比较少,即便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没有太多的自我感悟,需要老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二、语文学习兴趣激发的有效途径
        (一)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激发学生积极性
        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一切从学生出发,多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在目前的教学中学生是主体的教学思想虽然大部分教师已经接受,但是学生主体作用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究其原因还是在于语文教师习惯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让学生们跟着自己的节奏走,这样很容易使学生成为学习机器[1]。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给每个学生发言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比如,在学习语文课文时,学生通过对前一单元课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首先可以通过播放幻灯片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集中注意力。随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课题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先进行自读一遍,再将学生分成小组形式,对每段的段落意思进行自主探讨,将教师的认知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还可以进行师生之间角色互换,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让其他扮演老师角色的学生进行回答,通过这种教学形式,不仅丰富了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创造了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的动力,对语文知识理解有十分显著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有趣的课堂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好感度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情境的再现是教学工作中重要的环节之一,这种模式能够使学生更加专注到课堂教学内容当中,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创设有趣的课堂氛围,结合课本内容,设计情景模拟,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考和理解。以语文课本中有拍成电视剧的课文,在正式开始讲解之前,可以向学生播放电视剧中的情节,让学生对这一情节有更形象具体的了解,在播放视频之后将相关的学习任务布置下去,抛出问题:“电视剧中的内容与课本上的内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让同学们进行思考和讨论。随后找几名同学根据课本上的对话内容将此场景重演一遍,再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讲解[2]。通过这种教学形式,使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三)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高中的语文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晦涩难懂,这就需要教师改变刻板的教学形式,设计精彩吸引眼球的课堂导入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将学生被动学习的行为转变为主动学习的行为。而对于课前导入环节的设计,要根据课本内容来进行设计,教师可以采用播放音乐歌曲、引入故事短片以及展示图片的方式等等,这些导入形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还能增添课堂的趣味性。讲解文章时,我们可以设计相关的导入语,然后利用多媒体软件向学生播放一些图片,让学生结合这些图片再去对文章进行阅读,体会作者描绘的景象特征,通过这种直观的导入图片形式,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四)积极开展课外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对于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教学只是停留在课本上和课堂上,如果老师不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就不会主动去进行预习和复习。这样久而久之,会让学生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所以语文教师要多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教学活动,带领大家走出教室,去参加一些实践。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观察生活,了解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比如教授语文课《爱莲说》时,老师可以周末组织学生去公园,欣赏和观察莲花的具体特点,并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理解写一篇观后感,使学生们学会用美的眼睛去发现和记录生活中的美好。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理解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总结出,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整体水平的主要途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来自于学习内容和教学形式,因此,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完善和创新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知识讲授的更加生动,通过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将学生产生的兴趣转化为对语文本身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信心,带着快乐去学习,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秀芬, 王志斌. 高中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途径的探索[J]. 语文课内外, 2019, (004):344.
        [2]彭国团. 试论高中语文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J]. 文学少年, 2019, (010):P.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