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魁
格尔木市教育局 816099
摘要:初中语文学科的开展有着极大的意义,语文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承载在文化跳动的脉搏,从古流传至今一直为人们所传承。初中阶段的语文是小学阶段语文的进阶,在这个过程中阅读的能力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语文教师应该要认识到学习语文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与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分不开的,本文将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 有效性
语文中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领悟到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以及思想感情,学生可以通过文章中文字的构建来体会到作者的所思所想,例如豪放派的苏轼,婉约派的李清照,喻爱国于讽刺中的鲁迅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功底才能够阅读出来的。阅读的能力是语文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只有通过眼看,再通过在脑中的思考加工,才能将阅读到的内容刻入脑子里。
一、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的语文教学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社会整个的风气影响,学校和家长盲目的追求分数的提升,而对于学生本身的能力提升没有看重。另一个方面是教学进程不断加快,阅读的时间自然就被压缩了,所以导致学生的阅读习惯根本没有被培养起来。这些问题都在潜移默化中削弱了学生的阅读热情。
(1)教师备课资源单一 专业知识薄弱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获取信息的方式层出不穷,不少教师还停留在以前的备课方式上,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够满足现阶段学生的高水平的要求,需要的是更加多元的备课,更加丰富的课堂形式。另外教师自身的语文知识素养不够使得开展阅读课堂时不能够合理地对文章背景、时代背景合适的展开,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以倾注一定的兴趣。
现阶段教师应该学会运用多媒体,不单单是从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备课,教师可以在教师论坛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网站上摄取有用的备课知识,从而达到对教材的深入研究。要知道单单依靠课本和教辅书是无法分析出文化底蕴,无法培养出学生的文学素养的。
(2)学生阅读功利性强
现在受到整个社会的影响,许多学生进行阅读并不是出于原本的兴趣,而是由于考试会考才逼迫着自己去读完一本书。这种想法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带着功利性去阅读不仅不会培养起阅读的兴趣,而且这种囫囵吞枣的阅读方式会使得学生读任何材料都静不下心来,对于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3)课程安排缺少阅读时间
阅读作为一种开放性的学习方式,其实并没有定式,有些热爱阅读的学生可以在课间挤出时间来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而有的学生在老师安排的阅读课上也难以沉下心来好好读书。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大量的在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一些生活常识,科学知识以及接人待物的准则都可以在书本中找到。现阶段,家长和学校把着眼点放在了成绩的提高上,读的书大多是考纲要求的课文,如果在课下布置阅读作业很多家长会认为这对于提高孩子的成绩没有好处而让学生放弃阅读习惯的培养。教师应该设计一种行之有效的促进阅读的方式,让学生真正的爱上阅读。
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1)教学设计多样化 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的储备。”所以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直接影响了学生是否能够很好的接受阅读教育。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其责任在于通过自身知识的传递,让学生能够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现阶段,教师可以采用的教学方式有许多种,在多媒体盛行的今天,教师可以将课堂的设计丰富起来,使其成为多元化的课堂,例如教师可以开展自己的公众号,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每天阅读一篇里边规定的文章,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运用投屏的方法,用说书这种形式让学生自主地展开阅读。
(2)全方位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阅读不仅仅是在课堂中完成的,也不仅仅是局限在教室里的,实际上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规定哪节课是阅读课,在该堂课上轮流邀请学生或者是小组来登台表演,或者是以话剧的形式也或者是以朗读的形式。总之要换一种形式,转变学生对于阅读的刻板认识,通过口头或者是肢体语言将自己阅读的内容表达出来可以使学生对于阅读产生一定的兴趣。
(3)优化阅读环境 构建阅读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注重情感上的体验”“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尽可能产生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所以,在课堂上,老师应该优化阅读的环境,把阅读放置于一个合理的课程规划中来,与学生将心比心,并且以最真挚的情感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其明白阅读的意义,进而把阅读变成体验和享受。语文教师作为授业者,应当因材施教,精准地把握住每个学生的能力高低和长处所在,转换施教方式。在讲解课文时切忌囫囵吞枣般生硬地把文章的主旨、结构、中心意思、写作方法等强行灌输给学生,应该合理地引导学生。
(4)形成师生互动良好局面
阅读课程的开展是需要师生进行互动的,在实际的课堂观察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老师只顾着自己埋头苦讲,却一点没注意到学生的反馈,教师应该在课堂开展过程中设置一些问题,学生只要细心就能从文章中找到答案,这种阅读教学能够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不是一昧的教师灌输知识。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话,这样的主被动分明,忽视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锻炼。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体现在教师应该合理考虑到学生的诉求,并对于学生给出的答案进行思考,做出有建树的评价,而不能是简单笼统的概括,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地完善自己,这样的师生互动才是有意义的。
三、总结
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技巧,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不可绕过的话题,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并且要适应新事物。为了让阅读成为每一个学生的习惯,教师必须将阅读这一习惯浸润在授课的过程中,让阅读真正的成为使学生受益终生的优良习惯。转变教育的理念,学习语文并不单单是为了获取高的分数,更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我们的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这才是提高阅读能力的终极目标所在。
参考文献:
[1]黄春. 比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D].湖南科技大学,2016.
[2]鲁娅.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3]赵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