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早秀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太和中学 436060)
摘 要:有效教学的研究被广泛关注和重视,数学课堂的教学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有过程的“探究式”教学,即学生在老师有计划的安排和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借鉴他人的智慧,创造性的主动学习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初中;数学;教学;应用;研究。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法旨在针对初中数学学科的特点,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观察、类比、猜想、验证、归纳等,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传统教学法逐渐呈现出众多的弊端,随之发展起来的有诸多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在众多教学法中展现出其显著的优点。探究式教学法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一、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所谓数学探究式教学就是一种以数学问题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具体说是指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下,通过观察、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索、合作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并经过反思与重组而构建新知识,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用归纳、类比和猜想等合情推理的方法探究数学结论,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对结论作出证明,最后对探究的结果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进一步的反思与交流。[1]
二、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1.过分注重探究活动。部分教师过分注重探究教学活动的开展,不管一个知识点是否真的适合开展探究活动,也积极的组织探究活动,一节课上存在几个探究活动,而有些知识点又是一点就透,花费了时间却没有实现探究式教学的价值。
2.忽视了探究的实质。各种花样探究式活动虽然使课堂十分的热闹,可是还是忽视了探究的实质,只是单纯的课堂演示,并不存在探究的意义。
3.忽略了教师指导。部分教师在开展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时候,只是对学生下达任务,然后让学生自由分组进行合作探究,之后就觉得没有自己的事了,任由学生自主发展,这也直接促使探究活动价值大打折扣。
4.学生探究时间空间不足。有些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则是过分介入,担心自己完成不了教学任务。过早的介入学生探究活动,最终也会致使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草草收场。
三、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问题应对策略
1.精心准备明确探究内容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教材内容都可以进行探究,有些知识点是很难借助于探究式学习获得的。例如,如果在得到运算法则之后,就需要运用法则进行计算,而这一类的知识点是无需探究的,只需要让学生多加计算实践就可以了。为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精心对探究内容进行设计,在设计的时候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探究内容要“有疑”,因为只有这一类探究内容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探究内容难易要适中,需要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知识储备情况进行设计;最后,探究内容需要具备一定的启发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
2.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探究式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面向全体学生,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例如,教师在提出探究问题之后,可以将思维较弱的学生和较强的学生放在一块,并且让小组长关照一卜这类学生,引导他们一起进行讨论,通过集体的力量来让思维较差的学生也能在探究活动中得到发展,进而最大化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活动开展的效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从中得到进步。
3.确保充足探究时间和空间
要想发挥出探究式数学教学的价值,教师还需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问和空问,让学生主观创造性能够得到发展,从而才能实现探究的目的。为此,教师一定要意识到学生主体的重要性,在探究过程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问以及空问,在最恰当的时候介入到学生探究活动当中,进而才能真正发挥出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活动的价值,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进步。
4.开展合作学习,在交流讨论中进行深入探究
探究活动既包括学生的独立思考,还包括学生的合作交流。在学习较难的知识时,由于学生掌握的知识有限,他们不能深刻理解这些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激活思维,进行深入探究,有效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分组,根据他们能力的不同把优等生、中等生、差生分到一组,让他们进行积极的探究和交流,使小组中的成员通过合作交流起到互帮互助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提高。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探究任务进行指导,让学生在探究任务的指导卜进行认真分析,促进他们思维的深入,在交流讨论过程中掌握知识的本质。[3]例如,在让学生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并提出探究任务:1一般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有哪些?通过积极的探究活动,学生获得结论,一般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有:(1)边边边;(2)边角边;(3)角边角;(4)角角边。2.两个直角三角形,如果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通过积极的思考和讨论,学生得出了全等的结论。通过设计探究任务,让学生的学习有了明确的方向,能让他们在分析任务时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找到和任务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究,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顺利完成探究任务,实现高效的合作学习。
5.5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探究教学通过“问题情境—猜想假设—获取信息一一建设模型—解释交流—应用拓展”的模式展开,关注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机械记忆概念、原理、公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解决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4]例如、用火柴棒按下图方式搭三角形:照这样的规律搭下去,搭n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学生通过动手参与,可以得出搭一个三角形需3根火柴,搭两个三角形需S根火柴,……让学生感受随着图形的变化而引起火柴棒数的数量变化,然后引导学生探究n个三角形所需火柴棒数,充分肯定学生用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得出相同结果。
在探究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化的过程,形成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白己的想法。
参考文献:
[1]陈业祥.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7.
[2]韦超能.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课题研究总结[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13):121.
[3]舒坚守.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初探[J].学周刊,2017(09):56-57.
[4]李长彬.浅议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7(0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