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智慧教育手段提高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效率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10期   作者:徐蕾
[导读] 初高中化学衔接时,为保证学生化学学科过渡的有效性,应当采取智慧教育方式
        徐蕾
        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七初级中学  
        摘要:初高中化学衔接时,为保证学生化学学科过渡的有效性,应当采取智慧教育方式,契合学生化学学情与身心成长规律,发挥出智慧教育价值,有效提升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整体效率。本文就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中,智慧教育手段的应用现实路径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初高中化学衔接;智慧教育;教学效率;教学对策    
        引言:
        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存在很大差异,学生在学习思维意识转变过程中,若无法保证初高中化学学习的有效衔接,则会对学生的化学学习造成很大影响。为此,教师可采取智慧教学策略,契合学生初高中化学衔接的真实学习诉求,不断夯实学生化学基础知识,促进学生化学综合学习实力提升。   
        一、化学学科素养的内涵
        学科素养,即学生通过对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在专项的思维训练下形成的特殊技巧与能力。如化学学科素养,主要包含化学专业素养、化学科学意识、化学基础素养等。素质教育背景下,为有效提升学生化学综合学习实力,应当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启蒙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启发、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培育等,使得学生自身的综合学习能力不断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成长铺垫基石。
        二、学科素养视域下的初高中化学衔接阶段智慧教育手段探讨
        (一)渗透建模思想,促进思维方式衔接
        在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工作开展阶段,为发挥出智慧教育工作价值,促进学生化学学习思维的衔接转变。在实际教学阶段,教师可采取建模思想渗透策略,辅助学生对化学现象进行深度的学习理解,有效提高学生化学课程学习质量与效果,并对学生的化学思维进行有效锻炼[1]。
        初中阶段进行化学内容教学时,教师急于开展化学实验结果的讲解,从而弱化了对化学现象的展示,没有给学生预留更多地归纳整理时间,直接影响到学生化学课程的学习质量与效果。如学生没有形成严谨的化学逻辑推理分析能力,在学生面对复杂化学知识点时,则会使得学生产生思维障碍,影响到学生的化学学习。笔者认为,初中阶段进行化学课程教学时,教师应当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预习、收集资料、设计模型、开展实验,对学生的化学建模思想进行有效培养,并为学生的初高中化学衔接铺垫基石。
        例如,教师引导学生测量气体体积时,利用红磷燃烧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一个重要的实验环节,即进入集气瓶中的水量占到总容积的五分之一。为保证学生化学内容学习质量与效果,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正确开展化学实验,进而得出正确的化学实验结论。在实际教学阶段,为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形成化学建模思想,了解测量无形气体体积转化的可行性,通过利用液体体积测量的方式达到实验效果。
        笔者认为,在实际化学课程教学工作开展阶段,不应该将建模思想进行固化,影响到学生的化学学习质量与效果。在建模思想的支持下,促使学生对复杂抽象的事物进行提炼转化,有效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与归纳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化学课程学习铺垫基石。
        (二)注重观念建构,促进化学观念衔接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创新时,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观念进行建构,促使学生的化学学习观念得到有效衔接,使得学生快速进入全新的化学学习阶段。通过对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在高中化学教学阶段,化学观念的转化更为明显,如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若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并没有形成很好的化学观念,则会对学生的高中化学学习造成一定影响。
        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化学反应,碳与氧气燃烧结合生成二氧化碳。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指导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条件,以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同时应当基于微粒种类与数量的关系入手,深入讲解化学反应的实质,进而使得学生明白微粒质量的关系,即在该化学反应过程中,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在燃烧的作用下结合,进而合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渗透质量守恒化学观念,对学生后续学习化学方程式配比、化学现象分析具有重大帮助[2]。
        笔者认为,化学教学内容中,包含非常多的科学知识,如元素观、物质微粒观、物质变化观、物质分类观等。在初中化学教学阶段,为保证学生初高中化学衔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相应的化学观念,促使学生对化学本质的规律进行学习掌握,便于学生开展深层次的化学内容学习思考。
        (三)加强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促进观察视角衔接
        通过对初中化学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可知,其中涉及到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宏观结构,该部分内容的教学,旨在启蒙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教师开展实际教学工作时,由于没有将两者进行合理结合,使得学生对两者的认知,始终停留于相互独立的层面。
        高中化学课程教学阶段,学生将会发现很多化学知识中,微观物质与宏观结构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若学生的化学学习观察思考视角存在一定局限,则无法保证学生初高中化学衔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此,在初中化学教学阶段,教师应当加强宏观与微观之间的有效结合,使得学生的化学学习视角得到有效拓展,提高学生化学课程综合学习实力[3]。
        (四)开展实验探究,促进探究意识衔接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为促进学生初高中化学衔接学习的质量与效果,教师应当为学生建构智慧教学模式,有效契合学生的化学课程学习诉求,实现学生初高中化学衔接的预期学习效果。鉴于化学学科内容教学的特殊性,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阶段,教师应当以化学实验在抓手,促使学生初高中的化学探究意识得到有效衔接,进而合理发挥出智慧教育工作开展价值。
        初中化学课程教学阶段,由于初中化学的教学周期较短,使得教学任务较重。在具体教学阶段,教师主要以讲学为主,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化学探究能力的提升。在学生进入高中学习阶段,开展复杂的化学实验探究时,则会给学生的化学学习造成一定阻碍。
        (五)渗透绿色化学理念,促进价值态度衔接
        笔者认为,新时期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工作开展阶段,为有效培养提高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与综合学习实力。在学生初高中化学衔接时,教师应当全面开展绿色化学理念渗透,以保证学生化学学习价值理念的有效衔接。如化学实验废弃物的环保处理、化学实验开展的绿色环保、化学实验材料的合理选择。通过有效的化学绿色理念贯彻,可对学生的化学学习价值理念形成有效熏陶,提高学生化学课程综合学习实力。为保证学生对绿色化学的深入认知,教师可指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实践,进而完成理论到实践的学习转变[4]。
        三、结束语
        综上,文中以初高中化学衔接为分析对象,阐述了智慧教学工作现实路径,旨在阐明智慧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鉴于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特殊性与重要性,为有效保证学生化学学习质量与效率,笔者认为教师开展智慧教育非常必要,可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诉求,促使学生的化学学习得到科学衔接,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月然,翟宏菊.思维导图在初高中化学知识点的衔接应用——以元素化合物为例[J].山东化工,2020,49(03):173-174+176.
        [2]于晓燕,国秀龙.初高中化学衔接困难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J].科技视界,2019(32):213-214+222.
        [3]黄爱民.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中的应用——以苏教版《化学1》氧化还原反应为例[J].化学教学,2014(04):14-18.
        [4]魏亚慧.当前初高中化学教科书的衔接研究——有关“化学计算”与“化学反应规律”的初高中衔接问题[J].甘肃高师学报,2013,18(05):90-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