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继辉
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250024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对体育教育重视程度的日益增加,各大院校都对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都做出了进一步的科学、合理规划,其中,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高职教师也必须要深化体教融合教育教学新理念,实现对高职体育课程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探索设计更加适合新时代学生们体育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理想课程模型,实现高职体育课程体教融合的快速发展。基于此,本论文针对体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体育课程的进一步创新和改革展开深入探究如下。
【关键词】体教融合; 高职体育; 课程模式
《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在习近平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审议通过,该意见的提出、通过和后期的实施在我国体育教育教学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所在。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体育教育也是育人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深化体教融合,强化对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从而促进学生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未来接班人。
1、对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方向进行明确,促进体教融合进程的加快
1.1教育政策指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状况以及教育需求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我国教育课程体系的创新,需要教育政策依据社会发展的具体状态做出及时的、相应的调整,以此来开为我国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正确的指导方向。在体育教学中,《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就对体育教学做出了具体的、细致的相关要求,以此为各阶段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的正确的引导。《意见》中指出,当前学校需要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体育教学训练,将体育工作放在凸显位置加以实施,逐步完善 “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求学校体育课程开展中,要让学生充分的掌握体育运动健康知识,学会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通过系列的教学指导,让学生充分的掌握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同时,还要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运动,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和掌握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体操、武术等专项运动项目技能。有效促进学生强化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定期举行运动会、体育竞技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训练是积极性。同时,可以通过组建体育社团和俱乐部等,以此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常规课余训练,加大学生体育运动锻炼,保障学生校内校外日活动量在1小时左右,并引导学生逐渐形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教育政策是促进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方针,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需要紧密结合教育政策要求,实现对体育教学以及课程内容的不断改革创新,在教育体系中凸显体育教学的重要地位。
1.2 面向全体学生
全体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对象,因此,体育教育教学的开展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紧密结合现代学生群体的身体健康实际需求和对体育锻炼的诉求,更新现有的教育理念,来对学生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实现对体育课程内容与教学资源的进一步丰富,以此满足全体学生不同特长需要,以促进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此外,学校在运动赛事的组织中,倡导“以赛促健康,以赛促发展”,转变以往只是学校个别运动参与体育训练和参与运动比赛形式,逐渐过渡到全校学生参与的常态锻炼,全校学生参加学校层面的各种体育赛事的局面,真正做到改革的全面性。
1.3配齐师资
在体育教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是深化体教融合发展,开展并落实好体育课程教学的主导者和实施者,因此,需要重视对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通过配齐配强体育教师队伍,来为高职体育教学的高效、高质量开展提供师资保障。需要高职院校依据自身院校规模实际,配齐体育教师人数,在原有的体育教师队伍中,积极引入高水平的教练员职教,并强化对体育教师队伍业技能的培训工作,提高体育师资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为学校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同时,体育教师是软实力,而软实力作用的发挥需要硬件作为条件,因此,需要高职院校重视对体育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学校要依据院校体育锻炼场地实际,对体育场馆设施进行改善和完善,从而提高场馆设施的利用率,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
2、建立高职体育课程模型,促进体教融合进程
当前,高职院校在体育教育在推进体教融合的进程中,需要依据相关教育政策的引导,实现对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设计,然后在结合现代学生群体实际身体健康以及体育教学需求实际,根据课程性质,教学目标等,实现对“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逐步构建与完善。其中,理想理论模型的建立主要包含了教师个体、学生个体和社会环境3个要素。其中,教师方面主要涉及到个人人格魅力(职业道德、身体素质、言行举止等)、自我创新力和不断升华的内驱力以及个人的知识掌握范围(专业技能、基础知识、比赛战术等)。学生方面主要面对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由于每一个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思想素质、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性,作为课程主体的学生群体,每个学生个体所能掌握目标的程度是评价整体教学水平和质量的参数,因此,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中,必须要对每一个学生个体进行关注。社会方面主要发挥的作用是传播健康理念,树立正确的健康观,营造整个社会的良好体育运动文化氛围,然后,在这种良好社会体育分为中,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内驱力,以保障学校体育融合顺利实施,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具体的教育模型设计分析见表1。
表1 理想模式的课程设计
3、结语
总而言之,体育教学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言喻的,少年强则国强,保障青少年群体的身体健康,是教育的第一要素。因此,在教育体系中,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有效落实实施体教融合意见,在教育政策的引导下,依据制定出符合现代青少年群体成长发展需求的体育学科一体化设计,进行体教融合背景下的课程改革,建立高职体育课程新模式,同时还要提升高职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促进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效果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未来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沈友青,夏力,尹开宁,王丹,秦晓晗,雷学会.高校深化体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1,38(05):79-85.
[2]许弘.体教融合——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与使命[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1,36(03):287-292.
[3]武培,董亚琦,李国栋,钟建伟.体教融合政策的亮点、施行障碍与实践路径[J].四川体育科学,2021,40(03):113-117+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