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科学课程中的教学设计思路——以《空气能占据空间吗》为例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10期   作者:廖桢贞
[导读] 科学课程的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
        廖桢贞
        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    


        摘要:科学课程的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笔者以《空气能占据空间吗》为例,浅谈了教学中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科学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科学课程的每一课虽然对应的教学目标不同、教学重难点不同,但整个课程始终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因此,整个课程教学设计应遵循统一的原则,具有一致性。《空气能占据空间吗》选自教科版教材三年级《空气》单元第2课。通过学习,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空气并知道了空气的一些性质,但是对于“空气能不能占据空间?”等抽象问题,还不能形成一致且正确的认识。笔者以这一课为例,对教材和学生进行分析,对教学环节进行设计,提出三条可行的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环节
        
        
1、设计严密的逻辑线
        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三四年级的学生,“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能依据证据分析、比较、推理、概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这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逐步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涉及的多是“证实”的实验。长期处于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慢慢觉得“假设”之后的“验证”多此一举,也丧失了对探究过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可以将“证实”和“证伪”结合起来,充分体现课程的设计严密的逻辑线。学生对实验现象合理猜测后,像开盲盒一样,用动手实践的方法一步步验证。以实验出现的现象或事实为证据,判断假设的真伪。一个问题完成后,开启对下一个问题的探索,一层一层剥开知识的“外壳”,将真理暴露在大家眼前。
        
2、使用有结构的材料
        有结构的材料是兰本达教授在《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一书中提出的概念。[1]有结构的材料是指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的典型材料的组合。[2]

        教材原本的设计是“用打气筒往倒扣在水中的带孔的杯子打气,观察杯中液面是否下降”判断空气是否能占据空间。这节课可以使用“漏斗、滤纸、红色泡沫小球、洗耳球、烧杯”等材料构成组合装置。这些材料的在不同教学环节的相互配合甚至“水的多少”构成了本节课中有结构的材料,它们贯穿整个探究活动,揭示了与探究内容相关的科学原理,最终,解决了探究的核心问题。注意,结构化的材料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避免材料过于精细导致探究过程去思维化,学生只需要按照预设实验,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3、寻找切合的实践指导手段
        实践指导指的是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制定符合该年段和该教学内容的手段,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达到教学目标。三年级的孩子动手能力较弱,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很容易被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所吸引。本节课中,为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应实施两个实践活动:①验证空气能占据空间吗?②验证空气能重新占据漏斗中的空间吗?基于此,本节课的实践指导可以有两种方式:①教师对实践活动的演示和示范;②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指出存在的问题。学生是有自主意识的个体,对学生难以自己把握的细节通过前期的演示实验在不知不觉中给出示范,学生会出现模仿效应。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老师低下头去观察、去倾听、去交流,也帮助学生指出了实践中的部分问题。

【参考文献】
        [1]兰本达.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20.
        [2]朱小琴.选择有结构的材料 提高有效“方案设计”[J].小学教学研究,2020(15):64-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