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炎, 辛继胜 ,李超,饶瑞福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300)
摘要:工业互联网成为继工业革命和互联网革命之后的又一次全球商业浪潮,成为国家新兴战略之一,对人才的重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技能型人才培养整体落后于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需求。本文阐述了产教融合背景下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工业互联网产教联盟,以产业学院为带动,校企协同培育工业互联网人才的实践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产业学院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是互联网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拓展的核心载体。,对未来工业发展产生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影响。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演进逐渐从缺市场、缺技术、缺政策,过渡到了缺人才。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工业互联网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产教融合和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契机。
1.背景
2017 年11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 + ”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奠定了工业互联网在国家现代经济体系以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地位,成为指导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意见》特别提出强化工业互联网人才支撑,加强工业互联网相关学科建设。随之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迅速受到各级部门的重视,并逐步与职业教育对接。2020年3月,工信部《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提出要加大政策支持打造工业互联网人才实训基地。为了进一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工业互联网技术技能人才,2020年6月,工信部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制定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3)》,支持和指导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加强工业互联网相关学科专业建设,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专业研究院,支持高校建设现代产业学院。2020年8月,教育部、工信部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高校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模式,完善人才培养协同机制,培养相关产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创新型人才2021年3月教育部按照“十四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新增“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专业代码:460310),至此,工业互联网正式在职业教育领域落地生根,各院校在该阵地新一轮竞争与合作正式开始。
2.国内外发展现状
近年来,发达国家纷纷以工业互联网为战略至高点推动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促进工业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如德国“工业4.0”平台、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日本工业价值链促进会等为代表的工业互联网联盟机构,均是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产物。美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迅速,并有效助推职业教育与培训中现有教育理念、课程体系、知识结构、教学模式等内容的更新。《美国先进制造业领导力战略》,将“教育、培训和聚集制造业劳动力”作为三大战略目标之一,对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出了“升级和扩展职业技术教育途径”以及“推动学徒制和行业认可的资质”。德国经济事务与能源部发布《德国工业战略 2030》,其核心旨在提高德国的经济技术实力和工业竞争力,并指出德国工业力量很大程度上源于训练有素的技术工人,随着社会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要保留和加强这一王牌;此外更加关注终身学习和包容性学习,关注在技术职业和数字化工作环、境中需要的技能。2018年,工业互联网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0年,工业互联网列入国家新基建7大领域,奠定了工业互联网在国民经济的战略位置。同时,从这个“新”字可以看出,从近年开始工业互联网才得以在国内迅猛发展,教育领域人才培养处于起始阶段。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还没有出台前,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始尝试探索工业互联网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如湖北工程职业学院建立了工业互联网学院,分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图形图像、信息技术三个专业群;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打造7个工业互联网专业集群分别对应工业互联网的体系架构;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依托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设置了工业互联网方向。 纵观今年来的研究,关于工业互联网的相关教育改革研究成果相对匮乏,叶春晓(2018)等分析了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罗列了基于工业互联网三个层次,在价值链不同节点上对人才的能力要求,梳理了政府、企业、高校不同参与方在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中的相互关系,从而提出基于融合创新范式的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新途径,包括转变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创新现有学科专业设置模式,构建政、校、企人才培养利益相关者平台等。郑小红(2019)等提出共建现代学徒制订单班,企业和学校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行业需要人才。刘爱民(2020)分析了国外工业互联网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路径以及我国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工业互联网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并建议以企业为主体协同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余薇(2021)分析了美国职业教育应对工业互联网革命以数字化能力培养为主线,更新人才培养理念,运用AR等先进技术,线上线下并举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以培养项目开发为载体,提升双师技能等改革策略,从而提出我国工业互联网职业教育可以根据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特点,厘清职业类型和人才需求,支持和引导高等院校建设相关专业,夯实实践教学实现产教融合协同共生,加快人才培养。
3.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与实践
3.1牵头成立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教联盟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校立足产教融合,与广东省物联网协会联合发起成立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教联盟。广轻工任产教联盟理事长单位,阿里云、固高派动、奥迪威、顺德职院当选为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浪潮集团广东公司、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19个单位是该联盟的常务理事单位。广轻工立足于与其它理事单位院校协同各大企业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合作育人,培育产教深度融合育人的生态环境,构筑竞争新优势,引领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为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做出示范。
3.2工业互联网技术应用研究院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成立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工业互联网技术应用研究院。研究院下设产业技术部、产业经济部、产教科融合部三个部门,分别负责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以及关键基础技术的研究、发展趋势研究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新产业经济研究以及“工业互联网+X赋能+N增能”的融合创新职业教育模式研究,包括专业建设标准的研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等。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为专家委员会特邀首席专家,倪光南院士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委员会成员由国内外同行知名专家学者共同组成,为研究院的学术研究提供咨询和指导。
3.3共建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全省率先探索构建工业互联网专业群,并与广东省物联网协会合作共建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广东省物联网协会是国内首家省级物联网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包括Software AG、莱茵技术监护(深圳)有限公司、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广东分公司、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等20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或高等教育机构,协会为广轻工发展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提供了众多合作企业资源。产业学院以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全方位深度融合为宗旨,有力支撑产业发展,全面提升学校信息技术、工业互联网领域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能力,现有教师13名,其中企业人员8名,高技能企业教师5名,设有产业教师特设岗位1位 。产业学院设立“瓦特工坊”(针对就业)、“瓦特创新工场”(针对技术研发和创新创业)作为校企合作载体。产业学院旨在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有机衔接,促进工业互联网职业教育更加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契合度,精准培养工业互联网技术技能人才,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工业互联网、工业APP软件和相关产业服务。
3.3.1瓦特工坊班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省物联网协会联合成立瓦特工坊班,是全国首个互联网产教融合的特色班。工坊班面向工业互联网、信息技术类企业事业单位,采用“群内共享,校内协同,产教融合”三平台精准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专业技术能力、信息服务素质和“工匠精神”,掌握智能制造流程、程序设计、数据库、工业互联网相关技术等知识,熟悉面向对象应用开发、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数据库系统管理、工业软件应用开发、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维护等技能;能从事工业互联网售后工程师(安装调试维护)、工业互联网售前工程师(FAE)、工业互联网前端开发开发工程师、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业数据库应用维护与管理、工业互联网相关产品营销等岗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服务区域发展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3.3.2瓦特创新工场
“瓦特创新工场” 瓦特创新工场对接校企项目开发和师生团队创新创业。针对工业互联网典型产业集群企业所提供的非标开发项目和可见的创业空间,在产业学院的教师和学生,有能力承接项目开发和实施的,由合作企业指导开发和实施,实施成功而条件具备的,考虑扶持为双创团队、并孵化创业。
四、总结与启示
工业互联网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才缺口巨大,未来,职业教育将是工业互联网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培养阵地之一,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各类学校应积极探索工业互联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创新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政校行企合作精准育人,积极服务地方发展需要。广轻工在人才培养中与行业协会合作,建立产教联盟,打通了学院与众多企业的壁垒,建立了更广泛的校企合作,为职业教育引入“源头活水”。瓦特工坊班和瓦特创新工坊是产教融合背景下工而已互联网特色人才培养的创新形式,未来,将根据企业的特色和需要建立更多样化的校企合作培养班和校企合作项目。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形成“四方协同,深度融合”的育人体系,有效解决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缺乏校企合作平台、专业和产业难对接、校企合作机制难建立、“工学”矛盾难协调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EB/OL].(2017-11-27)[2021-05-20].http://www.gov.cn/xinwen/2017-11/27/content_5242603.htm.
[2]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EB/OL].(2020-03-06)[2021-05-20].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3/20/content_5493549.htm.
基金项目:2020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2020A0192);全国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20-2021年度科研课题(GXHZW20201743)。
作者简介:艾炎(1988--),男,工程师,高级技师,硕士,研究方向: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