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茜
(中国戏曲学院,北京 100073)
摘要:戏曲领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所涉及的专业知识综合性极强,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仅重视舞台呈现,还注重科技、美学的创新。中国戏曲学院在培养此类型的硕士研究生时注重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特色与规律,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特色。
关键词:戏曲领域;培养;模式
中国戏曲学院于2010年开始对全日制戏曲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培养,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纳入了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培养戏曲领域艺术硕士是以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为宗旨,以打造具有“工匠精神”艺术人才为目标。本院在培养此类型的硕士研究生时注重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特色与规律,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特色。
戏曲领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所涉及的专业知识综合性极强,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仅重视舞台呈现,还注重科技、美学的创新。我院戏曲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戏曲表演类、戏曲导演类、戏曲舞台美术类、戏曲创作类等相关研究方向。我院在戏曲领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培养中,始终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具有符合各专业方向特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为基础,以实践为主导,实施研究生培养的过程。
近几年戏曲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逐步扩大,2010年招生人数为18人,2020年招生人数达到了90人,总规模突破500人。从培养情况来看,该领域的毕业生都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专业技能,热爱戏曲艺术,能够从事与本领域相关的舞台实践、课堂教学、理论研究及技术支撑等工作,能够承担起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一、培养模式研究
培养模式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形式。在教育理论、思想、社会变化的要求影响下不断地发生改变,从而产生适合不同层级和专业研究发展的培养模式。
(一)培养目标
戏曲领域专业学位是具有职业背景的硕士学位,是符合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该领域研究生须具有坚定的专业信念和良好的学术道德,以推动戏曲艺术的发展为己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同时具备戏曲文化知识,了解戏曲发展历史,熟悉当今戏曲发展现状,知晓中外戏剧领域的前沿理论,具有现代美学意识和广阔的艺术视野,熟悉各艺术流派;遵循戏曲创作的客观规律和基本原理,能够正确认识该领域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掌握系统的戏曲理论和技巧;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高的创造力和理解力。
(二)培养过程
1、培养年限及课程设置
戏曲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一般为三年。该领域研究生须掌握戏曲艺术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创作法则和审美特征,包括研习各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各流派、各行当的创作表演技巧,学习不同的流派剧目,分析、研究大量不同类型、题材和风格的艺术作品,学习相关交叉学科的专门知识和创作技能等,并能够将其运用到戏曲创作中。
根据戏曲领域不同研究方向研究生的学习特点,我院制定了具有特色化的培养方案。公共课,144学时,9个学分;专业必修课,544学时,34个学分;选修课,128学时,8个学分;补修课2-4门;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16学时,1个学分;参加学术活动与发表论文,16学时,1个学分;论文答辩与专业汇报,64学时,4个学分。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相比,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更偏向于实践型,导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及兴趣制定个性化课程。
实践是戏曲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的关键。戏曲领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基本素质中应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艺术创新能力。例如,戏曲舞台实践、国际文化交流演出、与其他各院校联袂演出,还有针对不同专业的采风活动和学术高峰论坛,及跟诸多媒体公司、演艺团体和院团的合作,都是该领域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常规方法,力求实现专业理论、舞台实践和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
2、毕业作品
戏曲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在修完规定课程和取得相应学分的同时,还须完成专业成果展示和学位论文。专业成果展示是体现学生的专业水平;学位论文体现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论体现能力。在专业能力展示达到合格水平后才能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专业成果展示即毕业作品,包括作品展示、原创作品、演出专场等。专业能力展示是毕业生对自己作品的全方位阐释,也是毕业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和实践的积累;展示了毕业生对创作题材和表演、展演对象的认知理解;创作或演绎技巧水平;宏观驾驭能力和微观细节处理能力。
我院对各方向的戏曲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作品有不同的要求:
(1)戏曲表演方向毕业生:掌握不少于各行当规定数量的戏曲剧目,并举办个人演出专场、独奏或伴奏,时间不少于30分钟。
(2)戏曲导演方向毕业生:独立或联合导演具有明显戏曲元素的中西方戏剧或戏曲作品或完成一部原创中小型戏曲剧目,不少于50分钟。
(3)戏曲舞台美术方向毕业生:举办个人中小型创作及设计作品展,或承担一部戏曲原创作品的舞美设计工作。
(4)戏曲创作方向毕业生:音乐类毕业生须掌握一定数量的戏曲音乐作品,并有自己的原创戏曲音乐作品,举办一场不少于30分钟的作品音乐会;戏曲编剧类毕业生须独立创作或改编一部完整的中型以上的戏曲剧本,字数一万字以上,可供舞台演出90-120分钟;戏曲动漫类毕业生须自编、自导并独立完成一部动画作品,不少于3分钟[]。
3、学位论文
除毕业作品外,本专业学位申请者还须提交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毕业生对毕业作品创作所进行的理论阐释,须在理论上或实际应用上对艺术创作或实践具有一定意义。论文体现了毕业生掌握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反映了毕业生对于作品的独特理解和认知。论文须文字通顺,条理分明;有可靠的数据、资料来源;理论指导、论据和结论都须准确。学位论文字数不少于0.5万字(不含谱例、图表)。针对自己毕业作品所写的论文须附所对应的图文或音像资料。学位论文须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中关于学位论文的要求。
从上可以看出,戏曲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要求,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论文有较大差异,字数要求与学术型相比有大幅度的降低,写作形式也比较灵活,更突显了对实践性的要求。
(三)质量评价
质量评价是研究生培养模式必不可少的要素,贯穿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各环节之中,研究生质量评价一般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现阶段主要采取内部评价为主的方法。内部评价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对研究生的质量评价,普遍采用各科考试和毕业论文质量评定两种方法。
从我院戏曲领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情况来看,学生的各科考试成绩都在及格以上,毕业作品和论文质量均达到合格,并且都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戏曲表演类学生有坚实、系统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并掌握相当数量的戏曲剧目,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艺术实践和较高水平的艺术创作,具有高水准的舞台实践能力和较强的艺术理解力;戏曲导演类学生除了掌握系统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熟知戏曲表导演艺术的创作规律,并掌握戏曲艺术及影视艺术的创作方法,了解该领域的前沿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意识;戏曲舞台美术类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所学的戏曲舞台美术知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创作技能,具有利用多样化表现手段进行创作、设计的能力,既能坚持戏曲本体美学特征又能融合最新的舞台美术创作观念与舞台科技,尤其是在传统戏曲演出空间、传统戏曲服装与造型、新编剧目舞台美术设计等方面,深入研究中国戏曲舞台美术传统并不断创新;戏曲创作类方向,主要包括戏曲音乐、戏曲编剧、戏曲动漫等具体专业类别。其中,戏曲音乐相关专业除掌握相关理论外,还提高了创作和演奏技能;戏曲编剧类相关专业掌握了戏曲编剧理论和技巧,了解戏曲发展历史,熟悉当今戏曲创作现状,知晓中外戏剧创作前沿理论,具备独立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创作古装戏、现代戏等大型戏曲剧本的能力;戏曲动漫类相关专业通过相应课程的学习,掌握动画、新媒体艺术和戏曲艺术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创作法则和审美特征,具有在本专业方向相关交叉领域获取新知识的敏感性和接受能力,能够熟练使用戏曲动漫设计的相关软件。
综上所述,本专业学位获得者在具备理论基础的前提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艺术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据统计,该领域的毕业生就业率均在80%以上,并在工作单位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二、改革举措
首先,我院从招生环节入手,调整和优化了硕士研究生招生结构,全日制艺术硕士录取率逐年递增。其次,根据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不同,制定了相对应的研究方向和培养方案,为培养提供了基础依据,提高了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准。再次,在毕业答辩环节,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需要展示毕业作品和学位论文,综合考核了该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
三、总结
我院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培养的成果证明,专业学位教育符合当代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律,符合我院现阶段教育的实际情况,已成为我院现阶段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实践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需求和就业观念的转变,我院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特色和社会人才需求情况,积极研究,大胆创新,深入探索戏曲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具体方案,开拓新的培养模式。并建立不同的激励机制,如奖学金、国戏论坛、创新项目等,提高了研究生的质量,突出了戏曲领域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和水平,为我国艺术领域输送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更好地发挥戏曲艺术在传统文化中的独特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平,钱瑶,徐井芒.浅析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21,(04):177-180.
[2] 张延飞,邓偊,刘峙嵘,巫建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1,(10):37-38.
[3]上海市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体系[DB/OL].《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s://max.book118.)》,(2019-06-01).
作者简介:薛茜(1986—),女,汉族,山西省太原市人,学历: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