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10期   作者:沈芳芳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已在广大中小学中蔚然成风,受到了许多师生的共同欢迎
        沈芳芳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长桥中心小学    2150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已在广大中小学中蔚然成风,受到了许多师生的共同欢迎。在本文中,笔者将从优化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活反映、意识培养和社会资源利用等三种效力的角度入手,就“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策略研究”这一课题展开分析,以资诸位参考。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
        和传统实践活动对活动目的、形式和内容的鲜明强调大不相同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虽然在本质上仍是一种以活动为载体的教学行为,但却更加注重对活动主题和内容的多元性体现与融合,并主张充分突出活动主体的主观意愿和自我潜能,是一种主体色彩非常浓重的实践教学模式。小学生有着活泼好动的天性,对新鲜事物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参与诉求,同时非常热衷于借助活动来表现个人能力,这些都是在小学当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先天性优势。部分小学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时,因出于安全和秩序方面的顾虑而过分要求学生行为的统一性,在活动形式、内容和范围上提出诸多限制,导致实践活动在实质上流于形式,也让学生无法充分体会到活动所能带来的收获和快感,进而造成对综合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由此可见,如何真正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执行效果已然成了亟待广大小学教师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
1. 体现活动中的生活气息和价值
        尽管并没有形成丰富的生活经验积累,但小学生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对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和接触欲;此外,小学生的行为价值判断标准比较朴素,常常以“在平常用不用得上”作为看待学习行为意义大小的标尺。基于这两点认识,小学教师应注重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积极融入符合学生日常经历和认知层级的生活元素,并将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常识作为主要的活动教学主题,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更加良好的生活素养。此外,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可根据活动主题和学生的实践成果布置与之相对应的实践作业,鼓励学生在日后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应用新掌握的技能和知识,以期对实践活动教学成果进行长效巩固。
        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烹饪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烹饪用具并学习这些用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教给学生诸如和面、淘米、切菜等基本的厨房技能,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炒制一些简单的菜肴或制作馒头、烙饼、面条等食物的方法。


2. 体现活动中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
        小学生的外界信息获取能力比较薄弱,更多的精力都用于体会自我的主观世界,对人际交流和自我表达缺少必要的认识和诉求。针对这一问题,小学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突出对学生竞争意识与协作精神的培养,一方面引导学生树立起通过竞技活动表现个人能力、挖掘自我价值的意识,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认识到集体所能焕发出的巨大能量以及自己在集体、社会中的正确定位,进而使学生的意识实现从感性朴素状态向理性社会状态的质的飞跃。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此类活动趣味化元素的融入和体现,以更接近于游戏的形式吸引学生参与其中,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活动积极性。
      比如,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必要的材料并讲解相关技术,而后将学生按照同桌二人或四人小组的形式划分成若干支小队,安排每支小队制作一只风筝,风筝的样式、图案等均由小队成员通过商讨自行决定。制作完成后,教师可让各小队试飞自己的风筝,看看哪支小队的风筝飞的最高、最久,最后根据风筝的外观和试飞成果评选出最佳制作小队。
3. 体现活动中的社会教育意义
        与常规的课堂教学相比,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大特点便是对学习空间的突破和拓展。社会是每个学生完成学习生涯后的共同归宿,也是蕴含着最多教育实践资源的巨大宝库。如今的小学生普遍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和严格的日常监管,很少有机会能走进社会、体验社会,这对其日后的成长是相当不利的。所以,小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综合实践活动引申到社会当中,积极带领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义务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广泛挖掘社会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更为真切地体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形成更加立体化的实践素养。
        例如,教师可在保证安全和秩序的前提下,带领学生来到社区参加义务劳动,帮助环卫人员打扫社区环境或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还可以组织学生前往孤儿院、养老院等单位举行慰问活动,感受为社会奉献爱心的乐趣;如果条件允许,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展览馆,通过参观文物、聆听讲解,对社会知识和人文情怀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结束语:
        实践是认知的来源,也是促进个人成长、成功的根本所在。小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只有通过高质、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才能形成更为良好的综合素质,并在日后的学习和成长中取得更加长足的进步。因此,小学教师务必要以生活化、人际化和社会化的观念不断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质量,为我国素质教育事业的建设注入强劲的助力。

参考文献:
        [1]王鹏.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育,2010,11
        [2]马吉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策略研究[J].教学与研究,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