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杰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李园子小学 718699
摘要: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决定了祖国的未来,随着素质教育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关注,人们对于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也越来越重视,良好的身心健康成长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力和促进作用,尤其是在中小学各个年龄段。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性格的养成、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常规班级中,班主任必须及时采取与班级相应的措施来加强对班级管理工作,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
引言:新时代,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情境下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话题探讨也越来越深入。很多小学老师已经认识到了关注和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价值,因而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在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中实行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被认为是优化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的一种必要手段。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重要性及价值
1、帮助学生培养自我提升能力
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的管理中帮助学生对自身的情况进行全面且正确的了解和认知提供有效帮助,让学生正视自己的不足,发挥主观能动性,扬长避短,培养自我监控能力,在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提高小学生的心理自信心。同时,在对学校班级的管理中,组织学生参与相应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可以有效帮助班级内部的学生充分发挥其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努力地投入班级管理中,在对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同时,助力教师进行班级管理,为班级建设提供相应的力量。心理教育对于心理异常的学生的帮助是不可忽略的,可以帮助他们矫正不良心理和行为,引导心理健康发展,从而促使班级的健康成长。重视对心理异常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是由于心理异常的学生对自身造成极大的影响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对班级上的其他同学造成影响。从大多数的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心里异常学生的性格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会影响他们正常的人际交往活动从而使得心理状况得不到好转。
2、维护班级秩序
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还是对待班级的态度方面都是积极向上的,学生的个人情绪是较为稳定且容易控制。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班级内部恶性事件的发生,从而确保班级管理工作可正常运转。对于学生的心理状况,教师应及时了解并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控制学生心理问题的发展,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随着年龄的增加和周围环境的改变,学生心境也难免有所改变,确保班级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健康发展,从而使得班级管理工作可正常运转、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效率。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教师是管理者,同时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与学生沟通相处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可帮助学生改善自身的心理问题,同时还可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并且使得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的时候效率得到提升,自身班级管理能力得到不断的锻炼而增长。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1、采取合适的情感教育
良好的情感是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准和身心素质保障。在我国小学生的整个发展阶段,小学生的思想和情绪都带有很强的情境性,容易受到接触到具体的事物、特定情境所影响和支配,他们的各种喜怒哀乐都会明显表现在课堂上,他们消极的思想和行为也会妨碍整个班级的健康成长。通过这种高度情绪化的心理状态进行剖析,发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能够使得我国小学生的心理情绪健康机制与其他的各种身体健康机制一道有效协调地相互作用,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得到逐步、良好的发展,并使之处于最佳的生理功能控制状态,使他们能够有一定能力合理控制自己的生理心智,并且能够有一定能力根据自己的所在学校、班级中的规定纪律来合理约束自己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行为,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自律意识和自理能力。
同时,使他们不仅能够积极地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增进他们对于这个班级的一种敬畏之心感情,还能让他们在合理管好自己同时也积极参与投入到了对于班级日常管理的工作实践中,成为自己对于班级日常事务管理的真正的主人。
2、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
一个和谐的课堂对于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身体和精神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在我国小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在教师们进行这种课堂教学的同时,除了要高度重视对于书本知识点的教学,更是需要时刻注意提高小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接纳程度,培养他们小学生对于掌握文化知识的能力和自信心。有的时候小学生不能充分地正确理解老师所说的、讲授的基本知识,这时候老师应该给予多点耐心,给予小学生一些更好的思维引导和思考建议,并且更加注重如何培养他们能够自主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教师应该学会充分利用小学生的一些身体上和心理特点,认真地仔细回答学生提出的一些疑惑,然后对小学生自己进行恰当的表扬与予以鼓励。通过不断地激发和鼓励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得小学生保持一种乐观和积极的精神去进行学习。在学生并未回答好问题的情况下,教师不要严厉地批评和指导学生,而是要多加引导他们把心里的所想敢于表达。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尽可能地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们应该做到多理解、尊重、激发和鼓励学生,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加到教学和互动当中。
3、加强课后交流沟通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并不是一个发布命令一个执行命令的上下级之间的联络,而是良师益友。老师可以成为学生的好朋友,教师在课下多和其他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不仅只需要深入了解小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还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同学,老师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可以多进行鼓励、多重视。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后进行适当的沟通,指明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错误和学习习惯。当然,教师在课后的各种沟通交流中一定要及时有效的了解得到小学生的生活情况和家庭条件,对于特殊情况家庭的儿童,教师一定要能够给予相应的帮助和关怀,同时也保护好的他们隐私,不要让他们的身体和自尊心受到任何伤害。在对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方法进行培训时,首先要注重转变教师的思维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变简单的教学方法为课堂讨论者和学生的自发参与,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注重课下的交流沟通,增加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这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培养。
4、完善相关制度
要从制度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国家的帮助和地方小学领导的努力,而且这一进程缓慢。但通过相关实际情况,我们不难知道,这种情况正在逐步改善。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各个领域的专业都能得到广泛的发展,对升学高度重视的教育观念在大多数国人思想中根深蒂固,要改变这种思维方式,就要开阔学生和家长的视野,发展素质教育,告诉学生和家长,每个孩子都有独属于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时,学校要按照要求向国家和领导汇报,认真推进素质教育各方面工作,重视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国家要加大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财政支出,提供学校软硬件支持,加强设施质量,引进优秀教师。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通过教育或评价来提高自己的综合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在教育中始终注意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目前,孩子主要时间都用于学校的学习,学校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非常重要。
结束语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缺陷和当地社会环境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停滞不前。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日益重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关注,对孩子的关心也越来越多。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不仅如此,今后,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会有最好的解决办法,小学生也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步恩.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探析[J].学周刊,2017(23):167-168.
[2]孙永青.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13):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