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剑飞
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 2130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以来,不管是学校还是父母更加重视孩子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孩子的思维能力,因为孩子思维能力强的话,理解力也会更好一些,对于新知识的接受性也会更强,作为培养孩子思维能力最好的工具,就显得尤为重要,身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当中拥有有限的时间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呢?这认为不仅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也需要运用在课堂之外的其他时间来培养,如果让孩子在游戏当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 思维能力 新课改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
1.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学习方法,是在高中阶段,甚至是在大学阶段都需要用到的一种方法。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把数字结合的思想渗透在数学课堂当中,比如说教师在讲到二次函数以及其应用时,但是可以通过二次函数的图像以及实际的二次函数进行结合,比如说拱桥的应用题,赵州桥的桥拱可以用抛物线的一部分表示, 函数关系为 y=x2 当水面宽度AB为20m时,水面与桥拱顶的高度DO等于?求拱桥的高度,知道桥长,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把函数和函数图像进行结合,通过坐标系里面坐标之间的差距来求得拱桥的高度,如果在这个时候不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这个问题就会难的很多。
2.提高学生的转化思维
在高中时期转化思维既是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一种思维形式,具体的体现是指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候,能够把问题转化为其他的方法,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转换思维可以避免思维定式,对于发明创造来说有重要意义,每转换一个新的视角都可能引发一个新发现或新发明。如八省适应性考试中的第21题,把几何图形角的问题,转化成坐标,进行解题。
双曲线C :=1(a>0b>0)的左顶点为A,右焦点为F,动点B在C上.当BF与AF垂直时
|AF| =|BF|.
(1)求C的离心率
(2)若B在第一象限 证明: ∠BFA=2∠BAF.
3.整体思维
整体思维也被称为系统的思维,是指学生在面对一个题目时能够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对于解决这类问题有一个思路,像是这个问题可以归为哪种类型?可以有哪些解决方案等等,比如学生在学到三角函数这些相关的知识时遇到的问题,那学生就需要想三角函数的这个问题到底是属于应用的问题,还是属于三角函数图像的问题。
4.类比思维
教师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是希望学生在面对不同的事物的时候,能够比较事物之间相似的性质,也能够分出。不同的性质找出来知识的共性,发现知识的本质,从而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够抓住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说,学生学习二次函数以及一元二次方程时,能够知道一元二次方程是一个固定的式子,而二次函数是X取值不同,Y的取值也不同的连续取值的方程的一种,两者既是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方法
1.培养好奇心理,激发思维的自觉性
在高中时期的学生好奇心也是比较强的,对于知识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也是比较强的,那么身为一名人民教师,就应当利用好学生身上的这一个特点,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因为在新课程改革以来,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那么教师提高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自然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得到提高。比如说教师在讲到不等式解这一节相关的内容时,那么教师就可以设置一个问题的情景(此处举一个具体的情景),来激发学生对于知识探索的兴趣,让问题显得有挑战性。
但是教师在培养学生好奇心理激发学生对于思维的自觉性的过程当中,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所设置的问题或者情景要有目的性,教师如果想要培养学生对于不懂事的认识,就要和不等式相关,如果学到二次函数的时候,就要和二次函数相关和圆相关的知识学习就应该围绕圆展开。
2)难易程度适中。教师所设置的问题难度要适中的,不能太难,因为会花费学生很多,课堂当中的时间如果太过简单,又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
3)能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要有趣味性,能够让学生感到好奇,如果教师所设置出来的问题并不能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索欲望,那教师所提出来的这个问题就是无效的问题。
2.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有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够激发自我意识,主动想要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而数学学科有的一个特点就是严谨性,学生对于数学的概念理解必须要精准,并且完整,如果学生在这个学习的过程当中没有自己的自我意识,或者是对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很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呢?笔者认为只有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有主动性,因为学生在高中时期是需要得到教师及时的反馈和关注的,那么教师应当关注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成长和他们各自的特点,并且给予正向的反馈和积极的鼓励,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应当鼓励学生自己去完成解题的过程,因为当学生克服某一个困难时,能够收获一种成就感,心里面就能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也有助于学生培养对于学习的兴趣。
3.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多采用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如果只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很难激起学生的思考能力,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哪些教学方法能够激起学生的思考能力呢?笔者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最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就是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创设合作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当中,真正有效的教学不应当是让学生单纯的接受知识单纯的模仿和记忆,而是能够培养学生主动观察、交流、分析、判断等的能力,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自己能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自己的理解,建立起来数学的系统框架,所以我会创设一个有效的问题,来让学生通过合作探讨的方法,能够在探讨的过程当中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来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判断等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试着能够让小组里面的同学提出来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案,来开拓学生的思维。
2.注重反思总结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要学会自己去总结数学当中的规律,揭示问题的本质,从而也能够让学生对于知识形成过程,有一个更深的独特的理解,能够提高学生优化解题的能力。并且通过反思的过程,也可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动力,因为学生在反思的过程当中,能够跳出学生思维的局限性来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找出来更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并且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反思总结的过程当中,也是在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是需要父母和孩子还有教师不断努力的,持之以恒的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都是教师,也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以及教学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刘爱华. 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J]. 南北桥, 2017(10):12-12.
[2]林碧烟.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 高考,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