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存在问题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10期   作者:张红伟
[导读] 大力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推动广大教师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是适应新时期高中数学课堂和教学改革需要的必然要求
        张红伟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第一中学
        摘要:大力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推动广大教师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是适应新时期高中数学课堂和教学改革需要的必然要求。现阶段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老师们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积极将特色教学改革创新思路与高中数学课程加以整合,重塑高中数学教学结构。本文简析了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问题;
引言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已成为数学教师的必然选择。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数学教师已经开始逐步接受数学新课程的理念与教学方式,但在全面落实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与困惑。这些问题与困惑的解决,关系着数学新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1.1数学教学观念认识不到位
        “—切为了学生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智力、情感与价值观的统一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质。但是,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往往将“题海比术” 作为主要教学和学习方式,将数学教学等同于做题,使得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与新课程改革下倡导的建构主义思想相违背,不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脉络,难以促使知识体系化。同时,部分高中数学教师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学观念,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不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没有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难以调动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1.2教学目的不明确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导致教师都以高分数为目的来教育学生,不论是教学目的还是学生的学习目的,都是获得高分,这样的教学导致教师不明确数学的实际意义,学生也不知道学习的意义,甚至连学习内容都不了解。大部分学生在接受教师的传统数教学方法后,只是学会了做题和解题,并没有学会如何思考和总结,这就是传统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端。“应试教育”的应试目的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在数学教学中学生也没有得到思维的锻炼和素质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都缺少对所学内容的思考和探究,造成了高中数学教学很难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1.3不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三大目标之一,不但能够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愉悦性,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学科知识,感受数学独特的学科刺力,实现认知与情感的和谐统一。但是,高中教师在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时,往往选择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只重视数学知识和解题技能的传授,而没有安排情感教学时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重点、难点内容,很少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导致数学教学枯燥乏味,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得不到丰富的情感和学习意志锻炼。
1.4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动因认识不清楚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已经成为数学教师的一种自觉,但许多数学教师不知道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改革,认为自己长期以来就是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 教学成绩优异,为什么要求改变呢?比如说有的教师所教的学生在高考中成绩斐然,也深受学校、家长与学生的欢迎。尤其是一些示范性高级中学的许多数学教师,更是如此。要求优秀数学教师做出变革,他们会感到困惑。这里的一个问题是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仍然以高考为标准来衡量教学的优劣,以高考成绩来衡量教学水平,教师仍然以应试教育的观点来思考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主要的出发点与动因是从国家与民族的长远发展与进步出发,在反思与总结了我国基础教育的现实,比较了世界各国的教育之后所提出和实施的,“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动因。反思我国的基础教育实践,与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进行比较, 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对于学生的培养存在着许多问题与误区,尤其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动手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方面明显不足。
二、应对策略
2.1加强课程研究与联系
        学校和教师在进行教学前,要对所教学的内容和目的进行深刻的研究和分析,只有明确了教学目的和教学手段,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最好的数学成效。新课程改革实现了教学目标的不确定性,突破了传统的考分制教学,提倡学生多元化发展,在理论基础知识牢靠的前提下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这样不仅提高了考试分数,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细节,根据教学目的进行教学方式的联系与改善,这样才能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2.2培养和睦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以人为本,强调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尊重学生,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形成和睦的学习氛围。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还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和意愿,应该以循循善诱代替传统的体罚打骂,以关爱呵护代替传统的听之任之、放任不管,只有尊重学生的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戴和拥护。在和睦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进行教学,教师才能够传道授业解惑,学生才能够热爱学习。
2.3改变教学方法
        改变教学方法不仅要让学生熟知概念、结论以及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等。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将行为与思想并行,既要有教师的指导以及讲授,还应该让学生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要设立相对应的情景模式,进行情景模拟工作,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的解决方式,从而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对于不同的内容,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比如,可以采取调查研究、阅读理解、撰写论文等方式。要求学生能够更加重视其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鼓励学生努力思考问题。
2.4评价与拓展
        评价与拓展也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是总结学习成果的最重要阶段,能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由于原先课堂讲授的内容被翻转到课前,课堂上用于师生互动交流的时间得到了极大的延伸,教师对语言知识的反复息结,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内化。评价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多维度,不仅仅教师对学生评价,还有学生自评、生生互评。评价项目包括课前和课中,课前主要是对学生练习成绩和提出问题情况进行评价,课中主要是对语言知识的运用、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小组合作表现以及成果展示的评价。
        教师还可以根据单元内容布置拓展项目实践任务,并从网络资源、其他教材和图书中,搜集、整理课程相关的多种资源,供学生课后延伸学习和实践使用,学生可以将拓展学习的总结和拓展模拟商务交流项目的视频发到教师的邮箱,记入期末总评,优秀的拓展项目还可以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内容。
三、结束语
        面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最为关键的就是教学,大幅度地提高高中教师的专业能力,全方位地提高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的信心,在课程改革的能力以及教学目标上下大功夫。不仅要接受新事物。新理念还不要落实新课程目标以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从而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
        【2】涂荣豹.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基本状况的调查研究【J】.数学通报, 2007, 46 (8):11 -15 .
        【3】邵光华, 陈雪梅.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效果的初步调查与研究【J】.数学通报, 2007 , 48 (4):17 -21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