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群工作处
摘要:隐性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极强的耦合性,将隐性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各环节,一方面,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有利于透过成熟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润物无声地影响高校青年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文章试图从隐性教育的必要性解读入手,挖掘隐性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耦合机制,探究隐性教育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隐性教育;高校校园文化;耦合机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高等学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需求,而隐性教育则因其相对平等性、教育场域的开放性、教育方式的渗透性和潜隐性而具有润物无声的效果。将隐性教育有机融入高校文化建设全过程,势必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产生极大助力。其中,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建设工程能够与隐性教育交相呼应,产生强烈的耦合作用,从而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良好的氛围保障。
一、隐性教育的内涵特质
隐性教育就是通过间接形式“引导学生在学校教育性环境中,直接体验和潜移默化地获取有益于个体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的活动方式和过程”[]。隐性教育是一种相对复杂的教育方式,在思政教育过程中,隐性教育往往将教育目标隐藏起来,通过各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将教育内容渗透进受教育者的思想之中,并让其在受教育者心中慢慢沉淀,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隐性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弥补传统显性教育的不足。
隐性教育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受教育者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与传统显性教育不同,在隐性教育中,受教育者拥有更多的主观能动性,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的喜好和需求选择教育内容和方式,可以主导隐性教育的过程,受教育者能够在其中与教育者开展平等的对话交流。能够促进受教育者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使教育效能得到提升。二是隐性教育的教育场域具有开放性。与传统显性教育通过有计划的主课堂教育不同,隐性教育不局限在特定场所,它可以是学校、家庭、社会等任何场合。实际上,隐性教育更多地是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作用,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无意识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随时随地开展教育的目的。三是教育方式的渗透性和潜隐性。传统的显性教育方式主要是通过直接的、说教的、灌输性的方式向受教育者传达教育内容,隐性教育则是通过潜隐的、非正规的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渗透。在受教育者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中进行隐性教育。在隐性教育中,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都是被隐藏的,但这些目标和内容却潜在地通过受教育者的自我感知而获得。
二、隐性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大学生多处于青年时期,已形成相对稳固的个体认知和自我意识。因此,高校青年的思想教育难度较大,要充分考虑这一阶段青年的生理、心理特征,充分采用相对隐性的教育举措,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从而形成“春风化雨”般的浸润式效果。隐性教育的思政功能同样在于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灌溉效果,因此,教育性质与教育风格的一致性为隐性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耦合机制建立提供了可能。具体来说,二者之间的结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一)教师固本强基,筑牢理想信念
运用隐性教育的本质是为更好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高校教学岗位的教师来说,隐性教育是助推“课程思政”的重要抓手。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形势,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无论哪个学科,“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始终是高校教师要明确的问题。只有提升高校教师隐性教育运用水平,增强高校教师能力素质培训,强化教师群体意识,引导教师可以通过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起到身教的作用,才能不断加强隐性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立德树人的效力。
(二)优化校园文化,拓展教育外延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长期以来是学校建设和学生工作的重点。在关于校园文化的分类中也分为显性的校园文化和隐性的校园文化,比如各种学习生活设施、场所、标识等属于显性文化载体,学校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属于隐性校园文化的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比赛等载体,如果在不断优化基础设施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学校制度、人文关怀等隐性教育内容的水平,就能使学生置身正面导向的氛围中受到熏陶。比如优化利用校园宣传设施,在公告栏、宣传横幅,信息橱窗等载体上适时、适度、应景、图文并茂的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内容加以宣传,能在无形之中给大学生以心理暗示,增强学生的认同感,从而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立德树人的效果。
(三)师生充分互动,创新教育模式
当代高校青年多以“00”后为主,具有鲜明的群体特征,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他们对网络应用与新媒体技术的使用具有天然的敏锐性,也对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在现有的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隐性的相关内容,使隐性教育与课程思政体系充分融合,从而达到“1+1>2”的目的。
另一方面,切实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将隐性教育与各学科专业课、公共课、选修课广泛结合,探索跨学科思政理念,构建基础扎实、内涵丰富、育人有效的隐性教育课程体系,在主教学阵地形成“N+1”的教学结构,以隐性教育为方式,把爱国情怀、文化自信、人格塑造等思政教育与各类课程固有的知识讲解、技能传授有机融合,积极探索互动式学习模式,在校园内部呈现知识性、趣味性与体验性三者兼顾的互动场域,形成同研究、共讨论、勤互动的良好风气,从而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立德树人的活力。
三、隐性教育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耦合路径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进行隐性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一方面,从高校校园文化的实际作用出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隐性教育功能。另一方面,隐性教育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又有一定的指引作用。这两者的相互作用能够使教育客体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主体的思想感染。
(一)寓教于境,打造特色的大学校园环境文化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需更加注重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校园建筑应充分体现高校办学理念。校园雕塑应通过精心设计而富有感染力,校园绿化应通过巧妙布局具有文化底蕴。
一是高校校园建筑应体现办学理念,校园主体建筑是一所高校的外在形象体现,是校园文化环境的主体,具有较强的德育功能。通过校园建筑体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学理念,营造一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境,让大学生在无形之中受到熏陶和启示。二是精心设计富有思想感染力的校园雕塑。校园雕塑必须以大学生为主要目标受众群体,针对该群体的特征进行意境设计,形成思想正向激励。注重校园雕塑主题、空间、整体的搭配,形成主题突出、相互协调、正向引导的布局。三是巧妙设计具有文化底蕴的校园绿化。寓教育于花草树木之中,用植物的文化精神属性配合建设高质量校园文化环境。比如,白杨树象征着“伟岸正直,质朴坚强”的精神,竹表现着自强不息、顶天立地的精神,这些高尚的品德应在高校校园中得到含蓄的表达,以激发出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怀,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寓教于理,构建良好的大学校园制度文化
加强构建良好的大学校园制度文化,将隐性教育蕴含其中,彰显高校校园制度公平正义,突出校园制度以人为本,强化校园制度刚柔并济,管理、感化和陶冶学生。一是彰显高校校园制度公平正义。高校校园制度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重要准则必须坚持公平和正义,坚持大学生与高校管理者、教职员工在校园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因学生的家庭条件、性别、民族等因素在制度的执行上搞差异化和特殊化。确保制度执行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这是高校获得公信力的基础,也是校园制度发挥育人功能的保证。二是突出校园制度以人为本。制度的制定应尊重学生的价值、维护学生的权益,起草制度应广泛听取学生意见,例如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论证会,或征求意见稿等形式,广泛收集不同观点和建议。校园制度文化的创建者与执行者,应树立为学生发展而服务的理念,听取多方信息,以多角度的思维处理校园生活中的问题,凸显以人为本。三是注重大学校园制度刚柔并济,努力做到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管理与信任相结合。让大学生产生对制度的认同感,引导学生自我约束,将校园制度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合力实现制度育人。
(三)寓教于行,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行为文化
校园中的社团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表达能力。一是积极将隐性教育内容融入社团文化活动之中,例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文知识讲座、书画展览等活动中,拓宽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强化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能力素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举办特色校园庆典活动。庆典活动是隐性教育的重要载体,高质量的校庆、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能启发思考、净化心灵,多年后成为学生时代最美好的回忆之一。三是倡导节约理念,树立校园新风。校园主要媒体要大力倡导节约理念,反对铺张浪费,督促大学生逐渐认识到节约的重要性。开展主题为“倡导节约、反对浪费”等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引导大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推动校园树立节约新风向。
(四)寓教于心,培育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
精神传统是一所高校的精神家园和文化气氛,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强动力。一是要深化校训内涵。校训高度概括了高校办学理念,其无形的凝聚力、感染力,如春风化雨般影响着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例如,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含义为君子自励如天体运行一样刚健不息,不应见利而进,知难而退,而应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同时,君子应如大地一样厚实和顺,容载万物,以博大的襟怀,吸收新文明,改良现社会,促进其发展,以宽厚的道德,担负起历史重任。这样的办学理念,深刻的内涵,能时刻提醒学生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隐性思想教育的目的。二是要认真梳理高校校史素材。办好特色校史展览,编撰通俗易懂的校史文化读物,帮助大学生了解校史,凝聚爱校荣校情怀,投身助力高校发展。三是要塑造良好学风。学风主要表现在学习目的、态度、方法和纪律等方面。将隐性教育功能与大学学风建设相结合,有利于大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自我心理调控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四、结语
深化隐性教育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耦合机制研究,不仅要重视物质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建设,还要充分认识到高校校园文化对人才培养的隐性教育作用,把握高校学生心理特点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形式,为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贾克水,朱建平,张如山.隐性教育概念界定及本质特征[J].教育研究,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