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与初中语文深度学习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第10期   作者:罗广秀
[导读] 就语文学科而言,一方面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同时,部分知识又有零碎性的特点,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语文知识的难学而又不容易记忆的现状
        罗广秀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双语学校       250200
        摘要:就语文学科而言,一方面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同时,部分知识又有零碎性的特点,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语文知识的难学而又不容易记忆的现状。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由浅入深的开展深度探究,从而建构系统的知识结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从最新研究成果看,结构化的思想可以使原本分散而零碎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并在学生头脑中进行重构,从而完成在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过程中降低知识的难度,提升学习的深度。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初中语文;深度学习
        一、大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
        诚然,一个单元有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同样,一个大单元也要有一个大单元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大单元整体设计,进而有效地实施大单元教学。众所周知,语文课程标准将教学目标明确地划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大单元教学也不例外,其中知识与能力层面,主要由学生在阅读大单元所有课文中,初步整体感知。完成字词的音形义,作家作品介绍,段落的划分和重点语句的圈点标注等。过程与方法层面,则要求学生学会、理解、应用知识,即能分析句子含义,概括内容,掌握写法,理解主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则要求学生重构拓展知识,即各课文之间的横向比较,并向课外延伸。完成同类作文写作。在达成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进行高级思维训练,使其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积极探索现实社会,提升个人的价值取向,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二、大单元教学预评估策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作用。但也不可否认其受先前学习经历和知识储备的影响,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尤其是对生活知识、概念等有着自己独特的认知。这种认知在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会自然而然的形成先前概念。在进行深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就会显露出来。因此,我们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状况,采取预设教学的策略。以此才能尽量避免可能出现的偏颇,从而有针对性的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并给予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使其在大单元学习中,创造性地发展自我,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为此,可采用访谈法、学案法、问卷法等,对学生的先前概念进行评估。
        三、结合大单元开展深度学习策略
        既然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又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发展状况,那么教师就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大单元教学的作用,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从而不断深入探究知识。
        (一)师生结构化教学策略
        不可否认,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所以,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在和学生的积极互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建构起自身系统的知识结构,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提高自己的综合学习能力。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在课堂教学中,立足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他们原有的知识结构,使其在知识的迁移过程中,自主探究知识间的关系,建构起新的知识体系。
        1、激活原有经验
        任何知识的形成,都离不开生活。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各学科的知识也是如此,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因此,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应该在生活即知识,活动即教育的理念指导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激活其探究兴趣。在教学《岳阳楼记》一课时,为学生创设了如下教学情境:“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好朋友,当你的一个朋友意志消沉,你不忍看到这样有才华的少年自甘堕落,你将怎样劝勉他,才能达到你的目的呢?”如此一问,自然会点燃学生的探究兴趣。一些学生就会将生活与学习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学习兴趣,为开展深度学习做好铺垫。


        2、整合现有信息
        诚然,大单元教学要求我们,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对相关知识加以整合,从而完成知识的结构化。要注意的是,深度学习要求学生将新旧知识有机联系在一起,从而建构起完整而系统的知识结构。比如我在教初中第五册文言文大单元教学时,要求学生将每篇课文的作者处境和表达的思想境界相比较,并和以往所学相类似的文章联系在一起,探究作品思想境界的高下。这样学生就会在新旧知识的课文的探究中,实现知识的重构和整合,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二)学生结构化复习
        学习知识不可能一次性完成,有些知识须经过复习才能学会,才能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其实知识的转化是表层学习和深度学习的界限。教师只有立足所学内容设计相应问题,才能使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中灵活运用所学去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中将知识转化成技能。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作为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主要是结合学习和所教课文,布置相应的写作题目,才是提升语文能力的重要方法。然后再通过讲评课,深刻感悟单元的主题,使其在结构化的复习中完成认知,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师生结构化评价
        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通过教学评价,可以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深度。在大单元教学中,学生的深度学习目标是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我主要采用调查、作业、测验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深度学习效果的,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学习档案,跟踪记录其成长历程。
        (四)立足文本,进行有深度、多元化的思考
        教师在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中应正确把握“文本主义”与“读者中心论”两者之间的尺度。在深度阅读教学中立足文本是基础,超越文本应有度,在倡导“一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多元阅读理念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抓好阅读文本中的原型,珍视文本价值,认真倾听文本声音,体验文本内涵。在深度阅读教学中立足文本内容,挖掘文章的多义性、丰富性、开放性,既不要故步自封,局限在文本表层含义之中,同时也不能过分夸大扭曲文本的含义,应在文本想象空间范围内进行思想灵感的创作。
        (五)正确把握“双主”关系,探寻文本现实意义
        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现阶段素质教育提出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更多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与能动性。教学活动根本上说是一场沟通革命,没有交流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具有诱导、引导、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教师不应是“教书匠”,而是语文课程的开发者与建设者;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而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正确把握“双主”关系,采取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提问方式带领学生挖掘阅读文本的现实意义,可以启迪学生智慧,让学生真正将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带给学生更深层次的阅读启发。
        结束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已然不是一种向往,而是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学科核心素养。在这样的一种时代形势之下,对教学方法的变革势在必行。初中语文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科目之一。那么,如何利用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就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许昌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J].江苏教育,2021(45):30-33.
        [2]焦淼.深度学习视角下的语文教学研究——以初中语文课堂为例[J].科技风,2021(15):34-35.
        [3]朱迁.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建设[J].天津教育,2021(15):136-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