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以人为本理念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第10期   作者:叶杏根
[导读]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学校管理者,不单单要关注要学生的个体差异,还需要在学校管理中采取科学民主的手段来对全体师生进行管理
        叶杏根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联城小学

        摘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学校管理者,不单单要关注要学生的个体差异,还需要在学校管理中采取科学民主的手段来对全体师生进行管理。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满足全体师生的发展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从师生本身的需求出发,才能不断地提升学校管理的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基于此,本文章对以人为本理念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渗透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以人为本;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渗透
引言
        如今,我国的基础教育已经迎来了教育改革的春天。教育改革并不仅仅是教学方法上的转变,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上面的变革。这就意味着我们在进行教育管理,尤其是进行具体的学校管理当中,必须要改变过去的管理思路,需将以人为本理念逐步渗透于各个管理环节,利用教育性管理替代传统的控制性管理。具体来说,我们应当如何去顺应这一转变?本文就以小学管理为例,来分别谈谈怎样将以人为本渗透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当中。
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概述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逐步发展,小学班级的管理理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由传统的教学观念发展为如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传统的教学观念是以教师为课堂的主体,主要通过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的过程来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恰恰相反,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开展教学管理活动。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重视提高其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理念下的管理工作具备以下三个特征:其一,有效性。以人为本的教育给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提供了一个健康发展的空间,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发挥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大大提升了班级管理效果;其二,人文性。人文性与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相吻合,学生的德智体美都可以在学校提供的教育环境中得到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因材施教,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都可以建立在自身学习特点与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其三,灵活性。学校和教职工是要服务于学生的,因此需要转变过去硬性要求学生遵守班规校规的观念,把关注学生的现有能力与发展需求作为教学管理的重点,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动态班级管理模式。
二、以人为本理念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渗透策略
        (一)以民主平等的方式管理学校
        这意味着应当充分尊重每一个师生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来进行管理。所以学校管理者一定要改变那种“一言堂”的观念,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管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尊重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教师能够从中感受到一种尊重与满足,工作也会更有积极性。在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自主能动性;并且教学管理、日常管理和具体的教学工作的细节都要能够深入到学生中去,能够被学生所喜闻乐见,而且能够被家长接受与认同。

学校的政教机构和教师要采用各种形式,用正能量鼓励并激发学生奋发努力、积极上进,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意识和高尚的伦理道德情操,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等;同时,学校更应该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加强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比如采取一些有力的激励手段,使教师都能够热爱学习,愿意终身提高,不断地在理论学习和持续的实践当中充实完善自己,做一名学习型的教师。
        (二)加强师生沟通交流
        在工作中要激发教师做主人翁的意识,建立听课制度,学校管理成员每人每学期都要听课,深入了解教师课堂的教学情况。同时要有听课笔记,课后与任课教师交换教学意见,及时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听课的内容包括教学环境、教学秩序、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教师们可能会产生:这种听课制度是否真的能够提升教师教学质量、会不会是变相增加工作量的疑惑,面对这种疑惑管理者应当:“这种听课制度不仅仅是作为教师考核的一种方式,更多的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帮助各位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找出可能会存在的一些问题。最主要目的还是在于改善教学方式,让各位任课教师可以相互切磋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加强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跟家长之间良好的关系。让家长能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配合教师,日常教学中学校可以举办“家长会”来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通过这样的方式,全方面的了解学生,也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
        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评价极其重要,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将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例如,对学习行为不当的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要注重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可以采取激励、鼓励的评价方式,避免一味地指责、批评。此外,学生相互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评价的全面性,也能加深学生间的了解,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一定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注重细节,把握机会,以激励、鼓励为主,督促学生逐步改正缺点、弥补不足,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方式不断迭代更新的背景下,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提倡并运用,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特别是心理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教育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本理念的融合与渗透需要不断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转变教师工作态度以及工作方式,同时完善相关制度以及机制、营造出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这样才能有效带动学生积极学习与生活,真正促进小学教育管理质量得以提升,从而有效为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白久宏.探讨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渗透[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09):117-118.
        [2]李庆辉.探讨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渗透[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
        [3]蒋慧.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渗透策略[J].新智慧,2019(32):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