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学视域下师生主体间性关系构建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第10期   作者:凌燕
[导读] 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使教学的变革,而互联网教学的变革又将促进传统师生关系转型,以主体间性教育理论为指导,为互联网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凌燕
        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121000
        摘要 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使教学的变革,而互联网教学的变革又将促进传统师生关系转型,以主体间性教育理论为指导,为互联网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深入分析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师生主体关系的主体间性,重建互联网教学视域下师生主体间性关系,为互联网时代新型师生关系的优化和转型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视角,也为教育发展过程中和谐健康师生关系的形成提供了启示与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教学 主体间性 师生关系
        互联网时代是教育系统升级与变革发展阶段的拐点,互联网教育应用从融合阶段进入创新阶段[1],并在互联网时代实现高速迭代。互联网教育促进教育环境和学习方式等的转变,从而实现互联网教学变革。教学方式的改进将成为互联网教育系统的新常态,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也会随着互联网教育发生转变。传统认识论认为,师生是一种主客体的关系,但是在互联网教学中这种认识论日益显示出其局限性,在互联网教学视域下,传统师生教学主体的转型和优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借助“主体间性”理论,为互联网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主体间性教育理论
        (一)主体间性哲学理论
        16 世纪末至18 世纪初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给形而上学带来冲击,人们希望找到一条能够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解决之道。为此学者们各抒己见。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命题由“我思”或“自我意识”出发,点出“我在”的重要性。“这种哲学实现了从素朴的客观主义向先验主观主义的彻底转变。”[2](863) ,由此奠定人类思想史上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基础。
        为解决二元对立的问题,胡塞尔在其现象学中提出“主体间性”概念。胡塞尔认为“我就是在我自身内,在我的先验还原了的纯粹意识生活中,与其他人一道,可以说不是我个人综合构成的,而是对我来说陌生的、交互主体经验的意义上来经验这个世界的。”[2](878即主体与他者,进行经验感知意识上互相解释[2](858)。而后,胡塞尔发现“自我”需要走向“他我”,单数的“我”走向复数的“我们”,仅仅以“经验自我”走向“先验自我”不能够解决主体间的问题。因为世界是由 “我们”共同构成的, 是多主体间的相互建构及其对客观世界的共同建构。[3]世界不是我—他、人—物机械、单调式的关系,而是我们—你们、人—人平等、多向交互式的网络状关系。
        主体间性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和统一性,是两个或多个个人主体的内在相关性。” [4]主体间性哲学认为,主体间性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通过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相关关系。主体间性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统一体,而非绝对独立。主体间性哲学强调主体与主体间的平等性、和谐性,多级主体间通过交互对话的形式与人、与自然、与社会互联,打破传统主、客体割裂的状态。
        (二)主体间性的教育意蕴
        在教学过程中主体之争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上。主体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凸显教师或学生地位使其成为单极,无论哪一种表述都不能正确地表述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双主体教育理念虽然强调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不是单向、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意志,而是双向互动,但是以传统哲学为基础只能形成把学生作为客体对象来认识和目标主体来培养, 把客体的学生培养成主体的人, 发展学生客体的主体性等混乱逻辑和矛盾理论。[3]
        主体间性的教育理念则将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多个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相互依赖、相互合作,使教学成为一体,相互促进,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基于主体间的交往实现主体间的共同建构,交往主体间是一种主体间性的交际,交往双方的主体性是其根本属性。“教师和学生从来都不是知识的容器和输出、输入知识的机器, 都有知识建构和创新的潜能[5]主体性意味着交往双方在主体间性上能够平等地、自由地发展。交往双方之间的互动,是基于主体间性的互动,这种互动是交往双方的主体地位,在交往中有交往双方能够得到充分的尊重,能够在互动中得到更多的发展,真正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
        师生关系不是单纯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学过程也不仅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通过主体间平等的对话与交往,在主体间性的互动中共同成长。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缔造者,学生也不再是摇头晃脑的“储蓄罐”,教师与学生以交流的形式进行灵魂的对话,思想的交流,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真正的交往。
        二、师生主体关系的主体间性
        (一)师生关系的主客体二元对立
        在传统主客体二元对立哲学观中学生当作被教育者,教师当作教育者,教育过程看作被教育者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主客二分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上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学生则是教师传授的“权威”。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是主导和被控制的关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教育的状态,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被压抑甚至消灭,学生被动接受教育。长此以往,学生的主体性被剥离、被弱化,甚至出现被边缘化,教育权威被异化,教育的效果被虚置。这种教育思维指导下的师生关系被教育过程中机械、被动的教育关系所取代。
        可见,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方式对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存在种种弊端,对于这一问题有教育者早已识破,主张以学生为主体的改革。从教师主体变为学生主体,实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例如,与“教师中心主义”相对的由杜威提出“儿童中心主义”教育理论。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教育理论,将儿童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把学习和发展看成自然的过程和人类社会的结果。而教师陷入了“儿童中心”,不愿意承担起儿童的教学责任,对学生放任自流,教师的主动意识、主观能动性与教育效能感等却被忽视。在此情形下,教师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就显得不足。在教育理论中,不管是“教师中心主义”还是“儿童中心主义”教育理论,对于师生主体关系的论述都不尽完善,有失偏颇。教师和学生共同达成教育结果,缺两者中的任一主体都不可。
        (二)互联网中师生主体间性
        1.互联网教学师生主体间性表现
        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思维相结合走进教育,促使教学方式的变革,师生关系也发生变化。师生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而这种相互依存的主客体关系是互联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联是指师生双方在主体间性的基础上,师生之间通过互动,在互联网教学中形成多向互联的关系网络。主要表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的互动关系。
        师生关系不是一种单向的、线性的关系,而是多维的、动态的。教与学也是一个多维、动态的过程。师生之间的多维性和互联性使得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多元,教学的互动也更加复杂,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也不存在单线性的关系,这就使得师生关系的复杂性和教学的复杂性更加难以实现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互联网教学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单向地“在单个人手中”,而是“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动态、多维的互动。教师在平台上通过各种手段、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平台。学生借助互联网自主学习,积极主动便捷的与师生之间互联、共享。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互中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民主、和谐。
        2.基于互联网师生主体间性的教学交往
        教育源于交往,其本质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往活动。互联网教学依然如此。传统教学是在传统教育环境中进行,互联网教学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中进行,二者在本质上相同,都是交往。在互联网教学中学习者不再是教育者,而是在教育过程中与教育对象互动,与教育对象进行教育的交往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习内容更加丰富,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师生互动更加多样,学生的参与度更高,学习效果更显著。互联网中师生如何基于师生主体关系的主体间性进行教学交往呢?
        在互联网教学时代,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互为教学主体。互联网教学互动中教师和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双方在互联网中互为教学主体多向互动进行的。师生关系是多重的,学生也是互联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教师不能仅仅将学生当作接受者,还要将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去认识互联网教学的特点。其次,互联网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互动不是单向的,而是多向的。互联网教学中的互动是多样的,学生在互联网教学中的交流也是多样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多向而且多方面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使教师和学生的个性、特色、需求之间的关系发生更好的调节。
        三、互联网教学视域下师生主体间关系构建路径
        (一)创设平等自由的师生主体间关系语境
        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一种对话交往关系,在自由平等和谐的语境中对话交往。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教与学,也使学习环境不断优化升级,这为师生主体间性的生命成长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在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通过“互联网+学习环境”,实现了教学的互动与共享,促进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基于“互联网+”教与学的互动模式不仅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变化,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更好地促进基于“互联网+”的高效课堂教学。学习者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环境等都由传统的“秧田式”教室空间转变为以学习方式为主导的学习空间,并使学习环境更加开放、灵活、生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改变,与之而随,师生之间的交互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这就需要教师在师生交互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师生交互要体现“师生主导、生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特征,要以“互动”“生成”为基础;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师生交互的方式和策略;最后,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个性特征,以及对教育规律性认识和把握程度。
        因此,教师需要快速适应新环境并转变传统授课模式,运用信息技术增强教室中的现代设备辅助教学,使学生能够融入到新型学习环境中。同时在互联网教学中教师角色从传统的以知识权威自居的专门化角色向多元化方向转变,这就要求教师要抓住互联网教学的契机,转变教学方式,转变角色观念,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认识到个体的主体性在对话交往过程中不是从自身出发的,而是创设师生间民主平等和谐的主体间交互环境。
        (二)构建真诚理解的师生主体间性关系
        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思维发展,使每个学生在对话中都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观点与情感,鼓励学生的自主思考,发现并提出问题。重视互联网教学中师生交往的互动,促进师生共进发展教学是师生之间的教育交往活动。学生是教育共同体的重要成员,是教育者和参与者,是共同建构自身教育生活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在互联网教学中的交往对话,促使师生的交往互动成为互联网教学的有效方式。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在学生交往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在师生的互动交往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同时,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在教育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发挥学生的主人翁作用。
        互联网教学中个性化和智能化水平,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全方位服务和个性化需求,学习者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将拥有更大的选择权,逐步减少在学习资源方面对教师的依赖。但师生彼此之间仍需真诚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实时关注学生的反馈,增强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学生应逐步适应新兴的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教师和学生应逐步构建互教互学的关系。
        (三)构筑师生主体间关系的“合理管理空间”
        当前,国家以教育供给侧改革为突破口,试图通过逐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来提高质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和配置,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这里的优质教育资源除了优质的学习资源外,优秀师资服务也是教育资源中的重要组成。优质教育资源的获得与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个人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效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持续的努力,更需要教师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不断学习的能力。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才会不断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专业素养、专业品质,才能不断成熟、发展。
        因此,学校在应对教育管理具体举措时,应充分认识到教师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尊重教师的智力资源,保障教师的基本权益,着力构建新型的政校联动关系。当教师在这个空间里个人需求和利益得到满足后,才能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才能确保教育生态系统中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教育行政部门也需加快对互联网教学的建设力度,以互联网教学和主体间性教育理念为基础,以主体间性教育理念为支撑,实现互联网教学与主体间性教育理念的有机融合。
        未来大众所期待的教育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人全面发展为基本宗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教育,即全面发展的教育、个性化教育和终身教育。和谐的、平等的、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对互联网时代乃至今后的教育改革必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教育进入了以互联网教学和主体间性教育理念与实践深度耦合的发展模式,这种新的发展态势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对互联网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建构和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产生深远影响。教师要善于发挥互联网教学的优势,以学生的个体发展为根本宗旨,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陈丽,李波等.“互联网+”时代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新趋势和新方向[J].电化教育研究,2017,(5):5-12.  
        [2][奥地利]胡塞尔:胡塞尔选集(下卷)[M],倪梁康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
        [3]郝文武.师生主体间性建构的哲学基础和实践策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5,( 4) : 15- 21.
        [4]尹艳秋叶绪江.主体间性教育地个人主体性教育的超越[J].教育研究.2003.(2).
        [5]吴岳军.传统师生关系的透视及其现代转型[ J] .现代教育管理2010,(1):73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