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召远1 杨圃2 王天时3
1浙江音乐学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0024
2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3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纵观世界单簧管艺术的发展,至今最普及的单簧管乐器有两种—德式单簧管(Oehler System),和法式(Bhem系统)单簧管,虽然当代德式单簧管使用范围远不及法式单簧管,但其艺术作品中的德奥音乐却在古典音乐作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此论文针对于这两种乐器的演奏方式方法与结构上的不同展开比较研究。
关键词:单簧管;黑管;法式单簧管;德式单簧管;单簧管演奏;
单簧管的历史发展
对于簧管类乐器鼻祖,最早有图片考证的是古希腊时期的奥洛斯管(Aulos),此管为双簧乐器。而单簧管的鼻祖要追溯到巴洛克时期的沙吕莫管(Chalumeau),“Chalumeau”是一个法语词,它的意思是“带有两个簧片的风笛旋律管”。这是一种欧洲民族乐器,早期一共八个圆柱形音孔(管身类似80后人小学演奏的竖笛,乐器正面七个孔,后面一个孔),笛头与哨片与现今类似,但尺寸不同,同时木质与现今大多使用的乌木不同,而是黄杨木。沙吕莫管活跃于17世纪到18世纪的音乐舞台,17世纪后期传到德国,18世纪时,由一位长笛制造师Denner进行了改进(约翰 克里斯托弗 丹内 Johann Christoph Denner 1655-1707)。他认为它与Shawm(英语)、
Salmoe(意大利语)和Schalmei(德语)是一样的,是起源于古埃及的一种古老乐器。他在沙呂莫管的基础上增加了管身正面上方的A键,以及管身背面的十二度泛音键,使得单簧管能够演奏出更广的音域,这就形成了最早期的单簧管雏形。之后丹内的儿子与单簧管演奏家巴托尔特(Barthold F ?-1766)将管身做了加长,并增加了左手的最低音E键;德国乐派的创始人,波西米亚单簧管演奏家约瑟夫比尔(Josef Beer 1744-1811)[ Michel Yost 米歇尔 约斯特以及Heinrich Joseph Baermann贝尔曼的单簧管老师。]安装了第四个和第五个按键,增加了四个音(低音升F,降A);
到1791年由法国单簧管演奏家,巴黎音乐学院教授,格扎维埃勒费福尔(Jean Xavier Lefèvre 1766-1829)给这一乐器增添到第六个按键。至此,单簧管这个新兴的木管乐器历经了一个世纪的蜕变,从丹内到勒费福尔等人的悉心调校,结构发展日趋完善。莫扎特晚年对这个乐器也是喜爱有加,其中单簧管最著名的莫扎特A大调协奏曲就是莫扎特晚年倒数第二个完整作品(最后一个是安魂曲),同时也是他首先将单簧管应用于乐队中。
19世纪初,单簧管演奏家伊万·缪勒(Iwan Mueller 1786-1854)经过深入探索,于1812年成功的研制出调性完全的十三键单簧管,他不断尝试改进新的按键系统来改善乐器。当时的单簧管使用扁平的金属铜板覆盖音孔,用皮革当内垫,皮革材料的气密性不甚理想,会产生漏气,为了减少漏气必须将按键的数量保持在最低限度,意味着单簧管转调和演奏升降音必须通过复杂的指法来进行,这些指法很难进行快速技巧演奏,而且音准不好。Müller的解决方案是给皮革中填充垫子。这些垫子将“凸出”,从而与音孔更加吻合,将键孔封闭得更加严丝合缝,因此,在此技术的加持下,可以在乐器上开发使用更多数量的按键。除了指法系统和毡垫之外,Müller也是金属卡子的发明者(取代了过去使用的麻线,细绳和金属丝,如今仍在部分德系或者古乐器使用),他也是最早采用哨片与下唇接触发音的演奏家之一,在此之前,单簧管演奏都采用哨片与上唇接触发音演奏。
在19世纪,欧根·艾尔伯特(EugèneAlbert)(1816年4月26日至1890年5月11日)比利时的单簧管乐器制造商,1839年,他对伊万·穆勒(IwanMüller)的13键单簧管进行了改进,先是在下节中指与无名指处增加了两个圆环键,以此带动下节右后方处的新开孔。这就是13键/ 2环的单簧管。同年,基于Müller的修改和阿道夫萨克斯(Adolphe Sax)的圆环键,阿尔伯特在上节又增加了两个圆环键,从而形成了13键/ 4环的单簧管。据报道,他的乐器“比当时的Bhem系统具有更好的音色和音准”。但是,他的乐器几乎都是音高标准为A=452,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很少有专业的演奏家使用他的乐器。他的儿子(EJ Albert)制作了很多A'= 440的单簧管,所以他的乐器一直活跃到20世纪末。之后Oskar Oehler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再次改进使之更加完善,并形成了欧勒体系(Oehler System),也就是我们如今常说的德式单簧管(Deutsche System),逐渐取代阿尔伯特系统。目前,我们仍然能够在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和土耳其民间音乐中看到由Klezmer和Dixieland风格的单簧管演奏家使用Albert体系单簧管,因为它易于敲打无键音孔发出特殊声音。
法式单簧管与德式单簧管的由来及结构特征
法式单簧管是19世纪,巴黎音乐学院单簧管教师Hyacinthe Klose与Louis-Auguste Buffet合作,在借鉴了德国制琴师Theobald Bhem为其长笛设计的勃姆按键体系后,研发出的新型的勃姆按键系统单簧管,也就是我们如今的法式单簧管,这个乐器于1839年首次面世。
法式单簧管有着相较于德式单簧管更为简洁的结构体系,没有德式单簧管那么复杂的机械构造,重新研发的按键体系对于指法也更为简单,应对后世作曲家创作的越发困难的演奏技巧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拥有较小的內膛尺寸和管壁厚度,减少了对气压的要求,演奏起来更为轻松,相较于传统德式单簧管的音色也更为宽松,表现力上更适应演奏急速发展的浪漫主义之后的各风格作品。
我们俗称的德式单簧管名为欧勒体系,是由奥斯卡欧勒(Oskar Oehler)开发。该系统基于Müller系统,增加了音孔并且纠正音准和声学缺陷,尤其是下节交替使用的音符B和F。该系统比Bhem系统具有更多的按键,分21键,23键,27键与29键,在Voll-Oehler系统中多达29个(全Oehler系统),笛头和哨片也比伯姆单簧管更窄更小,从而导致声音略有不同,音色更为集中。它主要在德国和奥地利使用。主要发展包括专利C键,低音E,F校正,F / B校正。
为此,我专门测量了具有代表性的布菲(Buffet)的Tosca bB单簧管,塞尔玛(Selmer)的Recital bB单簧管与德国品牌施万克(Schwenk&Segalkd) 的法式bB单簧管(型号1000+)和乌利兹(Wurlitzer)100cs德式单簧管的上节尺寸,做比较说明:
布菲的Tosca :管壁直径尺寸为2.95cm, 內膛直径尺寸为1.4cm。
塞尔玛Recital:管壁直径尺寸为3.15cm,內膛直径尺寸为1.3cm。
施万克1000+ :管壁直径尺寸为3.05cm, 內膛直径尺寸为1.52cm。
乌利兹100cs :管壁直径尺寸为3.05cm, 內膛直径尺寸为1.52cm
上节长度均为22.4cm。
由此可见,布菲的Tosca作为传统法式单簧管代表,尺寸保持了法式的特点;而塞尔玛的Recital是此品牌的特殊型号,特制加粗加厚,但是內膛更小,吹过这个乐器的的演奏者一定会体会它极其费气的特点;施万克与乌利兹这两个德国重量级品牌,从尺寸的统一不难证明,无论德式按键还是法式按键,德国品牌对于德奥单簧管传统音色的传承始终不变。
众所周知,音乐家自古都是稀罕物,而单簧管演奏者相较于声乐或者钢琴来讲更是少数的,因此,单簧管的制作,尤其是顶级乐器制作是一项非常保守的行业,同时又需要极其熟练的工人来完成许多手工工艺环节。单簧管的制作工艺共分为四个步骤:管体处理-音孔制造-按键制造-组装按键。首先,在收获原始木材后,木材长度在3-4英尺(1-1.2米)之间,首先必须经过风干,防止后期翘曲。之后被分为长条状矩形块,喇叭口呈金字塔状,然后经过工人用车削内膛的机器在坯料上钻出內膛,再抛光,之后进行第二次风干,风干过后加工成精密尺寸,然后上色。在钻孔方面,首先每一个音孔的尺寸是不一样的,而且需要极其精密的工艺,为了实现精确的形状,它们是从内部进行削切。按键的制作早期是用手工制造,后期变成压模铸造,之后镀镍或者镀银,如今还有镀金材质,然后抛光完成。最后就是组装,把按键通过两侧的小螺丝固定在乐器上,伯姆按键的联动体系普遍通过不同长短的螺丝固定,按键通过钢针弹簧或条状钢片用以打开与关闭,而欧勒体系单簧管的联动体系更为复杂,增加了许多六边形小螺丝作为调节作用。后在管身相接处安装软木用于组装后的稳定性,即可完成。
法式单簧管与德式单簧管的音色特点比较
对于当今全球的交响乐领域中,不同地域的职业乐团所演奏出的音色是大不相同的,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其中的一些乐器差异,例如定音鼓(鼓皮与鼓锤的不同),巴松(哨片的大小不同),低音提琴(小弓与大弓的区别)等。这些差异,带来的不仅是音色的区别,在演奏发音方法方面也有着极大的差异。在前文中,我们把德式与法式单簧管在结构方面的差异做了简单的剖析,这些区别造成这两种单簧管的音色上就有着明显的差异。
德式单簧管的管身尺寸相较于法式乐器有着更宽更厚的特点,但笛头却更小,因此通过进气口对气流的聚拢,而后传递到管身带来更为饱满的震动,使其发音的音质会更为集中,听起来会更加结实,在其音色中,有很明显的木质“芯”的特点;而法式单簧管的內膛相对较细,木质也略微单薄,因此,发音会更为轻松,音色上也更为宽松,柔和,而恰是这种宽松的震动,使其在音质色彩方面有着极大变化的可能,低音区可以表现出极为深邃宽广的声音,中音区可以吹奏出温暖的色调,而高音更是时而明亮,时而缥缈,着实变化多端,尤其是在表现力极度丰富的现代作品中,更是能把作品的色彩艺术展现的淋漓尽致。如果把德式单簧管的声音比作德国机械一般的统一,严谨;那法式单簧管就如同就如同大海般千变万化。
母语对法式与德式发音体系的影响
我们在比较单簧管的乐器发音前,要先聊一聊语言对声乐的影响。在声乐演唱的学习过程中,因为涉及到不同语言的歌词,母语对其发音的影响是极为明显的。我们单从美声唱法讨论,其中,意大利歌剧中的美声唱腔与德国艺术歌曲中的美声唱腔通过不同的音乐与语言区别下,所带来的听觉感受完全不同。因此,我们必须去了解不同地域的语言发音位置及特点,才能发现不同的语言发音对歌唱音色的区别影响。首先,意大利语为印欧语系中的拉丁语族,族中包括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此种语言的发音特点,多为口腔中发音点靠近前端,语速快,音节较短,较少吃音,其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及南美地区语言较为突出。而德语为印欧语系中的日耳曼语族,族中包括英语,德语,荷兰语等,此种语言的发音特点相比较而言,口腔中发音点靠后,吃音较多,其中欧洲地区的发音更为明显。因此,我们在听一些德国艺术歌曲的作品中,因为原本的艺术歌曲的抒情性,加上德语发音靠后的特点,会明显发现其更为柔和,且浑厚圆润的音色特点。而意大利歌剧中有极多的咏叹调,比如我们常见的威尔第男高音,演唱中的声音更加洪亮,穿透力强,再加上意大利语的发音特点,给人一种澎湃压倒式的视听感受。因此我们不难发现,语言对于地域性唱法的影响极为重要,这就如同方言对地方戏曲的影响一样,是有决定性的。
那么,语言对于单簧管的发音习惯也有着极大的影响,在这两种乐器的逐渐演变过程中,每一个乐器改造者都会或多或少的根据自己或是某些演奏家的演奏习惯来调整或创新更舒适的发音体系架构。法式现代(Bhem)单簧管的缔造者,就是两位法国人,Hyacinthe Elenore Klose 与Louis-Auguste Buffet ,而在前文中我们谈及,法语同意大利语一样,同为印欧语系中的拉丁语族,这种语言的特点之一,就是发音靠前,作为号称世界最美语言的法语,发音柔和是法语相较于其他拉丁语族语言的另一特点,这些特点都作用到了法式单簧管的演奏方法与音色中,演奏时口腔后点与喉部打开,饱满的气压在气流过程中保持柔和,结合法式乐器管壁较薄直径较大的特点,使得音质更为宽松,音色变化更为丰富。
而德语的发音特征非常接近德式单簧管的发音特点,德语中发音位置较为靠后,对于器乐演奏来说也影响颇深。在德语中“chen”的发音也与德式单簧管的发音方式极为接近。前文提及,传统德式单簧管管壁较细,管身较厚,笛头也更小,演奏时的气息阻力相较于法式单簧管更为强劲,这是演奏者感受最为明显的区别之一,因此演奏中需要更大的气压与更加集中快速的气流,才能通过较为细长且更为厚实的管身中产生足够的乐器震动,因此,在口腔后点舌根位置的调整更能加强气流,避免震动点的前移,使得音质的密度更为集中,不同音区的音色更为统一。
法式单簧管与德式单簧管演奏方式的比较
从中国单簧管事业发展百年来,所有的教育家与演奏家一直都是基于对法式单簧管(Bhem系统)的研究,少部分演奏家会使用德制法式单簧管(基于法式系统下根据德式按键体系稍作改进的单簧管,品牌如:schwenk&segelke,Leitner&Kraus),法式单簧管在近代全球范围内被广泛的普及,因其有着更为简便的指法,更为灵活松弛的发音技巧,更为丰富的音色变化,在完成一些高难度作品时会有着更为轻松且丰富多彩的音乐变化。而德式单簧管则秉承着稳定的音准,统一的音色,结实的音质等特点,虽然如今只在德奥及周边少部分地区还在使用,但依然受到全世界许多单簧管演奏家与学者的追捧。
对于两种单簧管的演奏方法研究对比,我们主要针对两者演奏方法上的不同来做说明,对于吹奏方法的相同部分,不做过多的文字解释,对此,国内多年来已有许多位单簧管演奏家与教育家根据自身经验总结了诸多科学实用的演奏方法文献。
比较两种乐器的演奏方式的根本上差异,主要集中在三点方面:
第一点,口腔位置发音点的不同。
因为法式单簧管有着宽松的音色特点,需要在口腔后点,也就是喉咙部位打开很大的空间,保证充足的气流通过喉咙处带来稳定且宽松的震动,口腔中舌头摆出类似拼音ü的发音位置,使气流于口腔中前端集中,与稳定的嘴型相配合,不可过紧或过松。因此,法式乐器的演奏方式会因为开放式的喉部使气压前置,也因此导致许多单簧管初学者出现嘴型太紧的问题,这就需要演奏者在练习当中注意好气压气流的稳定与嘴型的压力相互协调配合。
而德式单簧管的演奏是需要做到口腔气压点的后置。不同于法式宽松的口腔发音空间,为了满足德式音色中“芯”的稳定,要始终保持极强的口腔气压与气速,具体位置位于口腔上软腭及下方相对的舌根处,以舌根向上拱起,形成与笛头哨片的进气口相同的扁平状形态(类似HI的发音),对原始气压形成二次加压;而口腔前端则根据音区与音高的不同进行相对松弛的细微调整,尤其是嘴型的放松,通过稳定的后点压强配合着松弛的前端震动,带来内在的饱满与外在充满木质圆润柔和的音质特点。
第二点,高音区的“真假声”发音对比。
德式与法式不同的发音方式在高音区极为明显,我们可以通过法式单簧管演奏家们的演奏视频普遍发现,当演奏到达高音区时,可以明显的看到其喉咙处的扩大,喉头下压,这有点像我们用假声去歌唱,类似于泛音的发音,此方法可以带来极度松弛的高音音色;
而对于德式单簧管的高音区发音更像是在用真声歌唱,尤其是从小字二组的A及以上高音,更需要结合喉咙处半闭合的形态,把气压点往后上处调整,有点像京剧中的吊嗓,在演奏时把口腔中的气压点往后上方转移,把气流的流动轨迹往上颚处提高,缩小口腔空间来满足高音发音时乐器震动对气压气速的需求,同时嘴型依然保持极致的放松,此方法可以更好的保证高音区发音的稳定。
第三点,嘴型对笛头控制的发力区别。
因为法式单簧管发音方式的发音点较为靠前,因此对于嘴型有着更为严格的控制要求,因为前置的发音点会给嘴唇带来更大的压力,所以需要嘴唇包裹笛头时不能过于放松,防止气流外泄,左右嘴角略微向中间集中,同时又要保持松弛的发音,因此嘴唇的稳定控制力变得极为重要。而德式单簧管的演奏方法中,为了让容易产生咬合力的上下嘴唇能够彻底的放松,需要加强左右两侧嘴角的肌肉控制,同时向两侧拉伸,这样不仅可以让上下嘴唇的肌肉彻底失去对笛头哨片的挤压力,同时使口腔内保持乐器进气口相统一的扁平状气流轨道;在此基础上两侧嘴角肌肉微微向上提拉,更能够帮助音质的松弛与立体,保证音准的稳定。
这两种发音方法的嘴型基本上同为三点式控制结构,不过法式乐器演奏极为注重下巴的拉平,嘴角两侧的控制为辅;德式乐器在这三点的要求基本统一,嘴角两侧的肌肉控制相比法式演奏方式要求更为重要,以求更为松弛的嘴型。
总结
中国的单簧管经历了几代人的辛苦耕耘,进入了繁茂发展的今天,中国演奏家也遍布世界各地,不同的演奏理念与方法也层出不穷,对于当下学习单簧管的学生来讲,可谓资源丰富,因此,对于单簧管教育的长远目标考虑,我们不仅要把单簧管这门乐器演奏好,同时还要更深入的了解不同作品的风格以及它背后的文化,把每一部作品的演奏诠释要兼具个人风格的发展与作品风格诠释的准确性相协调,就像学习外语不能只是说的流利,口音还要是那个“味道”,真正做到在还原作品本身的同时再进行充分的二次创作。进入21世纪之后,因为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极大的加速了文化大融合,现今许多中国作品,甚至戏曲作品创作都加入了许多西方音乐元素,在中国如此迅猛发展的今天,习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更是体现在信息互联大发展的文化领域。我相信,在音乐学家深入剖析每一部作品的同时,演奏家的准确还原诠释,能够更真切的把那份“原汁原味”传递到欣赏者的耳中,使音乐这个世界“语言”真正做到互通有无,交流无间。
参考文献:
【1】 Altenburg, Wilhelm: Die Klarinette. Ihre Entstehung und Entwicklung bis zur
Jetztzeit in akustischer, technischer und musikalischer Beziehung. Heilbronn
1904.
【2】 Balk, Georgine: Die Klarinette im Systemvergleich. In: Instrumentenbau-Zeitschrift. 54. Jg. (2000). H. 11-12. 43-48.
【3】Dickreiter, Michael: Der Klang der Musikinstrumente. Klangstruktur und
Klangerlebnis. München 1977.
【4】吴佳男:试论单簧管指键构造的意义与改革发展的路径[J] 艺术教育2020,(06),93-96
【5】Cary Karp: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Clarinet and Chalumeau 。[J].Early Music,1986(4).
科研项目: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单簧管演奏中的德式与法式特征性研究+Y202044786
作者简介:
王召远,1987.01,男,汉族,山西高平人,中央音乐学院,德国国立曼海姆音乐与戏剧学院,单簧管,硕士,浙江音乐学院,中级,研究方向:音乐表演
杨圃,1982.10,男,汉族,河北唐山人,意大利科莫威尔第音乐学院,声乐表演,硕士(博士在读),陕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王天时,1990.04,男,辽宁锦州人,上海音乐学院,单簧管,硕士,杭州师范大学,初级,研究方向:音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