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途径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第10期   作者:潘正钦、韦梦霞
[导读]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得日趋严峻
        潘正钦、韦梦霞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深圳 518172 )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得日趋严峻。如何在实现高就业率的同时,提升就业质量、增强院校的就业竞争力,使毕业生能够迅速融入业界并受到行业企业的青睐和认可,已成为当前各高职院校高度重视并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职教育 就业质量  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目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经验再一次告诉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所有就业的问题,必须要从育人的高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打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1、加强制度、组织体系保障建设。
        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组织体系。实施就业“一把手”工程。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二级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二级学院党委书记)任组长,同时建立院、专业两级就业工作队伍,确立统筹协调、层层落实的工作体系。构建和规范毕业生就业工作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了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网络;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助贫困大学生克服就业障碍,成功就业。
        积极践行实习就业一体化,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学生顶岗实习期间,院方、企业共同制定实习要求和培训计划。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顶岗实习及就业。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拓宽就业道路,充分发掘校友的社会资源,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2、深化教学改革,构建“1+N+X”产教深度融合的专业群分类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建立完善“1+N+X”(“1”是指1个校企共建的人居环境保护和建设产学研平台,“N”是专业群在课程体系与岗位设置、课程设置与技能证书、实践教学与企业生产、科研与企业研发、能力考核与技能认证等5个方面的融合,“X”是专业群优质就业方向)产教深度融合的专业群分类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了以学生为主体,满足个性化发展的专业群分类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材。通过各类兴趣小组和课题组形式实现个性化培养,培养专业群工程师型、创新型-创业型等高职应用人才。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紧跟当前人才需求特点。
        突出工程类学科课程特点,增强专业内部之间的联系,形成以工程类“职业岗位相关、技术(技能)基础相近、专业基础相通”为主、以“资源共享、行业业务相连”为辅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4、深化校企合作,构建“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邀请企业从专业定位开始,全程参与专业建设,专业不断地调整专业标准和教学标准,为企业量“身”定“做”高质量、高技能的专门人才。

经过磨合、调整,以课程教学与岗位教学相融合、学校与企业融合、工学结合为特色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保障学生就业质量,不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训项目设计,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来增强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力度,提高学生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等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保障学生就业质量。
        5、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
        完善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中心环节,内容涉及课程体系、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师资队伍、教学过程管理等,其改革与建设水平是衡量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应致力于在已有课程建设基础上,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不断完善课程建设,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能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
        6、合理安排教学,将就业教育贯穿学习过程。
        从学生入校开始,各专业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专业认知教育,让学生从一入校就明确就业的区域、行业、岗位三个定位,知道未来职业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明白自身素质与未来职业需求之间的差距,明确在校期间的努力方向,把在校学习与就业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自觉地将学习与就业对接。一年级着重进行职业生涯认识与规划。二年级着重基本能力的培养。三年级着重开展择业方法及技巧的辅导。
        7、通过加强开展“第二课堂”,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职业岗位要求高职毕业生具有较高的素质,既要有很高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要具备安于一线工作的意识和素质,还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和较好的心理素质。学生通过参与学习在加强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全面素质的培养。通过活动组织参与、情感陶冶和行为训练,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培养其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使之得到包括身心素质、科技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职业技术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开拓创新精神。总之,将素质教育融于各类文娱、体育竞赛活动的组织参与,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之中。通过加强“第二课堂”教育活动,使学生从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而实践学生高质量就业。
        
        
        作者简介:
        姓名:潘正钦,性别:男,出生年月:1985年9月,民族:壮,籍贯:广西南宁,职称:初级,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含二级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交通与环境学院。
        姓名:韦梦霞,性别:女,出生年月:1986年10月,民族:壮,籍贯:广西河池,职称:中级,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含二级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后勤基建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