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路径探究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第10期   作者:刘思奇 李冰
[导读] 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在新时代发展的今天得到好的传承和发扬,这一课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刘思奇  李冰
        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沈阳 110034
        摘要: 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在新时代发展的今天得到好的传承和发扬,这一课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正是教育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要让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文章立足于此,主要探索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如何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教育实践。
        关键词:地方高校;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精湛且品类丰富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漫长的农耕文化历史, 以及56个民族多元化的文化生态, 成就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域文化和精神特质的重要载体,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见证与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相关的实物与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脱离劳动人民的生产方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自然环境与历史条件的变化的情况下,各个群体在运用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创新。目前由于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日益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迫于生计以及各种条件的制约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失,而同时现代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兴趣已不复从前。
        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全省各地, 技艺精湛且品类丰富, 诸如二人转、皮影戏、沈阳相声、初春枝满族剪纸、哨口高跷、核桃微雕等, 它们的影响力覆盖全省乃至全国, 是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双重载体。沈阳是一座有着7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东北大鼓、唐派京剧艺术、辽菜传统烹饪技艺和锡伯族民间故事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边饺子、沈阳相声等更是远近闻名。
二、高校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教育实践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高校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拥有自身的思维、文化和创新优势,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上有其不可小觑的能量。地方高校作为地域文化研究与传承的教育中心, 聚集了区域内众多资源, 在地域文化传承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成为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主要阵地, 承担着引领和推动地域文化发展的重要责任。并且高校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与高校学生,传承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对其进行创新性保护,不断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要在高校校园中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环境。高校可以利用人才密集与科研优势, 对非物质文化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 并转化为教学资源, 与学校教育教学相结合, 传播优秀历史文化, 培养新一代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土的文化、百姓的文化,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传在内容选取上应特别注重地方特色,这样学生们才会更容易产生共鸣。在高校校园中,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构建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台,通过互联网、微信等进行宣传。采用多种方法让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地在活动中展现出来,这样高校学生们才能真切地受到文化的感染。
三、地方高校构建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
(一) 做好两大团队构建
        一是学术团队。地方高校学术团队的构建,有助于非遗保护传承理论体系的创建,也可避免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盲目性。团队学科结构可由传统的单一学科结构转向跨学科结构,成员结构可由同缘结构转为异缘结构。
        二是教学团队。构建“专业教师+传承人+专家”的教学团队。

有条件的地方高校可以采用“1+1”教学模式,即由一个专业教师和一个非遗传承人共同开设一门非遗课程,专业教师负责理论讲授,非遗传承人负责实践教学。同时邀请非遗研究专家经常性地开展相关讲座,进行理论提升。
(二) 探索多元课堂
        区域性非遗仅靠国家法定意义上的非遗“传承人”来传承是远远不够的,还需众多的有志者参与到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中来,地方高校学生就是优秀传承者的潜在人选。因此要积极探索各类课堂中的教学模式,构建区域性非遗课程体系。
        第一课堂是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可在第一课堂中设置区域性非遗独立式课程和渗透式课程。独立式课程指专门开设非遗类课程,可在相关文科类专业中开设非遗类的必修课或专业选修课,在全校范围内则可以开设非遗类的公共选修课。渗透式课程是指在相关课程中渗透进区域性非遗的内容。
        第二课堂以学生社团为主要形式。首先可组建一些专门性的非遗类社团,如戏曲社、茶艺社、木偶社、古琴社等;其次可在一些普通类的社团中有意识地开展区域性非遗项目的传承活动。
(三)夯实传承平台
地方高校区域性非遗传承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着重加强四大平台的建设:
        一是学科。整合相关学科,建立具有跨学科多元化特征的文化遗产学学科。地方高校可依托自身优势及本区域文化遗产的特征,建构本校文化遗产学学科的知识谱系和学科体系。建立相关非遗类研究基地。有条件的地方高校,可在此基础上建立非遗类的专业。
        二是实践基地。在区域性非遗原生地建立非遗教育研习基地,可为学生开展非遗调查、学习、开发等传承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也可为非遗的学术研究提供资源支持。同时在校内建立相关的非遗工作坊或实验室,积极开展各种非遗传承活动,可有效提升非遗传承的教学效果。
        三是学报。在地方高校学报中开设地域文化专栏,集中研究力量,对区域性非遗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式研究,形成相关研究体系,可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四) 做好最终对接
地方高校在区域性非遗保护过程中的最终环节,应是多向度地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进行有效对接。
        首先,注重成果转化。在对区域性非遗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地方高校要积极孵化优秀的学术成果,促进区域性非遗资源向文化产品和服务转化,为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理论支持。同时注重共建区域性非遗产学研联合体,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建立地域文化产业“孵化器”,为非遗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平台。其次,加强文化服务。地方高校要积极开展区域性非遗服务工作,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社区,可采取校地合作、校区合作、校县合作、校企合作等形式,以区域性非遗培训服务、咨询服务、展演服务等为手段,有效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文化资源, 是地域文化和精神的重要承载,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见证或文化资源。高校在人才培养、教育环境和创新平台等诸多方面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更为重要的是高校集中了诸多学科的高层次研究人才,能够帮助非遗技艺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整合相关学科领域,突破原有束缚,广泛传承,创新发展。高校与非遗传承人应携手并肩,通过合作,改革非遗教学方式,营建人人知晓、热爱、学习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平台,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基因不懈努力。
作者简介:
        刘思奇,女,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
        李冰(通讯作者),女,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环境设计专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