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民 史岩
(珠海科技学院 广东·珠海 519041)
摘要: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民办高校学生的爱国意识、爱国行为和爱国能力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分析民办高校学生爱国意识的现实情况,基于提升爱国意识,提出了综合内心激发、行动践行和能力养成的课程思政三步走展开策略。
关键词:民办高校;课程思政;爱国意识;提升策略
当前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民办高校的学生主要通过高考、专升本等渠道进入大学,个体情况差异较大,具体体现在爱国意识、爱国行为和爱国能力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提升民办高校学生的整体爱国意识,进而内化为刻苦学习的自觉行为极其重要。
一、爱国意识的现实内涵
爱国意识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涵。现阶段对民办高校学生而言,爱国意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
中国富饶辽阔的疆土、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铸造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这是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心理保证;而中国的辉煌建设成就,中国智慧、中国贡献凝聚起的强大国家荣誉感,是我们在国际竞争中保持强大自信的有力支撑。
2、报效国家的感恩意识
爱国意识是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思想情感,它与为国奉献、为国尽责紧密相连。对民办高校学生而言,为国奉献就是要树立起报效国家的感恩意识,培养出为建设祖国而不懈努力的意志品质。
3、刻苦学习的奋斗意识
一个国家要在当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创新求强、不懈奋斗。因此,对民办高校学生而言,爱国意识还体现在刻苦求学的奋斗意识,踏实学好每门课,坚持不懈锤炼建设国家的本领。
二、民办高校学生爱国意识情况分析
与其他高校的学生不同,民办高校学生具有如下特点:家庭比较富裕;自我管理能力参差不齐,对游戏等休闲活动关注较多;学习专注度有待加强,刻苦学习的自觉性有待提升;有一定的等和靠思想,求强求精求新的奋斗精神较欠缺。正是由于这些特点,民办高校学生在爱国意识养成和塑造方面呈现出如下情况。
1、缺乏比对的闲适生活使爱国意识入脑入心不够
民办高校学生从小学、中学乃至进入大学,基本是在缺乏比对的闲适生活中渡过,强大国家创造的和平、幸福生活环境,使学生的日常生活波澜不惊。“不识庐山真面目了,只缘身在此山中”。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国家伟大,进而自觉激发出爱国热情还不够。具体体现为思想波动大,辩伪能力弱,思想定力不足。
2、父母呵护下的安逸生活使报效国家的主动担当精神有待提升
学生基本是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父母规划好了一切,学生按部就班照着做即可。也因此对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都认为是理所当然,感恩国家的意识不足。具体体现在热衷游戏、抖音搞笑视频、玄幻小说和肥皂剧,但为报效国家而努力学习的动力不足,爱国意识还没有内化为行动上的自觉。
3、长期的安稳生活使危机意识有一定的缺失
现实世界并不平静,中国潜在的威胁始终存在。但长期的安稳生活使学生的危机意识有一定缺失,较多地局限于自己的学业,看不到中国周边此起彼伏的危机,更洞察不到国家的安全威胁,进而对建设国家、强大国家的迫切性认识不足。
三、基于提升爱国意识的课程思政展开策略
课程思政的目的是立德树人,育人先育德,爱国就是最大的“德”。实施课程思政就是将各种思政元素,特别是将适合学生特点及所学课程特点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融入到课堂中,溶物细无声地激发出学生的爱国意识,并内化为行动上的自觉。而具体提升学生的爱国意识可按照三步走流水线方式,从内心激发、践行行动和能力养成三方面逐步推进。
1、爱国意识激发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从内心深处激发并不断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操。在具体实施时,可在各类课程中嵌入恰当的思政素材,并通过专门开设系列传统文化课程,进行国家建设成就、最新技术讲座等方式,大张旗鼓地宣传中国贡献和中国智慧,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和国家自豪感,进而激发出强大的爱国意识。
2、爱国行为实践
爱国的前提是树立起爱国意识,但关键是内化为自觉自愿的爱国行为。对民办高校学生而言,爱国行为就是为了建设国家而刻苦学习。具体要做好以感恩国家、报效国家为出发点的学业规划、专业课程学习、创新能力培养、优秀品德养成。爱国行为的践行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应保持行动的自觉并不断优化完善。
3、爱国能力养成
提升爱国意识的最终目标是形成爱国能力,也就是建设国家的专业能力、美化国家的服务能力、强大国家的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要求学生要珍惜大学时光,聚焦职业规划,积极投身实习实践训练,千方百计锤炼自己的专业技能。有了能力才有实现理想的可能,才能将爱国落到实处。
四、总结
民办高校学生具有自己的认知特点,其爱国意识可基于课程思政理念,采用流水线方式逐步推进,具体可从入脑入心的爱国意识激发和强化、以主动学习为表征的爱国行为践行和优化、以优秀专业技能养成为目标的强国能力形成和升华三方面渐进、稳步展开。
参考文献
[1]李程程,马伯一,王晓倩.新时代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意识路径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12):18-19.
[2]张红梅.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探析[J].国际公关,2020(07):117-118.
[3]陈秀春.高校学生爱国意识整体性培养模式探析[J].青年学报,2018(03):57-60.
基金项目:本文系珠海科技学院课程思政培育项目(项目编号:KCSZ2020005)、广东省质量工程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20010 )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小民(1968-),男,河北保定人,工学博士,珠海科技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和无人机测控的教学与研究。安基东路8号
史岩(1980-),男,吉林长春人,工学博士,珠海科技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通信技术和无人机飞行控制的教学与研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