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5卷10期   作者:沈光强
[导读] 阅读指的是对文章的浏览、分析,阅读能力指的是通过对文章的分析,体会文章真实情感的能力
        沈光强
        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凤尾镇芦子园完全小学 677799
        摘要:阅读指的是对文章的浏览、分析,阅读能力指的是通过对文章的分析,体会文章真实情感的能力。新课标改革要求小学生能通过阅读文章与文章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并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养、阅读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教师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要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为小学生制定更加有效的教学计划,促使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中 如何培养学生 阅读能力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课程改革工作的逐渐深入,生本理念的形成,让教师愈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也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重点。当小学生最初接触的阅读知识的时候,理解文章涵义的能力较弱,而且课上思维发散,难以将精神力集中在一起,进而导致整体的阅读教学效果不佳。对此,教师应该根据各个年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优化分析,及时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需要有相对来说较为安静的环境,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也应该营造一种较为安静的氛围,引导学生静心思考,沉浸在阅读之中,长此以往之下,学生就能养成热爱阅读、投入阅读的习惯。教师还能对学生进行鼓励,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作者写作的意图,促使学生对文章之间产生共鸣,理解阅读的中心思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能养成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不仅是对语文阅读能力教学有积极意义,更是对学生各项学科的发展有积极意义。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的时候,教师能让学生自主预习,将预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发现的知识点记录在阅读笔记上,课上,教师能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为学生答疑解惑,教师也能根据学生产生的问题作为教学的线索,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师也能利用《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历史背景等进行阐述,提升教学质量,课后,学生能将问题的答案写在阅读笔记上,也能将课后自己的心得进行记录,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
二、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开阔眼界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想要提高阅读有效性,就需要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扩展自己的阅读范围。而在阅读面方面,要求学生能够阅读更加广泛的书籍,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每周,可以开展读书交流会,汇报自己的阅读成果与阅读心得,分享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受益。这种阅读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将受益的书籍推荐给其他的同学来进行阅读。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承担的作用为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对自己欣赏的文章进行点评,从而开阔视野,活跃学习生活。例如,在教学《宇宙生命之谜》这篇文章时,教师可对其进行延展阅读教学。

《宇宙生命之谜》这篇文章是一篇科普文,在阅读时,学生除了欠缺兴趣和耐性之外,还缺乏理解能力。如果教师在课前给学生安排相关课外文章去阅读,学生在课堂阅读时的反应就会变得更加积极灵敏,对文章内容和语言结构的理解就会更加充分,同时对有关文章涉及领域的科学知识掌握得就更多。
三、生活化阅读教学
        语文教学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逐渐让学生懂得一些生活方面的道理,强化学生对外界的适应力,主动和周围人相互交流、沟通,而且语文中的阅读活动和现实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阅读是生活的一种体现形式,所以要想提高小学阅读教学质量,还需要教师主动向其中渗透相应的生活理念,展开趣味性阅读活动,主动丰富学生的思维,拓宽他们的阅读范围。一方面,注重课外阅读素材的积累,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受和体会生活,分析作者的创作思路,并鼓励学生自行写作,着重体现语文阅读教学的个性化特点。另一方面,生活中阅读,教师创设生活情境,降低阅读教学的难度性,帮助学生尽早突破阅读瓶颈。例如在《落花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按照新课程标准,主动融入生活理念,这是一篇非常贴近现实的文章,也是作者童年时期所亲身亲历的事情,采用“借物喻理”的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文字和现实的潜在关系。作者以“花生”为线索,阐述了一件什么事情?然后是略读,联系上下文想象“居然”一词存在的意义?接着让学生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走进作者内心深处,最后,教师要对文章进行总结、归纳,告诫学生:每个人身边存在的事物都能给人深刻的启示,也能从中学到道理,生活中诸多微小事物中都有自身存在的道路和含义。而教师组织一些趣味性的阅读活动,基于生活层面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力,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深化学生的情感认知意识。
四、阅读与习题相结合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阅读能力最终还是要服务于题目。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单单只要求学生阅读,而要将阅读和题目结合起来。不能将阅读能力与解题能力割裂开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布置一些阅读理解的题目,不应局限于教材、习题上的题目,而应当在课外再找一些优秀的文章,根据学生阅读能力的实际情况,从易到难,适当选择一些文章给学生阅读,在学生阅读之后,再给出一些题目让学生练习。
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很多能力习惯养成的基础阶段,打好基础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巨大的帮助。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这一方面能力的培养,从课堂教学入手,结合家庭教育,共同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冬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究[J].知识文库,2020(24):32-33.
        [2]何晓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新课程,2020(48):71.
        [3]邹玉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散文百家(理论),2020(11):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