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5卷10期   作者:单东荣
[导读] 小学高段数学具有一定的思维难度,同时也具备丰富的数学知识
        单东荣
        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钟宝镇同维小学 (陕西 安康) 725600
        摘要:小学高段数学具有一定的思维难度,同时也具备丰富的数学知识。为引导学生真正学好这部分知识,教师应该着重提升以及培育他们的阅读能力。切实有效的夯实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效。可以说,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科学的阅读能力以及素养,引导他们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关键主体。
        关键词:小学高段数学;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对于学生而言,科学的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能力,是学生学好用好数学知识的关键立足点。小学高段数学中蕴含着丰富且大量的应用题型,这些应用题型中包含着丰富的阅读元素。学生只有真正把握阅读的方式方法,才能够快速理清题干中的含义,也才能够实现快速破题。可以说,具备良好阅读能力的学生,能够精准把握题干中的真实含义,同时也能够全面了解题干中的内容,更好的进行解题。相反,若学生的阅读能力整体不高,那么自然会直接影响着他们的阅读素养,也不利于他们有效的把握题干真实含义。为此,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科学全面的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解题成效。
        1.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价值
        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实践中,依托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该科学全面的培养以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系列的发展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才能够更加主动积极的投身于数学阅读实践中,也才能够精准全面的提升数学阅读的质量与成效,更能够整体优化自身的阅读水平以及整体素养。为此,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实践,科学全面的提升以及培育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一方面,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帮助他们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有效把握数学知识、数学概念、数学理论中的核心字眼、词汇等,继而更好的理解以及运用这部分知识。另一方面,小学高段数学中的应用题型是比较多的,也是考核的重点。掌握一定阅读能力的学生,能够精准且高效的开展数学阅读,能够有效把握题干中的已知条件、未知条件、隐含条件,能够从不同角度来进行思考以及探索。比如在一些数学应用题中,从正面思考可能会遇到较大的思维障碍,若从反面来进行思考以及探索,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夯实他们的数学认知水平,也利于引导学生进行快速化的解题。因此,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高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课程特征等,行之有效的培育以及提升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
        2.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路径分析
        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实践中,学生才是关键主体。为切实有效的提升以及夯实他们的阅读素养,为不断优化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该积极采用科学且高效化的培养策略,最大程度夯实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实效。
        2.1课前精心编拟自学提纲,全面调动学生兴趣
        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实践中,为切实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教师有必要将学生摆在关键的中心位置,积极引导学生来进行自主学习以及自主阅读。为激发学生主动进行阅读,教师可以提前编写科学的提纲,同时还应该给予学生高效化的教学指导,促使学生思维能力以及阅读水平的全面优化。

相反,若缺乏必要的引导,学生在数学阅读中,可能就会存在着较大的思维障碍以及认知不足,这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他们的数学学习实效,也不利于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平。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前做好阅读任务的草拟。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小学高段数学的教学内容等,行之有效的创设相应的阅读任务情境,引导以及鼓励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来投身于阅读实践中。在科学的任务导向下,学生能够自主积极的开展数学阅读,学生能够科学合理的进行数学阅读。通过这样的规范以及指导,学生在数学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形成初步的把握重点的意识,能够积极主动的开展思考以及探索。
        2.2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学生在进行数学阅读时,应该行之有效的培育自身良好的阅读习惯,科学全面的提升自身的阅读素养,进一步夯实自身的阅读能力。习惯的养成并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以及完整规范。
        2.2.1指导学生把握关键词汇,做到“咬文嚼字”
        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精准把握数学文本中的关键词汇,通过“咬文嚼字”的方式来进行深入探索以及科学思考。数学语言是相对晦涩的,也是难以理解的,为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认知。在实践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科学有效的把握其中的关键性词语。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概念时,“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教师指导学生就“围成”、“封闭”等词汇展开对话,从而生成三角形的定义。为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尝试将这些词汇替换成其他词汇,以此来研判三角形的定义是否严谨。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对数学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利于科学培育学生严谨认真的数学思维。
        2.2.2精准把握隐含条件,在阅读中领悟真谛
        在小学高段数学中,应用题型是比较多元化的,而且也是考核的重点内容。为切实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科学有效的把握题干中的隐含条件,真正达到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比如在“某工厂现有工人3000人,其中女性占据3/10,因工作需要,该工厂现需要招聘若干名女工,已知招聘后的女工人数占比为2/5,那么此次招聘了多少女工?”在这样的应用题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把握其中的隐含条件,或者把握题干中的不变量。通过深入阅读,学生可以发现,该工厂女工数量发生了变化,但相对应的男工数量则不变。此外,对于学生而言,夯实的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着重提升他们的阅读素养,更好培育他们良好的质疑意识。可以说,在良好的质疑意识的导向下,学生能够结合阅读所得来进行思考以及探索,继而更好的理解文本的含义。
        结论: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依托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全面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切实有效的提升学生科学的数学阅读能力,引导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关键主体。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够更好的把握题干中的真实含义,也才能够积极主动的投身于数学学习实践中。
        参考文献:
        [1]吴维兵.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旬).2018,(11).234.
        [2]洪丹妮.新课标下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初探[J].考试周刊.2017,(62).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