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管理机制与构建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5卷10期   作者:陈月辉
[导读] 在当前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特色人才是满足经济全球化、信息互联化的前提
        陈月辉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199)
        摘要:在当前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特色人才是满足经济全球化、信息互联化的前提。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培养大量高素质人才,这对高校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培育出新形势下具备中国特色的高素质综合型艺术人才,是推动国家文化艺术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基础。
        关键词:高校教学;艺术教育;管理特色;优化对策
引言
        美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物,是人类精神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标志。我国历来重视美术教育,从义务教育阶段就设置了美术学科,开展美育。高校美术教育主要针对美术专业学生开展,培养方向包括西方绘画、中国画、油画、雕塑等,一些专业院校还会开设具有本地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专业。从整体上看,我国高校美术学科开设比较全面,基本涵盖现代美术的细分领域,但在艺术创作方面有所不足,对人才多样化发展的培养着力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现代社会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现状
        艺术教育在当前高等院校教育发展中,其整个教育的发展处于不断探索阶段。在这种情况下的教育事业发展中,就会出现借鉴现象,所以这种情况下的高校教育培养过程中,就会影响到教育的培养效果。所以在目前高校艺术教育管理过程中具有以下现状:1.很多高等院校艺术教育发展中,对于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相关教育的处置上没有落实相关对策,所以存在着艺术教育缺失现象。2.艺术教育发展过程中,没有激励制度,对于艺术教育的规划以及培养都没有相应的要求,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艺术教育的发展。3.艺术教育发展中没有完善的师资队伍支撑,要知道艺术教育的发展是近年来才兴起的,这种情况下的师资队伍建设就会存有一定欠缺。4.艺术教育的体系不够完善,多数高等院校在艺术教育培养中,都没有做好艺术教育体系设计,后面的保障措施也不够完备,所以这种情况下的教育活动开展中,就会影响到教育实施效果。
二、艺术教育管理机制与构建
        (一)健全课程体系中的创新创业模块
        作为十四五的新要求,高质量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应用型创新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更需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创新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是各高校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探索的方向。艺术类专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仅要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还要充分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课教育相辅相成,创新模式协同育人。同时,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下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课程建设,要注重课程的合理设置。部分高校艺术设计类院校的专业课程繁多,学时设置不合理,且授课内容大同小异,导致学生只能停留于专业的知识认知,课程内容重复讲授也浪费了部分时间。因此,高校应实事求是,改善教学计划,合理调度、优化课程安排,让学生在课堂之余能够腾出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了解创业。在专业课程内容上,高校应实行灵活的教学策略,例如组织学生到校外企业进行模拟实训。开展创新创业大讲堂,请企业代表、优秀毕业生设计师代表给学生分享创业经历。请业内人士分享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激发学生创业兴趣与热情。
        (二)构建市场导向的艺术教育模式
        高校教师在设计课程体系与开展课程教学时应当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市场为导向,将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探索艺术的奥秘。教师也应当将市场上代表性的前沿文化创意融入艺术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市场需求与导向,培养学生的市场导向思维。

鉴于各大院校艺术专业课程体系与师资力量存在差异,教师应结合现有的实际条件与区域特性不断完善创新自身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多了解专业发展新动态,并尽量带领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真正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与创新意识。教师也可建立多样化的小组合作探讨模式,引导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积累知识,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充分发挥组内成员的主动性。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可以按照学校规模和设置跨学科培养一些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构建市场导向的艺术教育模式,也有助于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就目前而言,艺术生的就业率并不高,而且行业相对比较单一。因此,大学要根据市场导向,不断调整课程设置,注重培养艺术生的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
        (三)改进选拔机制,打牢艺术基础
        前文已经提到,高校美术专业人才选拔是通过艺术类高考择优录取,很多学生是为了能够上好大学而“曲线救国”选择的美术科目。这部分学生只是接触了一些艺术类考试所需要的美术知识,对美术基础理论了解甚少,有的学生甚至连印象派、抽象派这些基本的美术常识都一知半解,可以想见,在现有的艺术类高考人才选拔体制下,学生对艺术基础理论掌握得较为薄弱,即便是进入大学,接受美术专业教育和专业训练,但是由于基础理论的缺失,后续也很难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思维,更难以进行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因此要改进选拔机制,对于美术等艺术类测试,要避免过度标准化,而是要提高高校自主选拔的空间和能力,让教师“慧眼识才”,做到“专业人做专业事”,选拔出真正具有美术基础和潜力的人才。通过打破“一刀切”的选拔机制,让学生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全面提升美术修养、提高艺术思维上来,夯实美术基础,为未来艺术创作和多样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创建新型教学环境与评价体系
        为提升教学质量,高校应运用最新科技手段研究艺术专业课程体系,引进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仿真技术、智慧课堂等创建新型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同时,学校也可通过开设教师主导的多样化互助实践小组,培养学生的综合协作与创新能力,增强学生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教师可以借助校内外一些优质的软硬件资源开展现场教学,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教学质量与学生培养效果,应建立新型的综合评价体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转变原有的评测学生艺术能力的方式,应当将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多种能力列入评价学生专业艺术能力的范围,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推动艺术专业人才向应用型方向转型。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高等院校教育改革工作的推进,人们对于高校艺术与教育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施教育管理特色优化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做好教育管理优化方案,并且在教育优化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还应该不断调整管理优化对策,即在建立激励制度、完善考核制度、加强师资建设以及融入创新元素等四个层面作出调整,确保在相关管理优化策略实施过程中,能够突出现代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特色,提高艺术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艺术的保护者和经营者[J].吉林画报,2019(12):24-35.
        [2]程刚.艺术教育的管理艺术研究[J].明日风尚,2019(24):186-187.
        [3]孙成武.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点滴做法[J].吉林教育,2019(47):9-10.
        [4]高艳军.高校院校艺术教师教育科研水平提升路径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9,21(06):82-83+86.
        [5]张洁.音乐艺术在高校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价值及其渗透策略探讨[J].北方音乐,2019,39(23):251-252.
作者简介:
        陈月辉(1971--),男,汉族,湖南株洲市人,中央音乐学院学士,艺术管理,国家二级演员,专业方向:戏曲表演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