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学的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5卷10期   作者:谭泽莉
[导读] 舞蹈教学在学前教育中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因为幼儿在这一阶段正处于关键性的成长时期,需要适量的运动来实现身体各项机能的成长
        谭泽莉
        昭通市职业教育中心  云南省昭通市  657000
        摘要:舞蹈教学在学前教育中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因为幼儿在这一阶段正处于关键性的成长时期,需要适量的运动来实现身体各项机能的成长,舞蹈作为更高级化的人体运动,主要是针对人体四肢发育规律以及协调性动作进行精准提炼,科学组织以及适当美化和节律化而形成的。因此,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教师针对幼儿进行舞蹈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幼儿身体舒展能力和协调能力,并且可以让幼儿在舞动过程中感受到更加丰富细腻的情感,对幼儿身心成长、品行素质以及想象力、智力等重要发展要素都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学前教育;舞蹈教学;优化策略
        一、引言
        教学改革背景不断深入的前提下,学前教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因此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自身的教学素养以及专业素质进行不断提升,确保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帮助幼儿通过学习舞蹈,实现身心茁壮成长,并且可以从不同层面了解世界,积极实现对幼儿心智培养的整体目标。
        二、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学现状以及问题分析
        现阶段,教师在学前教育过程中,对舞蹈动作的设计以及课程整体内容的安排,缺乏科学有效的关注。因为,部分幼儿在现代化生活环境中,对舞蹈和音乐的配合,有着简单的了解基础。较为年轻的家长,会在家庭环境中和幼儿用类似抖音或者其他娱乐性平台鼓励幼儿跟随音乐进行身体律动,记录幼儿美好成长瞬间。而且幼儿本身在成长过程中,有着活泼好动的特点,因此在和教师进行相互配合的过程中,更容易达到良好的舞蹈教学效果。但部分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缺乏更高水平的教学素养,导致对舞蹈课程的设计,无法和幼儿现阶段的身体情况、学习基础以及兴趣进行匹配。部分幼儿在课堂环境中难以跟上教师的节奏,对舞蹈动作的记忆较为短暂,难以实现连续性的动作展示。因为部分幼儿在家庭环境中所练习的舞蹈动作时间较短,其实际的舞蹈功力难以迅速提升。基础水平不够平等的前提下,教师采用过于一体化的教学策略,难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此外,部分教师在设计舞蹈课程目标的过程中缺乏准确定位,部分教学任务对幼儿来说有着一定难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拘谨、传统,导致幼儿无法发挥出内在的想象力和本能的身体律动协调优势,逐渐对学前教育中的舞蹈教学环节,丧失学习兴趣。
        三、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学优化策略
        (一)结合针对性教育原则,为幼儿身体发育奠定基础
        教师在针对幼儿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想要提高幼儿的舞蹈表现水平,首先需要让自身的舞蹈动作展示有更强的吸引力,并且在根本上实现对幼儿的艺术性启发,在课堂中对幼儿的感受予以更密切的关注。因为舞蹈表演本身需要舞者将自身的情感进行融入,这样才能在舞蹈表演过程中,为人们树立起更美好的艺术形象,让受众群体感受到舞蹈中蕴藏的律动美和姿态美。
        例如,在学习舞蹈过程中,大部分女生幼儿会有更浓烈的兴趣,并且幼儿在这一阶段有着本能的爱美之心,对各类美丽的服装以及充满新奇感的舞蹈道具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因此,教师在应用针对性教学策略对幼儿展示舞蹈的过程中,也要尽量采用可以吸引幼儿的服装和道具,并且尽量应用欢快性的音乐,来吸引幼儿参与到舞蹈教学互动中,根据教师的示范掌握更多有利于其身心发育的动作,从根本上挖掘幼儿内在的舞蹈潜能和艺术天分。部分幼儿性格较为内向,在学习舞蹈动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害羞心理,教师针对这一类幼儿则需要予以更多关注,引导幼儿对闪闪发亮的舞蹈服装进行观察,充分激发起幼儿内在对美的向往之后,教师再逐步引导幼儿进行舞蹈动作的学习,会达到更良好的效果。针对本身就较为活泼好动的幼儿,教师则需要采取更加科学的引导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和幼儿进行更高频率的互动,让幼儿时刻保持着愉悦的身心,对舞蹈动作进行学习,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引导幼儿掌握舞蹈动作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挖掘幼儿内在的艺术潜能,对幼儿的身体柔韧性协调性进行积极开发,采用针对性策略对其进行舞蹈教学,充分体现出现代化教学背景下得到优化的舞蹈教学策略。
        (二)应用趣味性教学方法,提高幼儿对舞蹈的学习兴趣
        幼儿阶段对各类新奇事物会有着本能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幼儿的先天特点,结合趣味性教学方法,提高幼儿对舞蹈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对幼儿的形体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可以选择结合趣味性方法来引导幼儿进行配合。大部分幼儿有着较为活泼好动的天性,因此教师在设计幼儿形体训练计划的过程中,需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发挥时间,让幼儿跟随着音乐去感受,完成自己所设计的动作,这样的自由活动时间,既可以培养出幼儿的节奏感和律动感又能让幼儿的艺术天性得到充分培养,在自由的环境中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获得不一样的快乐。具体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名曲选段《秋日的私语》,让幼儿首先完成身体的准备活动,一边听着名曲感受音乐的美,一边跟随教师的动作进行身体适当的舒展和四肢的灵活律动,避免后续舞蹈教学过程中幼儿出现抽筋、崴脚等身体状况。在锻炼幼儿形体的过程中,教师除了为幼儿播放名曲选段,还可以用舒缓的语气为幼儿讲解有关秋天的故事,让幼儿闭上眼睛,感受教师所描绘的美丽场景,逐渐跟随教师,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通过选择更容易启发幼儿内在情绪感受的音乐,教师可以更好的完成舞蹈教学目标,并且让幼儿在舞蹈课堂中有更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培养幼儿具备独特的舞蹈兴趣,有助于其艺术素养的提升。
        (三)融合具体的实践操作,鼓励幼儿发挥充分想象
        学前教育中的舞蹈教学环节对幼儿的身心发育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除了要夯实自身的教学理论基础,还需要结合具体的实践操作,鼓励幼儿在实践过程中发挥自主想象能力,和教师共同配合完成舞蹈学习任务。因为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除了要关注幼儿的身心成长还需要对其进行综合性培养,关注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的情感变化,耐心倾听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反馈,与此同时,教师自身也需要在进行舞蹈动作示范的过程中赋予更多激情,让自身的情绪感受,带动幼儿对其进行充分启发。
        例如,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情景舞蹈、儿童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为幼儿进行相应动作的示范,引导幼儿细心观察的过程中,教师也要为幼儿讲解更多动作要领,让富有表现力的规范性舞蹈动作,对幼儿产生一定的记忆影响,鼓励其在进行自主练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完成规定动作。除此之外,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正确肢体动作练习的过程中也要增强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整体审美意识,避免幼儿在舞蹈过程中四肢呈现僵硬状态,无法达到预期的艺术表现效果。
        完成动作展示之后,教师要充分倾听幼儿对各部分动作的理解,这是培养幼儿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的重要环节,也是鼓励幼儿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培养其具备独特舞蹈风格的重要举措。
        四、结束语
        教师在创新优化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学环节的过程中,除了要丰富自身的教学理论知识还需要在课堂中为幼儿开拓全新的实践路径,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鼓励幼儿将学习到的舞蹈动作进行合理组织配合律动性乐曲,增强身体协调能力。在此过程中,幼儿除了可以实现身体各项机能的快速成长,还可以在趣味性的舞蹈环节,有更良好的课堂体验,对舞蹈动作的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为幼儿未来的发展奠定一定的艺术基础。
        参考文献:
        [1] 方思斯. "舞"从"听"开始--幼儿园舞蹈教学中倾听环节的优化策略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4(11):199-201.
        [2] 张小仪. 多元感官互动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实施策略的研究[J]. 亚太教育, 2015, 000(036):2-2.
        [3] 彭婧. "三维五步"情境教学策略在幼儿舞蹈活动中的运用[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9, 000(0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