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琦
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 610100
摘要:高中通用技术是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而开设的课程,但随着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目标的提升,德育环节也成为通用实践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到科技发展为美好生活做出的贡献,学生才能树立明确的目标,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这也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人才培养宗旨。教师开展通用教学与德育多元结合时可以借助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断提高课程思想层次。
关键词:高中通用技术 课堂教学中 立德树人 实践探索
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作为高中的基础性课程,在开展立德树人方面具备内容优势。但在实践中,高中通用技术的课堂教学与立德树人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比如,重智轻德,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尚存薄弱环节;最新的德育元素尚不能及时融入,新鲜德育素材的开发方面存在滞后性;教师立德树人意识、课程思政能力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针对上述问题,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应进一步加强实践方面的探索,让立德树人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具有高度引领性的教学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发挥价值指向作用。
一、以教材知识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成长
高中学生的成长不单单包括知识层面的成长,还包括健全人格的全面成长。通过立德树人元素,有效融入课程内容,可驱动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写的人。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各章节知识点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德育元素的融入,可以有效引领学生的全面成长。比如,在讲解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时,讲清楚产品设计时,要考虑生态、环境、资源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实用的同时要节能环保。通过以上原则的举例阐释,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关注通用技术课程的前沿知识,在平时多注意积累对通用技术教学有意义的一些重要信息,为课堂教学提供新颖素材和前沿知识。
二、增设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
教师增设课程社会实践时可以结合学科教学内容挖掘学科育人元素,真正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到科学技术课程设计与社会需求的契合。教师通过明线教学生开展实践技术操作,暗线提高学生做人品质。比如在教师教授“发现与明确问题”这一课时,可以结合学术科技节这一契机,让学生预先准备生活物件创新改造作品。教师在活动开展前可以让学生结合时下热点选取创意产品类型,比如学生提出目前宠物狗遛弯不拴绳严重妨碍他人生活,共享单车乱停放占用机动车道和盲道,阻碍他人行走,这些问题可以结合技术改进进行解决,最终提高生活质量。几轮讨论下来,一组学生希望借助红外探测,以语音播放的方式,让盲人及时了解盲道障碍物分布情况;单车停放位置的精确定位服务系统可以避免单车乱停乱放。在展出时,学生以科技创造新生活为话题,展示自身将理论知识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创新能力。如展出的昆虫书签———这类昆虫有极强的耐饥饿能力,在1个月还书期临近时,昆虫就会因为饥饿发出叫声提醒学生还书。这一创新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在活动中,有些组自告奋勇设计了科学原理普及课堂,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社会发展背后科技的巨大推动力。
三、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青少年理想信念、价值观、行为导向的可塑性较强,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文化渗透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我们要加强正确的指导,增强高中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不要出现爱国主义教育的真空地带。 例如,在谈到“技术与人”这一部分的内容时,结合今年国内国际新冠引发的肺炎疫情形势和各国面对疫情时的反应和措施,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决心,以及让地球人惊叹的“中国速度” 中国速度的背后是钟南山、张定宇、张伯礼、陈薇为首的许多人的辛勤付出。 陈薇在疫情发生后立即行动,赶赴武汉完成科研攻关和防控指导任务,在基础研究、疫苗、防护药物开发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为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此为例,在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技术保护人”学科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通用技术学科德育内容丰富,更添设了形式多样的课程活动,这就为教师切入课程提供了多重角度。比如必修一的小组辩论就可以为学生提供讨论话题,以教材练习1的小辩论活动为例,将学生分为正反两个阵营,开展主题为“台灯的使用中发现的问题”的辩论。正方表示台灯能够起到护眼作用,正如电灯的发展满足科技进步需求;反方表示台灯不能代替日光,容易让学生产生过度依赖。在辩论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辩论的逻辑,引导学生在冲突困惑中深刻理解问题的价值意义,帮助学生明确科技在辩驳中得到不断修正的学习理念。在完成辩论后,教师还应该给予每一位学生充分的教学评价,让学生站在教师的视域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促使学生纠正自己的错误认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五、以研究学习为拓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定一个通用技术专题或问题作为学习载体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具有重要价值。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有难度的知识点较多,可以以研究性学习为拓展手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提供现实问题,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并尝试性提供解决方案,然后实践完成。例如,在讲解人机关系时,要让学生注意不同的使用群体,对于产品的设计有不同的要求,要适当考虑特殊人群的需求满足问题。通过研究性学习作业的布置,培养学生如何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手段,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为下一阶段大学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方法基础。
结束语
通过通用技术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相关的认知,提高他们学科的核心素养能力,还可以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成长,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和自我发展的需要。 在崇尚素养教育的今天,德育应该成为通用技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完善教育思维,改变教育方法,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专业素养和道德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小燕.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分析[J].新课程,2020(52):220.
[2]俞冬兰.浅谈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的立德树人教育[J].考试周刊,2020(90):15-16.
[3]张泽君.“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探究[J].吉林教育,2019(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