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佳霖
成都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610000
摘要: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繁荣共赢,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建设及发展倡议,旨在发展和深化我国与沿线各国的开放合作,促进经济贸易的共同繁荣和互惠发展。然而,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开展,不仅仅需要诸多专业技术和专业领域人才,同时也需要培养和输送一批具有较强跨文化意识的国际交际人才,从而更好的理解和适应沿线各国不同的文化习俗和内涵,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文化习俗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传统的以英美文化为核心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模式并不能满足“一带一路”沿线的人才交流需求。对此,我国各级政府、各地方高校和企业等都在不断的致力于“一带一路”背景下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旨在提高跨文化交际人才对“一带一路”倡议发展需求的适应能力,帮助其与沿线各国建立起和谐友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推动倡议发展的顺利实施。而对于跨文化人才的培养来讲,跨文化情感层面的培养和引导是极为核心与重要的部分,涉及到培养者能力、心理、意识、习惯等各方面的因素,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引起高度重视。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一带一路”背景下基于跨文化情感层面的跨文化人才培养问题展开了详细的论述和探讨。
【关键词】“一带一路” 跨文化情感 跨文化人才培养
引言:
为了进一步深化国际关系及经济合作,2013年起,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思路以及“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倡议,共同构成了“一带一路”发展构想及方针,旨在全面深化我国与沿线各国在政治、文化、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创造及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同时,也能够建立起更加完善化的区域跨国合作交流机制,推动沿线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效益提升,实现我国与沿线各国的互惠共赢。基于“一带一路”倡议发展背景下跨文化思想的提出,有利于深化和密切我国与沿线各国的合作与交流,对此,则要求我国相关的交际人才能够建立在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基础之上,即能够牢固学习沿线各国的文化及语言知识,也同时能够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播出去,提升我国的经济及文化综合实力的发展【1】。
但是,由于“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众多,各个国家之间在社会发展进程、文化背景环境、语言使用习惯、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制度、宗教文化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的差异,因此,也给“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同时也给跨文化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能够在与沿线各国进行交流合作的同时有效规避和解决文化冲突,消除和避免文化误解等问题,加深与沿线各国在跨文化情感层面上的认同感。更是引发了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的的重视。随着“人才培养战略”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将对人才的知识及技能培养,逐渐向意识习惯和情感思维的层面上进行侧重,旨在实现对人才由内至外的综合培养。各高校作为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力量,更加需要加强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力度,利用积极的情感导向来推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和发展【2】。
一、“一带一路”倡议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关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思路构想,并于同年提出了与东盟共同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方针,旨在全面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深入合作和互惠交流,从而为21世纪中国的全面发展打开全新的世界格局。而对于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交流来讲,语言是最为重要的联系枢纽,这对于国际文化及经济的合作发展来讲也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语言也是有效传播和展现自身国家文化魅力的重要工具,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核心也需要通过语言来进行传达。因此,要想深入了解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精神文化,就必须要对其语言进行掌握,对一个语种的了解是认知和理解文化差异性的基础前提,进而才能产生情感层面的跨文化理解和包容。
“一带一路”沿线所分布的国家众多,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多样,各国各地区政治发展、历史进程、语言文字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的差异性。因此,在跨文化交际的开展过程中就要求相关人员具备良好的文化敏感性和对不同国家文化的包容能力。要想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文化联系、消除文化隔阂与误解,从而有效提升各国之间的合作发展意愿,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开展,就需要加强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力度。但是,就目前我国在此方面的建设发展现状来看,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及不足,这些都需要在未来的人才建设培养工作中进行逐步的探索、总结和改善,明确在“一带一路”倡议发展背景下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强对人才队伍在语言、文化等各方面的跨文化包容和理解能力建设【3】。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情感层面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论内涵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极为复杂和综合性较强的概念,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及其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也历经了长时间的实践研究与探索,对此,相关学界及学者也提出了诸多不同层面的见解。而基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要想实现对跨文化几号几号人才的全方面培养,则必须首先准确理解和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论内涵。而简单来说,所谓跨文化能力,就是指“能够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有效且无障碍的交际交往的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包含知识、技能和动机三大要素,“知识”层面,主要包括对跨文化交际的内涵和本质理解、以及基于国家层面的各种不同文化的包容和理解;“技能”层面,主要是指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包容能力、自我调整能力、移情能力等各项行为能力;而“动机”层面,主要是指跨文化交际和交流的主动意愿。知识、技能和动机,与语言能力、社会语言及语篇能力等进行紧密的融合,从而共同构建起了跨文化交际能力体系。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体系来讲,既需要丰富的文化知识储备,也需要拥有良好的行为技能和积极主动的行为动机,脱离任何一项要素,都无法形成和构建起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4】。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总结,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论内涵进行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解读,其认为全球意识系统、系统文化调适能力系统、知识能力系统和交际能力系统共同构成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各系统部分之间紧密联系、密不可分。
首先来讲,全球意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系统中的基础要求;其次,系统文化调适能力则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系统中的重要基础;再者,知识能力则是建立在全球意识和系统文化调适能力基础之上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系统中的重要推动力;最后,交际能力则是最为核心的能力系统层面。
虽然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论内涵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但是结合以上讨论,可以对其进行如下归纳: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是由认知、行为和情感三个层面的能力系统所组成的,需要交际者掌握充分的语言及文化知识,了解本国及交往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对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性建立起包容性和理解性的全球意识【5】。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情感层面
通过上文可知,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是由于认知、行为和情感三个层面的能力系统所共同构成的。其中:“认知”主要是指跨文化交际活动开展中交际者能够对外来文化进行包容和理解,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意识;“情感”则主要是指对不同文化之间差异性的敏感性,并且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进行交际交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变化;而“行为”,则主要是指在跨文化交际活动开展中,为了实现交际目的和目标,而产生和采取的科学、合理的行为策略。
跨文化情感层面则是有效链接跨文化行为和跨文化认知两个层面的重要枢纽,是跨文化敏感度的重要的体现,在近年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践研究和发展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基于情感层面的跨文化能力培养需要交际者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意识,对不同国家的文化进行理解和包容,消除文化误解和偏见,能够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从而以合理的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本国文化,培养和建立起积极的跨文化交际动机和心态。在以往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培养和建设实践中可以发现,情感层面的变化和改变是最为显著的,交际者在接收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其情感层面会发生循序渐进的改变和适应,提升对跨文化的敏感性。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在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对于情感层面的实践研究依然不够深入和全面。对此,各高校在相关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更加需要充分认识到跨文化人才培养的时代意义和价值,并进一步掌握和认清跨文化情感侧面的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据此提出切实可行的跨文化人才培养和建设策略,以全面满足“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时代发展趋势和需求【6】。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当今时代,人才的培养和建设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讲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在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对于国际人才的建设和培养需求也日益提升,成为了目前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教育工作的重点。结合我国不断扩大的对外开发和“一带一路”倡议大背景下,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需求则更加迫切,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够有效的提升我国对外交流及合作的有效性。我国教育及及教学管理部门也曾明确提出,当今人才培养和教育的改革规划,需要充分满足国家对外开放的发展需求,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一批具有全球意识、能够有效的参与到国家交流与合作事务中的跨文化交际人才【7】。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对其进行扎实的文化知识和理论教育,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教育,使其在全面掌握和了解本国文化的基础之上,对其他相关国家的文化产生足够的理解和包容心理,以积极开放的态度去面对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性,从而才能够有效避免其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文化误解和隔阂,通过跨文化意识来推动我国对外交流和合作。 因此,在当今“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强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和建设是一种时代必然的趋势。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基于跨文化情感层面的跨文化人才培养策略
(一)跨文化情感层面的跨文化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跨文化人才的建设与培养来讲,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性建立则尤为重要,需要充分具备层次性和渐进性。在跨文化情感层面来讲,需要将情感层面的培养目标细化成可以明确执行和操作的具体性项目,进而进一步建立起跨文化情感层面的人才培养实施量表,并以此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学内容、目标、方法等的确立参照,从而使跨文化情感层面的跨文化人才培养过程更具可实施性和有效性。
举例来说,在跨文化情感层面的跨文化人才培养过程初期,则可以确立较为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引导学生对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进行了解,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不同文化的包容心和理解能力,因此,在此阶段,可以进行一些与目标国家相关的文化和社科类课程,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本土文化教育,使学生在接受外来为文化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的认同感。而在跨文化情感层面的跨文化人才培养过程的深化阶段,则可以确立较为高阶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因此,在此阶段,可以通过外语语言来进行和开展一些非语言类的技能教学,帮助学生跨文化思辨能力的有效提升。此外,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些必要的分析、总结、评价、辩证等思维层面的教学内容和形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二)跨文化情感层面的跨文化人才的语言培养
在跨文化人才培养的开展模式和机制之中,各院校需要改变以往单一性的理论知识和理论文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熟练掌握相关的技能基础之上,对交际目标国的文化发展背景和文化核心价值等进行深入的了解,并进一步帮助学生对本土的文化核心价值观念进行反思和对照,形成与交际目标国文化之间的友好交流。与此同时,由于受到社会发展背景及文化习俗等诸多因素影响,不同国家的民众在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上也会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中,也需要引导学生对目标过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进行了解,帮助交际者能够更加合理和有效的传播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帮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8】。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也会涉及到诸多不同的国家语言,价值民族内部和区域内的语言语种,更是高达二百余种,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中,不仅需要加强对学生英语语言的教学,还需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第二门外语的学习,从而有效拉近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与目标感之间的情感距离。
(三)跨文化情感层面的跨文化人才的文化引导
各院校可以针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和建设,进行诸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外文化对比”、“跨文化交际”等课程的开设,同时还可以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语言语种进行第二外语选修课的开设,丰富学生的跨文化学习内容,帮助学生以更加开放和全面的角度去看待跨文化交际。
除此之外,“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极为丰富和多元,对此,各院校应在跨文化教学中充分融入沿线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语言等各方面的文化知识教学。
结语:
总而言之。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下,我国与沿线各国在各领域上都不断开展着深化交流与合作,需要相关的从业人才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满足和适应各国的文化发展需求,从而充分满足“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的人才要求,形成与沿线各国形成合作共赢的关系,讲好中国故事,增加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基于此,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则成为了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课题。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来讲,其全面综合了语言、交际、不同文化间的理解等层面的能力培养要求。跨文化情感层面更加是有效链接学习者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的重要纽带,通过对学习者内在素养的培养来推动其外在能力的提升,是当今高校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中重要的实践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1]庞晓红.“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11):187-189.
[2]徐倩.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新型混合式教学国际化研究——以贵州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国际公关,2020(05):110-111.
[3]张春海,成丽宁.“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院校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基本特征、时代呼声与实践模式[J].民族教育研究,2020,31(02):155-160.
[4]杜茜.“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分析和培养策略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09):135-136.
[5]颜宝琴,孙嘉.“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高校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0):70-71+88.
[6]郝然.论《跨文化交际》双语教学中的文化自信与文化尊重[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5(05):87-91.
[7]赵勇翔,严闰,成卓,邓虹,吴紫萱.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一带一路”中的文化差异及挑战——并寻求解决措施[J].海外英语,2017(18):192-194.
[8]孔海燕.“一带一路”视阈下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内容探讨[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01):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