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方史资源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5卷10期   作者:冯虹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部提出并逐渐实施核心素养教育体系
        冯虹
        贵州省遵义市第五中学  563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部提出并逐渐实施核心素养教育体系。“家国情怀”素养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诸素养中的最高要求,更是高中历史教学中达成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步骤。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已然成为现代高中历史教学研究中的核心任务。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分析如何利用地方史资源培养高中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并进行实践探究。
        关键词:家国情怀;地方史;高中历史教学

        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基本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就家国情怀素养来看的话,其本身是贴近人性、贴近生活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利用地方史资源进行素养培育是具有可行性的。
一、地方史资源培养家国情怀素养在传统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历史教学具有传递历史知识、培养爱国主义的育人功能。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学生们的学习资源大多来源于教材,对于一些思维比较活跃的高中生来说,这并不能够充分满足他们对于知识的需求,而培养家国情怀素养,若只是依靠教材的话,就更难落实育人功能。因此历史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可充分借助地方史资源,以此来不断丰富教材内容。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打开学生们的历史视野、增强他们对于历史的兴趣,更是可以有效借助地方史资源,将家国情怀素养真正的落实下来。
        对于历史课堂来说,一个精彩的导入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激起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为其创建一个有益的学习氛围。教师在讲课之前的一段时间,要是把学生们熟悉的地方史资源融入进去,使他们进入到能够掌握的历史情境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还可以使他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进而逐渐形成对家乡的认同感,以此切实落实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例如,可针对遵义地方史,使其能够和高中历史教学相结合,计划出了以下教学案例。
        案例一:遵义地方史与高中历史教材结合之中国近代史——遵义会议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设计意图】高中阶段的学生在之前就已经学过了关于遵义会议的内容知识,对于长征的过程、以及遵义会议的历史作用等都有了大致的掌握。但是当学生们再次学习此内容的时候,大多数人会感到枯燥乏味。要是想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老师们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把遵义会议和遵义联系在一起,借助遵义会议会址相关视频和图片导入此节课的学习。遵义会议于1935年1月在遵义老城召开,本地学生都听家长谈起过,学生们对这一地方资源很是了解。以此为基础进行导入,不但能够激起他们对于知识的求知欲望,还可以有效加强他们对于遵义在革命战争中重要地位的认知,体会中国共产党敢为人先的开创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内心的自豪感,学习革命先烈们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1]。
        【导入设计】展示图片

        教师:同学们请看这幅图片,这就是先辈们在召开遵义会议时的样子,你们知道在这次会议是在什么形式下召开的?他们又主要说了什么?又有着什么样的作用呢?
        学生:知道,这次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召开的。
        教师:你们说这的真棒,但并不是全部,这次会议也是为了改正李德等人左倾领导的错误而召开的。同时这次会议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此外,还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领导。此次会议是在非常紧急的形势下开始的,政治路线等问题并没有进行充分讨论,而是集中解决所面临的组织及军事问题,结束了左倾统治,这些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没有和共产国际联系的情况下,自主完成的。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计划了正确的政治及军事路线,之前困难重重的红军从此走向了胜利的道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对遵义会议的学习,重温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
        【设计反思】按照学生们在课堂反应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们都很熟悉毛泽东、周恩来等历史人物,但是对于遵义会议的背景知识普遍缺少深入了解。通过课前教师对遵义会议的简单介绍,这些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时代、社会责任追求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在学生们的心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同时也极大的鼓舞了学生们要具备刻苦学习的精神,以此为振兴中华做出自己的贡献,并且还充分的调起了他们每个人对遵义的热爱之情、以及强烈的自豪感,进而使家国情怀的教育目的,也通过遵义这一地方史资源落实了下来[2]。
二、地方史资源培养家国情怀素养在创新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家国情怀除了相关教师要在课堂上陈述之外,还可以采取一些创新课堂活动的形式将其落实下来。创新历史课堂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引下,将学生们的历史知识及兴趣作为基点,这是学生们主动去体会历史的过程,也是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能有效提升每一位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以此逐渐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一种教学形式。从这个概念我们就能看出,对比于在课堂上陈述来说的话,课堂创新活动更能够全面发挥出学生们的主体地位,从而落实新课改的要求,此外还能够极大丰富学生们的历史视野,不断学习到课堂之外的历史知识。结合本土历史文化资源,更是可以加深每一位学生对家乡的了解,进而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素养。以下内容是按照学生们的兴趣及相关的遵义地方史资源,计划出的课堂活动案例。
        案例二:以“三线建设在遵义”进行课堂分享会。
        【设计意图】关于三线建设这一内容,学生们在教材里并没有学习到具体的内容,更多的是通过教师的拓展才有所了解,而这一个知识点的补充学习,对于我们学习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来讲是非常有帮助的,甚至还能帮助我们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美苏冷战对中国的影响。并且,作为当年三线建设的重要推行城市,遵义现在仍有大量的三线建设时期的工矿企业,而且在我们的城市文化中,处处透有三线建设的痕迹。如我们本地有名的医院和学校,城市主干道的名称,学校旁边的“三线建设博物馆”等等。充分利用这些身边的资源,用课堂分享会的形式,提升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参与度,增强学生们的兴趣,以此更好的帮助他们深刻探索道路的曲折与艰难,更深入的了解我们自己的城市和我们家乡的历史。
        【活动内容】通过课堂分享会的形式使学生们对三线建设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发展有更深切的认识。
        【前期准备】教师可先把所有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分别负责找寻不同的资料,例如三线企业代表、企业分布、对城市的影响等等。最后整理每个小组所找到的资料,用丰富多样的形式表现出来。
        【活动总结】从学生们的展示成果上来看,不仅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比较充分,而且分享形式也是很丰富的,特色鲜明。在分享活动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结合身边看得到听得到的事情,形成对三线建设的独到认识和见解。但是因为活动时间是有限的,还有部分同学并没有充分的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这是教师以后在组织相似活动是需要注意到的地方[3]。整体来说,这次课堂分享会还是非常成功的,不仅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增强学生们对于学习历史的兴趣,更是可以提高他们的爱乡情结和爱国热情,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进而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家国情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撑,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的时候,施行家国情怀教育,就是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借助地方史资源辅助教学,拥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不但能够促使核心素养的落实,更是可以调起学生们热爱家乡、及祖国的自豪感。
参考文献:
        [1]林榕.利用地方史资源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素养课外教学策略[J].教书育人,2021(08):69-70.
        [2]李飞. 运用乡土史资源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素养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20.
        [3]张倩. 利用地方史资源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实践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